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力打造诗歌鉴赏景情揣摩

倾力打造诗歌鉴赏景情揣摩

ID:40095577

大小:271.81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9-07-20

倾力打造诗歌鉴赏景情揣摩_第1页
倾力打造诗歌鉴赏景情揣摩_第2页
倾力打造诗歌鉴赏景情揣摩_第3页
倾力打造诗歌鉴赏景情揣摩_第4页
倾力打造诗歌鉴赏景情揣摩_第5页
资源描述:

《倾力打造诗歌鉴赏景情揣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专题训练之:诗歌鉴赏作业回顾:阅读下面一首唐代的边塞诗,回答问题。征人怨柳中庸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2004江苏卷)参考译文:年年(到)金河又(到)玉关,天天(与)马策和刀环(作伴)。暮春白雪,覆盖青冢,万里黄河(蜿蜒流淌),绕过黑山。问题一: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答:因为诗句中有金河、玉关、答青答冢、黄河、黑山等边塞地名,写的是征人的戍边生活。问题二:诗题为“征人怨”,通篇虽无“怨”字,但句句有“怨情”,请作简要赏析。答:岁岁金河复玉关——怨年年岁岁频繁调动;朝朝马策与刀

2、环——怨时时刻刻练兵备战;三春白雪归青冢——怨气候酷寒;万里黄河绕黑山——怨景色单调。诗歌形象分析诗歌分析三步走:1、找出诗中描写的形象。2、体会由形象构成的画面。3、揣摩其寓含的情理。1、找出诗歌中的形象:玉关青冢黄河黑山地点——塞外马策刀环物品——战争白雪气候——酷寒2、体会画面:这些形象构成了典型的边塞将士生活画面,不仅自然环境单调恶劣,而且战事频繁紧张。3、揣摩诗人寄寓的情感:从这些画面可以充分感受出征人们对征戍之地的寒苦荒凉以及长期服役、转战跋涉的苦怨之情。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秋夜(朱淑真)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

3、欲三更。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找出诗歌描写的形象夜、秋气、烛花、床、梧桐、月。体会画面一二句画面:秋气清冷,长夜漫漫。三四句画面:床凉人寒,月影斑驳。揣摩情感。萧瑟凄清,佳人“频剪烛花”,夜永难寝,凸现了诗人难捱的寂寞、孤独与愁苦。床凉、月疏,也显示诗人遗憾失落、心凉情苦的境遇。秋气秋夜(朱淑真)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此诗无一“情”字,而无处不含“情”,请从三、四句中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并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简要分析诗人在这两句诗中是如何营造意境的。参考答案:“凉”。“

4、凉”字既写天凉,又写心境的孤寂(或心凉)。由床上之月写到天上之月,过渡(顶针格)巧妙;愁情、凉床、月影和梧桐,共同营造出孤寂(离愁别怨)的意境。(答“缺”字,言之成理即可。)(2005年江苏卷)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李益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苗发、司空曙是李益诗友。1、诗以“微风”开头,并贯穿全篇。请对此作具体说明。2、“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两句渲染了什么样的氛围?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1、寻找形象微风、窗、门、枝、露、苔藓、幌、绿琴2、体会画面、揣摩情感

5、诗歌的首联与颔联构成了这样的画面:傍晚时分,微风徐来,敲门动竹,诗人独坐室内,临窗思盼故人。——孤单的心绪颈联:微风掠过竹丛,枝叶上的露珠不时地滴落下来,那久无人迹的石阶下早已蔓生青苔。——清幽静谧的境界尾联:这风太小了,未能掀帘进屋来。屋里久未弹奏的绿琴上,积尘如土。——深沉的寂寞和思念问题1答案:“微风”是全诗的线索,或明或暗地贯穿全篇。除了首联明写之外,下面三联都是暗写微风,颔联写微风吹开门,吹动竹子,引起怀念故友之情颈联写微风吹落枝上露水,滴在阶下青苔上尾联写希望微风吹进帘幔,拂去琴上尘埃问题2答案:清冷、幽静/孤单、寂寞阅读下

6、面两首唐诗,回答其后问题。丹阳送韦参军王维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1、简析王维诗三、四两句的意境。诗人独立江边遥望朋友去处不愿离去,直到很晚。秋夜清冷,乌鸦都已归巢,唯余江水悠悠。表达了无限的思念之情(所答应是对意境的描绘,有人、有景、有情)。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西楼子曾巩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注)钩疏箔:把帘子挂起。①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景象?诗的前两句从什么角度来渲染这种景象?答:这首诗描写了海滨暴风雨来临前的壮美景象。诗的第一、二句分

7、别从视觉与听觉两个方面写浪卷、云涌、风吹、雷鸣,渲染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雄伟气势。②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析之。答: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内心豪情。暴风雨将临,按常理本当关门闭户躲避,但诗人却反而高挂起帘子,敞开窗户,为的是能饱览“千山急雨来”的壮观。另外,了解传统审美心理,熟记一些常见形象的寓意是必要的。详见《导学大课堂》P245页诗歌形象意蕴丰富,复杂多变,一定要结合全诗整体来解读和感悟,不能机械单一地套用已有的经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