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门阀制度

中国古代的门阀制度

ID:40022463

大小:389.31 KB

页数:44页

时间:2019-07-17

中国古代的门阀制度_第1页
中国古代的门阀制度_第2页
中国古代的门阀制度_第3页
中国古代的门阀制度_第4页
中国古代的门阀制度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的门阀制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咏史(晋)左思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金张借旧业,七叶珥汉貂。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第十章中国的门阀制度第一节中国古代的门阀制度一、门阀的涵义《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古者人臣功有五品,以德立宗庙定社稷曰勋,以言曰劳,用力曰功,明其等曰伐,积日曰阅”。这些有功的大臣以及他们的后裔为了彰显自己的业绩,所以在大门两侧竖立两根柱子,左边的叫“阀”,右边的叫“阅”。用来张贴功状。门阀,字面上的解释是“门第阀阅”,即累代权势显赫的世家大族。与此相近的名称还有高门、世族、望族、右姓、甲族等等。也有将门阀等同士族的,但此时的士族是

2、狭义的,不包括其中的次门与寒门。它一般是指存在于东汉后期至五代时期的那些代出高官的大族,“凡三世有三公者曰‘膏梁’,有令、仆者曰‘华腴’,尚书、领、护而上者为‘甲姓’,九卿若方伯者为‘乙姓’,散骑常侍、太中大夫者为‘丙姓’,吏部正员郎为‘丁姓’。凡得入者,谓之‘四姓’”(欧阳修、宋祁《新唐书》)二、门阀制度的涵义门阀制度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封建国家通过法律的形式对门阀士族的政治经济特权和优越的社会地位予以确认的制度。这种制度发仞于东汉,兴盛于魏晋南北朝,衰亡于隋唐。其最根本的特征就是“在法律上按门第、家庭系统的社会等级世袭特权。”三、门阀士族的世袭特权1.政治特权,即所谓“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

3、;2.经济特权;3.司法特权。1.政治特权东汉选官制度:察举和征辟。苏绍兴所著《两晋南朝的士族》称:“总括士族之形成,不外三途:其一,凭借政治势力;其二,凭借学业世传;其三,凭借经济力量。而考两晋南北朝之士族,多由首两途致显,更需经学文章、道德品行维持地位于不坠。”曹操求才三令:曹操三令,大旨以为有德者未必有才,而有才者,或负不仁不孝、贪诈的污名。这是明白宣示儒家豪族自来遵奉的金科玉律,并赖以安身立命的根据,汉征辟制度的标准儒教已经完全破产,不可依据。……如果深入一步,联系曹操的阶级出身来考察,就可知道曹操出身阉宦家庭,而阉宦之人,在儒家经典教义中不能占有政治上的地位,若不对此不两立的儒家教义

4、摧陷廓清,则本身无以立足,更无以与儒家豪族人物如袁绍之辈相竞争。从摧陷廓清儒家豪族的金科玉律来说,此三令可视为曹魏皇室大政方针的宣言。(马绳楠《陈寅恪魏晋南北朝讲演录》)“九品中正制”,又名九品官人法,即政府分别在每“州郡县俱置大小中正,各以本处人任诸府公卿及台省郎吏有德充才盛者为之,区别所管人物,定为九等”,以便为吏部的选拔任用提供一个“凭之授受”相应官职的参考依据。各地中正在品评人物时,主要是根据被品评者的出身家世、道德行状及才能大小等诸项指标,为其评定一个相应的品第等级。这种品第等级,共分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个品级,故称九品。九品中正制的恶果一是各级中

5、正在品评人物时愈来愈注重荐举对象的出身家世,因此,九品官人法便由起初的“以才品人”,“论人才优劣”,逐渐蜕变为“徒以凭藉世资,用相驾”,“遂计资定品”,“唯以居位为贵”。造成了“岁月迁伪,斯风渐笃,凡厥衣冠,莫非二品,自此以还,遂成卑庶”,“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途之昆弟”;“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另一方面,各级大小中正均由中央官吏兼任,又使中正的权势日益扩大,开始由起初的“平次人才”,“铨第等级”,“区别人物,第其高下”,唯“论人才优劣”,发展到直接干预乃至左右官吏的选拔任用。于是,又出现了“台阁选举,涂塞耳目,九品访人,唯问中正”,现有高官通过操纵九品官人法,掌握了中正评

6、品荐举大权,又借助中正评品荐举之机,进而控制吏部选拔任用之柄,将自己的子孙姻亲纳入“士人”阶层,世代把持、垄断公卿显宦、高官要职,遂上升并凝固成为享有世袭政治特权的士族门阀阶层。为了确保士族门阀阶层的世袭特权地位,按照九品官人法的有关规定,凡取得中正所定品级,尤其是上品高级者,一般即可获得成为“士人”的“士名”,同时也就获得担任相应官品职务的预备资格;而获得“士名”、成为“士人”、跻身“上流”、定为士族者,还拥有一种特别户籍——“士籍”。所谓“士籍”,即在国家控制管理的编民户籍上加注其士族“籍状”。2、经济上的特权西晋太康元年(280年)通过《户调式》正式颁布了品官占田荫户制的法律:“其官品第

7、一至于第九,各以贵贱占田,品第一者占五十顷,第二品四十五顷,第三品四十顷,第四品三十五顷,第五品三十顷,第六品二十五顷,第七品二十顷,第八品十五顷,第九品十顷。而又各以品之高卑荫其亲属,多者及九族,少者三世。宗室、国宾、先贤之后及士人子孙亦如之。而又得荫人以为衣食客及佃客,品第六已上得衣食客三人,第七第八品二人,第九品……一人。其应有佃客者,官品第一第二者佃客无过五十户,第三品十户,第四品七户,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