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塞山怀古》上课用

《西塞山怀古》上课用

ID:41299046

大小:676.56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9-08-21

《西塞山怀古》上课用_第1页
《西塞山怀古》上课用_第2页
《西塞山怀古》上课用_第3页
《西塞山怀古》上课用_第4页
《西塞山怀古》上课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西塞山怀古》上课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千古兴亡多少事叹人叹已叹人生——咏史怀古诗鉴赏品读怀古诗的方法1、要弄清作品所涉及的史实、人物和典故;2、清楚诗人的生平际遇和所处时代;3、明确古与今(人与己)的连接点;4、古今(人己)对,结合诗句,体会作品主旨。西塞山怀古刘禹锡刘禹锡(772~842),字梦得,中唐文学家、哲学家。805年,参加“永贞革新”。因为宦官、藩镇的强烈反对,革新失败,刘禹锡初贬为连州(今广东连县)刺史,行至江陵,再贬朗州(今湖南常德)司马。同时被贬为司马的共八人,史称“八司马”。他被贬谪长达22年,但却始终不屈。白居易则称他为“诗豪”。他的诗,风格雄豪苍劲,

2、传诵之作极多。他的怀古诗语言平易,寄寓深远,被奉为“咏史大家”。解题:西塞山,在今湖北大冶东面的长江边,形势险峻,是六朝(六朝古都、十朝都会指南京。六朝古都,是指东吴、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六个政权曾在南京建都;十朝都会,则是除了前述六个政权外,还有南唐、明初、太平天国、民国时期把南京作为首都)有名的军事要塞。唐穆宗长庆四年(824),刘禹锡自夔州调往和州(今安徽和县)任刺史。他在赴任途中,经过西塞山时写了这首诗。《西塞山怀古》史实作者情感表现手法学以致用太康元年(280)晋武帝命王濬率领高大战船组成的水军,顺江而下,讨伐东吴。东吴

3、的亡国之君孙皓,凭借长江天险,并在江中暗置铁锥,再加以千寻铁链横锁江面,自以为是万全之计,谁知王濬用大筏数十,冲走铁锥,以火炬烧毁铁链,结果顺流鼓棹,径造(直往)三山,直取金陵。背景链接:赏析诗文1.怀古:首联写出了什么气势?那两个字用得好?用了什么手法?诗歌前两句写西晋王濬率领着高大威武的战船,顺江而下,讨伐东吴,金陵城中的王气黯然消失。“下益州”是指自益州而下,符合历史事实。同时一个“下”字置于“益州”之前,渲染出一种浩浩荡荡、居高临下的进军气势,给人以势如破竹、摧枯拉朽之感;“黯然收”中一个“收”字,既表明吴国军队闻风丧胆的情态,

4、又预示吴国走向失败的必然命运。2.感今:颈联“人世几回伤往事”,金陵经历了若干的朝代的兴亡,这样的兴亡交替都让后人感叹,升起伤怀之感,但金陵古城却“山形依旧枕寒流”,那么一个国家兴衰的决定因素是什么呢?一个政权的巩固,靠的不是地形的险要,而是人心;失去人心,任何其它防御工事都形同虚设。尾联含蓄地表达了怎样的深意?唐宪宗时期,唐王朝取得了几次平定藩镇割据战争的胜利,国家又出现了比较统一的局面。但这种景象只是昙花一现,821——822年河北三镇又恢复了割据局面。总的来看,诗人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朝廷昏暗、权贵荒淫、宦官专权、藩镇割据、危机四伏的

5、时代。时代背景链接这里有赞颂,有庆幸但更深层次的是提醒,是警诫。安史之乱使唐朝岌岌可危;乱后,河北,山东藩镇割据局面愈演愈烈,时刻威胁着唐王朝的安全。眼前的升平景象不知道哪天会被烽火打乱;如今长满芦苇的故垒,不知道哪天又会变成战争的前沿。《西塞山怀古》史实作者情感表现手法西晋灭吴唐王朝腐败1.感慨朝代兴亡盛衰2.担忧唐王朝命运,讽喻当朝借古讽今借古讽今:古代封建社会中许多有识之士,大都博古通今,对现实有较多深刻的体察,而他们大多数又仕途坎坷,怀才不遇,感到生不逢时。心中郁积不满,但又不可明说,特别是揭露时弊,指斥朝政更是不便明说,于是他

6、们往往从历史人物和事件中去寻求载体,以便委婉曲折地表达自己的心曲。借古讽今之诗,乃是借鉴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方面的经验教训,作为现实社会某些方面的鉴戒。借古是为了讽今,鉴古观今,两相对照,或颂古非今,或贬古刺今,以表达诗的题旨。理解鉴赏这类诗词,必须时刻结合诗人写作的时代背景和创作时的心境。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三)《咏怀古迹》是一组结构严密的七言律诗,共五首,每首各咏一古迹,依次是庾信故居、宋玉故居、昭君村、先主庙、武侯庙,都是借古迹抒发诗人的身世之感。在这首诗当中,你读出了昭君怎样的心事?怨恨诗眼:“怨恨”:远嫁异邦,远葬他乡,月魂空归

7、,思念故乡的幽怨。对画师的无耻行为及汉元帝的昏庸糊涂的怨恨。诗人咏叹王昭君其人其事,寄寓了自身怎样的情感?背景:唐玄宗天宝五年,作者西入长安,羁留十年,才做了个看管兵甲器杖的小官。安史之乱爆发后,他前往灵武投奔唐肃宗,任左拾遗。作者因上疏救宰相房琯触怒唐肃宗而受排挤,被贬为华州司功。昭君诗人绝代佳人,入宫见妒才华横溢,入朝见妒画图省识,远离汉宫   不分忠佞,无辜遭贬身死异国,环珮空归漂泊西南,有家难归(千载之怨)(深沉怨恨)前人评此诗时说杜甫是“悲昭君以自悲也”所以作者在咏叹王昭君不幸的同时也在感慨自己的不幸,在表达王昭君千载之怨的同

8、时也在暗中表达自己的深沉怨恨。诗人漂泊异地,远离故乡,处境和昭君相似,寄寓思乡之情,也借昭君遗恨绝域,曲折表达自己失遇无路,才不得用的感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