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抗震课程设计汇本汇本

建筑抗震课程设计汇本汇本

ID:40099295

大小:343.09 KB

页数:35页

时间:2019-07-21

建筑抗震课程设计汇本汇本_第1页
建筑抗震课程设计汇本汇本_第2页
建筑抗震课程设计汇本汇本_第3页
建筑抗震课程设计汇本汇本_第4页
建筑抗震课程设计汇本汇本_第5页
资源描述:

《建筑抗震课程设计汇本汇本》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设计资料某2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房屋(按多层框架考虑),其平面及剖面分别见图1和图2,楼层高度分别为H1=3.9m、H2=3.6m见分组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层)盖。框架梁截面参考尺寸:走道梁(各层)为250mm×400mm、顶层为250mm×600mm、一层250mm×650mm。柱截面参考尺寸:500mm×5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梁采用C30;柱采用C35。钢筋强度等级:受力纵筋和箍筋的强度等级分别不低于HRB400、HRB335。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2g,结构阻尼比为0.05,设计地震

2、分组为第二组、场地类别为Ⅳ类。试对该框架进行横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地震设计计算。荷载信息如下:钢筋混凝土容重为25kN/m3,楼板厚度为h见分组表,活荷载标准值:住宅楼面为2.0kN/m2,走道为2.0kN/m2,不上人屋面为0.5kN/m2。设计时考虑雪荷载的影响,雪荷载标准值为0.4kN/m2。图1结构平面图图2结构剖面图注:a=6m,b=2.4m,c=4.5m二、重力荷载代表值对于重力荷载的计算,永久荷载取全部,可变荷载取50%,各层重力荷载集中于楼层标高处,各层的墙体均取本层的一半和上一层的一半,顶层只取下层的一半计算。

3、其代表值如图3所示。第二层:恒载:4.5×8×6+2.4+6×0.12×25+36×0.5×0.5×3.6×0.5×25+[0.25×0.4-0.12×9×2.4+0.25×(0.6-0.12)×(6×18+4.5×16)]×25=2538KN活载:0.5×0.4×4.5×8×(6+2.4+6)=103.68KN荷载代表值G2=2641.68KN第一层:恒载:4.5×8×6+2.4+6×0.12×25+36×0.5×0.5×3.6+3.92×25+[0.25×0.4-0.12×9×2.4+0.25×(0.65-0.12)×(6

4、×18+4.5×16)]×25=3033KN活载:0.5×2×4.5×8×(6+2.4+6)=518.40KN荷载代表值G1=3551.40KN为了方便计算,取G1=2645KN,G2=3555KN。三、结构自震周期计算1、横梁线刚度的计算梁柱的刚度均采用D值法计算,即梁的截面惯性矩考虑了楼板的作用,计算结果如表1所示。表1梁的抗侧移刚度部位截面跨度矩形截面惯性矩边框架梁中框架梁走道梁0.25×0.42.41.3322.52.663.333二层其他梁0.25×0.664.56.753.37594.5一层其他梁0.25×0.65

5、64.58.584.2911.445.72注:混凝土C30,2、柱及楼层的抗侧移刚度柱抗侧移刚度:二层:;一层:表2框架柱值及楼层抗侧移刚度楼层层高柱号根数截面23.6145.214.5591.120.3615150212100617300141.850.482030028420040.840.30124905176041.390.41173106924013.9145.214.2081.360.5518360257040668460142.150.642121029694041.020.50167006680041.610.

6、5919420476803、结构自振周期计算采用假想顶点位移计算,见表3:表3假想顶点位移计算楼层重力代表值(kN)楼层剪力楼层抗侧移度层间位移楼层位移2264526456173000.004280.0141355562006684600.009280.009286200取填充墙的周期影响系数,则结构的基本自振周期为:T1=1.7ΨTΔ=1.7×0.67×0.014=0.135s四、水平地震作用计算及弹性位移验算1、水平地震影响系数结构的基本自振周期为T1=0.135s,多遇地震设防烈度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20g,查

7、表得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场地类别为Ⅳ类,地震分组为第二组,查表得特征周期Tg=0.75s。结构阻尼比为0.05,阻尼调整系数η2=1,故地震影响系数为:α=η2αmax=0.162、结构总的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由于按多层框架考虑,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水平地震作用,结构等效总重力取重力荷载代表的85%计算,则结构底部剪力标准值为:FEk=αGEq=0.16×0.85×6200=843.2KN由于Tg=0.75s>0.55s,且T1=0.135<1.4Tg=1.05,不需修正顶层附加地震作用。各层水平地震作用计算公式为:FEk=G

8、iHij=12GiHiFEk,计算结果如表4。3、楼层地震位移计算地震作用下各楼层水平地震层间剪力为:,计算结果如表4所示。4、多遇水平地震作用下的位移验算多遇地震作用标准值产生的楼层内最大的弹性层间位移弹性层间位移角为:其中h为计算楼层层高,计算结果如表4所示:表4、、的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