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高考作文范例

2014高考作文范例

ID:42372882

大小:32.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14

2014高考作文范例_第1页
2014高考作文范例_第2页
2014高考作文范例_第3页
资源描述:

《2014高考作文范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游客们来到山脚下,这里有流水潺潺,鸟语花香。游客问下山的人:上面有好看的吗?有人答没有,有人答有。于是有人留在山脚赏景,有人继续爬山。来到山腰,这里古木参天,林静山幽。问下山的人:上面好看吗?有人答没啥好看的,有人答好看。于是有人在山腰流连,有人继续攀登。来到山顶,只见云海茫茫,群山隐约。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与感悟,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自定,标题自拟。要求:立意明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心之远人之高1世上本无所谓“极”与“最”,也无所谓“有”与“无”,因为万物之所在,存于比较,存于内心,你永远不会知道大海有多宽广,直到你亲身感受到海

2、风在耳边呼啸,海浪在腿上拍打,却如何也看不见天与海的分界线时那种浩瀚之感。人,同样也是这样,拥有一片心海,我们或许在别人的浩荡中徘徊、惆怅,或许被自己的内心所困,不敢迈出求索的步伐,但只要沉下心来,听听自己内心的声音,你就会清晰地看见人生又一个入口━通向更高处。2静下心来,摆脱他人的评价,跟随内心,勇敢迈出自己人生的步伐,我们便已点亮人生之灯。父母吸毒的阴影笼罩不了她光明的内心,家庭穷苦的现实也摧毁不了她怀里萌动的梦想,这个出生于美国贫民窟的小女孩没有淹没在人生的苦海里,却是紧跟心灵求知的渴望,一路走来,最终以坚毅的内心与顽强的拼搏成为哈佛女研究生。她叫莉兹·默里,是用心追求人生高度的

3、前行者。3不要在意别人的评价,因为个体的能力是无穷的,只要我们潜于内心,我们就可以挖掘出最好的自己。4忠于内心的声音,有着自己的追求,在她人眼中也许荒诞可笑,自己只要奋力前行,即使在平凡的岗位,也能收获心灵的成就与内心的肯定。风烛残年,他伸出瘦弱的双手拖起数百名贫困生求学的希望,那几十年不变的着装与一日三餐的馒头,更是在敲打着我们所有人的心灵。她叫刘盛兰,生活在社会最底层,却用捡垃圾的手绘出孩子们的美好的明天。。5也许他人在为自己的生计而奔波,刘盛兰老人却看到了社会的关爱之山与人性的大爱之山。立于山顶,刘盛兰老人全览世间最美好的风景。6心能想多远,我们才能走多远。有时,聆听内心,,步随

4、心转,更是一种高尚的国爱,一种心灵的崇高感,一种无私的使命与担当。离家多年,黄旭华响应国家的号召,投入核潜艇研究事业中,舍小家,顾大家,动荡不安的年代,他挺起腰杆,就成了国家的一根支柱,任凭风雨雷电循环,始终背负着国家的重担,山上草绿了又黄,他却早已青丝成雪,令人敬仰。7人生如山,山上的风景美丑与否,均在个人。有的人在意自己,方能抵达个人之顶时便笑声浪浪;有的人在意集体,不达仁义之山誓不罢休;还有的人一生仰望国家之山,用大义大爱一次次感动着平凡的人们。传递正能量,关键在于个人之心。8而心是登上人生之山的动力,我们唯有把握内心,沉心于己,用智慧的头脑与一颗博爱之心去一次次叩打心灵之门,才

5、能忘却外界的眼神,自己亲自一览个人的人生之顶,收获山上幽静之风景。更上一步,追寻心中的美1心中有美,一步一景;心中无美,十步亦枉然。2心中有美,路途中的汗水使眼前的美弥足珍贵;心中无美,艰辛越多,代价越大,抱怨愈多,惊世之美也将终究沦落于就那回事。3心中有美,方寸之间,可见天地,一俯一仰,忘怀春秋;心中无美,纵处于绝尘之境,每难得有发现美的慧眼。4佛家有云“佛心中”,我亦想说“美在心中”,心中美得多少,决定了我们在探寻美的路途上行走的远近,决定了付出与收获间的比例系数的正负大小,决定了我们对美的洞察力的坐标,并进而可以决定人生的美丽与丑陋、杰出与平凡。5王临川说:“而世之奇伟、瑰怪、非

6、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在追寻美的路途上,走得愈久愈远,看到的世界便愈开阔而深沉。孔夫子登泰山而小天下,其中乐趣与美丽,自非只愿在山腰歇憩的游人可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多少探险者向未知,向绝顶进军,其目的不在于炫耀自己的本领,而在于那不倦寻觅自然之美的心能得到满足。6处在美的所在,为何有人感慨“不畏浮云遮忘眼”,有人“不见长安见尘雾”,因为追寻美的心境不同,看待事物的角度自会不同,唯有美的心境才能渲染出那隐藏的美。如今许多游客欣然而往,怅然而归,甚至大呼上当,为什么?并非景点之美有所减损,只缘抱着一颗寻求视觉刺激之心的人,不能从青山绿水、断壁残垣中搜索出真正的美

7、。反之,怀着美的心,艰辛自不太苦,发现美的能力也会大幅提升。7不仅如此,向往美的心灵也能提高我们的人生境界,为我们的生命增色。魏晋时代政治黑暗,文人或随波逐流,或追求空虚,唯陶渊明能心远地自偏,在田园饮酒中得到真乐,在乱世构筑心中的桃源;沈从文在“五七干校”流放期间,与友人的飞鸿中只字不言生活的艰难、内心的苦闷,只讲那里的万顷荷塘,凭记忆能写出学术著作。他们在人生境界上更进了一步,于是在险恶之境中也能步步生莲,像在瀚海的王洛宾那般,找到心中的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