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个体心理与个体行为

第二章 个体心理与个体行为

ID:40038512

大小:806.50 KB

页数:102页

时间:2019-07-18

第二章 个体心理与个体行为_第1页
第二章 个体心理与个体行为_第2页
第二章 个体心理与个体行为_第3页
第二章 个体心理与个体行为_第4页
第二章 个体心理与个体行为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二章 个体心理与个体行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章个体心理与个体行为个体行为与管理完成某种活动的潜在可能性特征—能力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气质完成任务的态度和行为方式方面的特征—性格活动倾向方面的特征—兴趣、动机、态度、理想、价值观等。。。综合这些因素就可知人、识人,最终提高组织绩效。*2主要内容1关于人的理论2需要、动机与行为3价值观与行为4知觉与行为5态度与行为6个性与行为7意志与行为8情感与行为3问题:你认为人工作动力的来源主要有哪些?在什么条件下员工会自觉自愿地努力工作?4观点一:管理者对人性的假设对其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有着根本性的影响。

2、观点二:管理是一个不断通过满足人的需要,激发人的动机,引导人的行为,达到管理目的的循环过程。5第一节关于人的理论一、人性假设理论理论(假设)主要观点提出者典型的管理方法经济人假设“X”理论大多数人的行为是为了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工作的目的是为了获得经济报酬麦格雷戈泰勒制奖励+惩罚胡萝卜+大棒社会人假设人群关系理论人们更重视工作中与工友的友好相处,物质利益是相对次要的梅奥建立劳资联合委员会搞好人际关系自我实现人假设“Y”理论人都期望发挥自己的潜力,表现才能,这样能产生最大的满足感马斯洛阿吉雷斯麦格雷戈工

3、人参与管理与决策复杂人假设“超Y”理论人是复杂多变的,不能简单归类埃德加沙因洛希管理的方法应随机应变10/2/20216二、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自我实现需要尊重需要社交(归属)需要安全需要生理需要需要层次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于1943年提出来的,是一种提出最早、影响最大的激励理论。10/2/20217(一)需要层次理论的主要观点需要层次论是研究人的需要结构的理论需要层次论的构成根据三个基本假设:只有未满足的需要才能影响人的行为人的需要按重要性和层次性排成顺序当人的低层次需要得到满足后才会追求高一层次

4、的需要在一定的时期总有某一层次的需要在发挥主要的作用。各层次的需要相互依赖与重叠,高层次的需要发展以后,低层次的需要仍然存在,只是对行为的影响力量减轻而已10/2/20218(二)需要层次与管理对策需要层次激励因素管理对策生理需要工资和奖金各种福利工作环境工资和奖金制度;贷款制度;医疗保健;工作时间;创造健康的工作环境;住房与福利设施等安全需要职业保障意外事故的防止雇佣保证;退休养老金制度;意外保险制度;安全生产措施;危险工种的营养福利制度社交需要友谊(良好的人际关系)团体的接纳组织的认同建立和谐的工

5、作团队;建立协商和对话制度;互助金制度;团体活动计划;教育培训制度尊重需要名誉和地位权利与责任人事考核制度;职务职称晋升制度;表彰制度;责任制度;授权自我实现需要能发挥个人特长的环境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决策参与制度;提案制度;破格晋升制度;目标管理;建立攻关小组提倡创造性工作10/2/20219(三)需要层次理论的贡献马斯洛将人类的各种需要划分为五类,并指出人的需要是从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的,这基本符合人的心理发展过程。人们在不同的时期内可能会有不同的起主要作用的需要。因此管理者必须注意目前对职工起主要作用

6、的需要,以便有效地激励他们。需要层次理论揭示了人的需要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两个方面。特别是在物质方面的需要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后,精神方面的需要能起到更持久的激励作用。10/2/202110(四)需要层次理论的不足马斯洛认为已满足的需要一般不再起大的促进作用,但满足的意义不够明确。人与人之间需要的先后次序不尽相同。10/2/202111三、中国关于人的需要层次理论(一)中国古代关于人性、人的需要的理论最早提出人性问题的是孔子:“性相近,习相远也”。孟子的“人之初,性本善”、“人皆可为尧舜”。——“自我实现

7、人”假设12荀子的“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经济人”假设《列子•杨朱》,“一为寿,二为名,三为位,四为货”。——需要层次论13马克思的观点:自然需要精神需要社会需要(二)马克思主义人的需要层次的理论在中国的应用和发展恩格斯第一次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人的需要:生活需要享受需要发展需要*14列宁和斯大林认为,社会主义社会人的需要可归纳为:物质需要精神需要“共产主义劳动”需要。*15第二节需要、动机与行为1、需要——客观的刺激作用于人们的大脑所引起的个体缺乏某种东西的状态。162、动机——引起个人行为、

8、维持该行为并将此行为导向满足某种需要的欲望、愿望、信念等的心理因素。173、行为德国心理学家卢因的人类行为公式:B=f(P·E)行为是由个体和环境相互作用引起的18二、需要、动机及行为之间的关系1、需要转化为动机:(1)一定的强度;(2)确定的目标。过程模式:刺激需要意向愿望(驱动力)动机可达目标人的行为是由动机引起的,而动机是由需要支配的。192、动机与行为行为有三种:(1)目标导向行为——为了达到目标所表现的行为。(2)目标行为——直接满足需要的行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