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族群与认同:东南亚华人方言群的历史特征

移民、族群与认同:东南亚华人方言群的历史特征

ID:41026889

大小:544.09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9-08-14

移民、族群与认同:东南亚华人方言群的历史特征_第1页
移民、族群与认同:东南亚华人方言群的历史特征_第2页
移民、族群与认同:东南亚华人方言群的历史特征_第3页
移民、族群与认同:东南亚华人方言群的历史特征_第4页
移民、族群与认同:东南亚华人方言群的历史特征_第5页
资源描述:

《移民、族群与认同:东南亚华人方言群的历史特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移民、族群与认同:东南亚华人方言群的历史特征与发展动力1吴小安*此为非校对稿,原文载:黄贤强主编:《族群、历史与文化:跨域研究东南亚和东亚---庆祝王赓武教授八秩晋一华诞专集》(上册),新加坡: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及世界科技出版公司联合出版,2011年4月,页3-22。导论地方、方言、方言群是与国家、国语和国族等范畴相对应的地域社会语言文化的概念。在统一的民族国家疆界之内,历史上方言与方言群现象彰显的动力更多是国家与社会、中央与地方、中心与边缘、主体民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互动与整合、差异与分野。在民族国家疆域之外的跨国移民互动交往与权力关系中,历史上方言和方言群课题更多的是关于

2、移民社会的生存适应、身份认同与社会文化动力;或者说,简而言之,其背后更深层次主题范畴不外乎是移民、族群与认同。在东南亚背景下,方言与方言群问题,至少有如下含义:其一,反映了殖民主义和后殖民主义背景下东南亚华人独特的社会地域文化权力关系等结构性特征与生态现实;其二,反映了东南亚地区与中国长期历史互动的范畴、进程、主题和动力。作为华人社区内部身份认同,现代历史上东南亚华人更多地与各自对应的会馆、头家和方言群相联系。在更广阔的东南亚多元文化与多元社会结构背景下,东南亚华人族群与认同呈现出多重性和复杂性。前一阶段,东南亚华人方言群的族群与认同,既具有各地方言群之间政治和经济竞争的日常

3、表现形式和内容,又具有在华人、中华文化、中国民族主义等旗帜标签下的跨族群、跨文化、跨地域和跨国家的超级意识形态和霸权,并且前者内部的身份认同往往自觉地隶属、并且最终归属、因而很可能湮没于后者统一的身份认同和现代民族主义考量。后一阶段,东南亚华人方言群的族群与认同则更多地与东南亚新兴本土社会和国家相联系,方言群、会馆和头家逐步淡出了华人政治和社会文化生活的主流,日益融入到新国家、新社会、新经济的洪流中,虽然华族和华人性始终与之交织在一起。此种现象的产生和转变主要伴随着现代民族主义的出现、殖民主义的瓦解和新兴民族国家的诞生等历史进程。所以,实质上,方言群课题涉及的是移民问*吴小安

4、,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暨北京大学华侨华人研究中心主任。此研究得到中国教育部2009年度“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支持(NCET-10-0192),特此致谢。1作者衷心感谢麦留芳教授许多建设性中肯评论,虽然由于时间的关系作者无法进行较详细修改。1题、族群问题、国家形成与政权更替问题、地方文化与认同问题等重大课题。殖民主义时期与后殖民主义时期,伴随着国家形成与社会变迁的进程,东南亚华人方言群的历史发展呈现出鲜明的不同特征。东南亚华人方言群的历史发展进程如何?有什么结构性特征?其发展动力怎样?本文试图作一概要性的初步考察与梳理,以请教方家。一、移民、族群与认同:一些理论与历史背景在论及

5、东南亚华人方言群这一专门问题之前,有必要先从理论与历史两大背景上明确理解移民、族群与认同的相关问题。移民、族群与认同是探讨东南亚华人问题的相互关联的核心要素,其实主要是社会科学家而非历史学家关注的理论问题。倘若一定要从上述几个要素中厘清一个中心坐标,当然非“族群”莫属了。作为文化差异的社会组织,族群问题的探讨主要着眼于两大方面:其一,对群体间疆界分野的建构与重构;其二,对群体内部文化特质与身份认同含义的生产与再生产。这实质上是族群的认同和文化两2大基本属性:前者回答“我们是谁”的问题,后者回答“我们是什么”的问题。乍看来文化与认同是构成族群概念的两大基本要素,但是族群问题实际

6、上要复杂得多、深远得多。族群是一个原生性与情景性同在、排他性与多元性并存、历史性与现代性兼具的概念,伴随着近代人类社会移民浪潮、长距离贸易、工业革命、欧洲殖民主义、印刷资本主义、民族民主革命和现代民族国家等世界历史上的大进程和大事件,承载着文化、政治、社会、经济和历史的多重含义,影响着今天许多人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族群的界定至少涉及到如下几组对应的关系:第一,我(们)与他(们)的关系。族群不仅是自我认知归属,而且也是别人的认知归属。第二,个人与群体的关系。族群不仅是个人与群体之间的关系与选项,而且是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与选项。第三,内部与外部的关系。族群不仅通过自身

7、内部的文化特质来界定,而且受外部互动关系作用的影响而被重塑。第四,地方与国家的关系。族群不仅是地方层面的社会与文化特质的现实,而且是国家层面文化与政治霸权的塑造与分野。第五,机构与组织的关系以及自我选择与强制义务的关系。族群不仅涉及的是个人的自我选择,而且是群体机构的强制性约束规范。简言之,族群概念同时兼具原生性与情景性、复杂性与模糊性、多样性与3结构性等功能、维度和层面。2JoaneNagel,―ConstructingEthnicity:CreatingandRecreatingEthnicIden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