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视角下社交网络用户个体行为分析

心理学视角下社交网络用户个体行为分析

ID:42269593

大小:149.16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9-10

心理学视角下社交网络用户个体行为分析_第1页
心理学视角下社交网络用户个体行为分析_第2页
心理学视角下社交网络用户个体行为分析_第3页
心理学视角下社交网络用户个体行为分析_第4页
心理学视角下社交网络用户个体行为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心理学视角下社交网络用户个体行为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心理科学进展2014,Vol.22,No.10,1647–1659AdvancesinPsychologicalScienceDOI:10.3724/SP.J.1042.2014.01647*心理学视角下社交网络用户个体行为分析1211姚琦马华维阎欢陈琦12(南开大学社会心理学系,天津300071)(天津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天津300387)摘要以社交网络的典型代表Facebook为例,以社交网络用户个体行为为着眼点,从个体使用社交网络的动机、社交网络用户个体行为的主要表现及其影响因素和结果变量四

2、个方面,梳理国外心理学领域有关社交网络的最新研究成果。今后研究可以在社交网络用户个体行为的测量、样本代表性、线上和线下社交网络的交互作用、具体人格特质变量的预测作用以及对社交网络功能的动态考察等方面推进已有研究。关键词社交网络;动机;用户;个体行为;Facebook分类号B849:C91社交网络(SocialNetworkService,SNS,也称近全球社交网络用户的1/3(2012年中国互联网发“社会性网络服务”)是基于网络的一项服务,其允展10大动向,2012),但相关的用户个体行为和心

3、许个体在封闭系统内建立公开或半公开的个人文理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鉴于此,本文以档,并清晰地列出与个体有关联的用户;在此基Facebook研究为例,以社交网络用户个体行为为础上,个体可以浏览自己以及关联用户的各种链着眼点,从使用动机、行为表现及其影响因素和接(Boyd&Ellison,2008)。随着倡导“用户参与、结果变量四个方面,梳理国外心理学领域关于社用户主导、用户建设”的Web2.0时代的来临,社交网络用户个体行为的最新研究成果,以期为国交网络已成为互联网的基础应用之一,并受到来内学者开展

4、相关研究提供借鉴。自信息科学、传播学、管理学和心理学等多学科1社交网络的使用动机研究者的关注。Facebook作为国外社交网站的典型代表,截个体为什么选择使用社交网络?这是心理学止至2012年10月其注册用户已超过10亿研究者在考察社交网络用户个体行为时首先面对(Facebook,2012)。Facebook不但为日常生活中的的问题。已有研究结果主要集中在以下两种动机:社会互动提供了新的平台,而且由于其对用户行其一,自我展示(self-presentation)。自我展示为的记录具有数量可观、不

5、断更新、客观明晰等是指个体通过言语或行为表达展示符合他人标准特点,也为心理学研究者在自然情景下观察行的形象。社交网络不仅向用户提供了自我表达的为、进行准确的行为评估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空间及寻求听众的机会(Bergman,Fearrington,(Ivcevic&Ambady,2013)。我国各类社交网络(如Davenport,&Bergman,2011),也为用户展示积极人人网、QQ空间、微博等)注册用户超过四亿,接自我形象或管理消极自我形象提供了可能。特别对于那些现实生活中的自我展示困难者(

6、如神经质维度得分高者),他们更倾向于认为Facebook收稿日期:2013-12-25是安全场所而选择在线上进行自我表达(Seidman,*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2&ZD218),国家社科基金2013;Forest&Wood,2012)。重点项目(12ASH006),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2BSHO其二,获取归属感(senseofbelonging)。研究57),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1CSH043),教育部人发现,归属感与社交网络的使用息息相关:在已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10YJCXLX051

7、),亚洲研究中心资助项目(AS1212)。注册的Facebook用户中,归属感和网上朋友数量通讯作者:马华维,E-mail:mahuawei2004@126.com呈正相关,即朋友数量越多者,归属感越强16471648心理科学进展第22卷(Dickstein-Fischer,2012);另一方面,在现实中被何与他人交流,这为个体在社交网络上的自我展排挤的个体会更早地注册Facebook以减少社会痛,示提供了条件(Toma,Hancock,&Ellison,2008)。孤独感和焦虑感高的个体会更多

8、地通过Facebook即使是一些看起来似乎与印象管理的目标相悖的和他人联系(Clayton,Osborne,Miller,&Oberle,行为(如,有些人会在网上发表自己醉酒后的照2013)。可见,社交网络不但为个体提供了一种更片),也是为了给特定的受众留下深刻印象,因为便捷的获取归属感的渠道,而且可以弥补个体在他们通常认为这种行为能展示自己的性吸引力和现实生活中归属感的缺乏。狂野形象;而自认为表现出努力工作形象的人不作为归属动机的延伸,研究者进一步考察了可能发表这些信息(Peluchette&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