世界是物质的世界

世界是物质的世界

ID:40017593

大小:361.31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7-17

上传者:U-145848
世界是物质的世界_第1页
世界是物质的世界_第2页
世界是物质的世界_第3页
世界是物质的世界_第4页
世界是物质的世界_第5页
资源描述:

《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第三章世界是物质的世界教学目的:理解世界的本质即自然、社会、思维是在什么基础上统一起来的。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要求掌握:(1)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运动观和时空观;(2)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包括人的实践活动在内的物质统一性;(3)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物质实践统一性;重点:马克思主义物质观、时空观,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物质实践统一性难点:物质世界的统一性是包括人的实践活动在内的物质统一性讨论题:1、哲学物质范畴和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的区别和联系?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物质观、实践时空观?3、如何理解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区别和联系?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运动观和时空观一、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1、物质观在历史上发展的三个阶段;[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把物质归结为某一种或几种具体可感知的质料[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把物质归结为物质结构理论中的原子层;[3]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把物质归结为物质现象的共性——客观实在性2、恩格斯从个性——共性的关系去理解物质范畴;(水果、马、人的概念)3、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意义——从认识论的角度去界定物质范畴;(非实物,如:场、网络虚拟世界、放射性元素、气功特异功能、生产关系等)4、马克思的实践物质观——从实践论的角度去考察物质范畴。马克思物质观的实践本质和社会关系向度:它们既是实践物、又是社会物,既体现了人的实践本质(物质就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对象性存在,是一本打开了的人的本质力量的书),又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是主体性原则和互主体性原则的统;物质世界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表现的具体物质形态——商品、货币和资本等。 探寻宇宙之转中国古代殷周时期的“五行说”:认为万物皆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构成。坚持从世界本身来说明世界。王充:“天地和气,万物自生”古希腊自然哲学将某种具体的物质形态视为万物的本原、始基、基质。如:泰勒斯的水是万物本原说;阿那克西美尼:气是万物本原说(气稀薄化为火,浓厚化为风、云、水、土、石头等);赫拉克利特:火是万物的始基;阿那克西哥啦:种子说;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虚空说。等等。坚持唯物主义客观性原则,从自然界物质本身来寻找自然界事物的本原。但是:[1]直观猜测性,缺乏科学依据;[2]将复杂问题简单化。17世纪近代实验科学兴起。1661年,英国波义耳提出元素概念,认为元素是用化学方法不能再分解的最简单的物质。19世纪初期,形成了分子—原子论,原子被认为是构成物质的不可再分割的最小颗粒,既不能消灭,也不能创生。坚持唯物主义客观性原则,并建立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克服了猜测性;但是,他讲哲学物质范畴混同于物质结构理论,不懂的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否定了物质结构的无限可分性。1869年,俄国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表,人类认识进入比原子更为深入的层次。1879年,汤姆逊用实验发现电子,提出原子不是“不可分割的最小单位”;1900年普朗克提出量子说;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光量子”概念; 1911年卢瑟福发现了内部原子核的存在;1913年,波尔提出放射性变化发生在原子核内部,核物理应运而生;1927年,海森堡提出“测不准关系”,动摇了绝对性观念;1932年,安德森发现“正电子”,证明了自然界中物质和反物质的对称性。同年,查得威克发现了中子。至此,构成原子的电子、质子、中子被称为三种基本粒子。1965年,盖尔曼突出了基本粒子结构的“夸克模型”;1966年我国高能物理研究所提出了基本粒子的“层子模型”;1974年丁肇中发现了J/4粒子。这些成果的取得使得20世纪40年代末产生了一门新的独立学科——基本粒子物理学。讨论题:1、古代的原子论和近代原子论有什么不同?2、物质是否有最终层次?哲学的物质范畴和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的关系如何? 二、辩证唯物主义的运动观1、运动和物质的关系;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的主体。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2、运动和静止的关系;静止是运动的的特殊状态。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3、运动和发展的关系;任何变化都是运动,发展是一种特殊的运动变化——前进性上升性的运动变化。4、运动和矛盾的关系。矛盾是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三、辩证唯物主义时空观(一)物理学时空观1.含义:时间是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特性:一维性极不可逆性;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特性:三位性。四维时空2.特点:客观性(时空与物质运动不可分,是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有限性和无限性的统一。(二)西方学者对马克思时空观的新探索马尔库塞:把现代人日常生活时间分成两部分:劳动时间与自由闲暇时间;阿尔都塞:提出“历史时间”概念,认为马克思的历史时间有质的差异,反对时间的同质性。古尔德:[1]劳动是时间的起源,既是人类时间意识的起源;又是时间测量的起源。[2]时间在社会发展不同阶段有质的不同。前资本主义——劳动的使用价值时间;资本主义——劳动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共产主义社会——自由劳动的时间。 (二)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时空观1、时空与物质生产实践的关系,把人类实践活动作为考察时空学说的出发点。如把时间划分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劳动时间和自由时间;生产实践和流动时间等。2、时空与人类发展的关系,认为争取人的自由时空是社会时空的价值内涵。马克思把自由活动时间看作是人的发展空间,认为资本家剥削工人的劳动成果就是盗取工人的劳动时间。3、时空与社会历史演变的关系,认为时空特性具有历史的异质性。自然经济社会(前资本主义社会):时间节奏十分缓慢,空间活动范围狭小;商品经济社会(资本主义社会):时间节奏加快,时间就是金钱,空间大大拓展,世界变得越来越小;产品经济社会(共产主义社会):失控主要用于个人的全面发展。 第二节世界的统一性一、世界的统一性问题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思维追求,经久不衰富有魅力。人所特有:正是因为人的实践活动导致了世界的分化和统一,人的思维努力在于从分化、流变、杂多的世界中寻求统一、不变和一致。表现:语言学、哲学、神学、物理学(牛顿三大力学定律、E=MC2、元素周期表)“凡是配称为哲学的东西,无不以绝对统一为基础”。(黑格尔语)二、世界统一性问题上的不同观点。一元论——认为世界有统一性;可分为唯物主义一元论和唯心主义一元论;二元论——认为世界有两个并列的同等重要的本原,物质和精神[如笛卡尔];多元论——认为世界有三个及以上的本原(如波普尔的“三个世界”理论)。三、马克思主义世界统一性思想。1、世界统一于物质—自然唯物主义的命题,承认自然界对于人类活动的优先性;2、物质世界的统一性是包括人的实践活动在内的物质统一性;(1)实践是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分化和统一的基础;(2)实践是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分化和统一的基础;(3)实践是自然世界和社会世界分化和统一的基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