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语文《延安我把你追寻》公开课教案(两篇)

四年级上册语文《延安我把你追寻》公开课教案(两篇)

ID:42528896

大小:19.08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9-16

四年级上册语文《延安我把你追寻》公开课教案(两篇)_第1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延安我把你追寻》公开课教案(两篇)_第2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延安我把你追寻》公开课教案(两篇)_第3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延安我把你追寻》公开课教案(两篇)_第4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延安我把你追寻》公开课教案(两篇)_第5页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上册语文《延安我把你追寻》公开课教案(两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四年级上册语文《延安我把你追寻》公开课教案(两篇)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延安我把你追寻》教案设计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这首诗,懂得发扬延安精神的重要。2、了解全诗的内容。3、有感情地朗诵这首诗。教学重点:1、了解诗中所说的事物的含义。2、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律。教学时间: 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引入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古诗吗?谁能有感情的背诵自己喜欢的古诗呢?你们为什么喜欢古诗?你觉得诗歌有什么特点?师:诗歌语言凝练,表达诗人强烈的感情,具有感染力,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现代诗(板书课题:延安,我把你追寻)二.检查预习师:看到课题,

2、你想到了哪些问题?通过预习,你解决了哪些问题呢?师:还有什么问题没有解决?三.自学师: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看看你有什么体会?又有什么收获?生:自由读诗,回答交流。师:还有什么问题?提出。生:提问题。师:小组讨论,解决这些问题。生:交流。四.朗诵感悟师:请以小组为单位,设计这首诗的朗诵,想想你们为什么那么设计,练习后,上台表演。生:讨论朗诵设计。朗诵,评价。五.总结师:学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感受?有什么收获?希望我们都继承延安的革命精神,努力奋斗,把我们的祖国建设的更加美好。附课文:延安,我把你追寻象翩翩归来的燕子,在追寻

3、昔日的春光;象茁壮成长的小树,再追寻雨露和太阳。追寻你,延河叮咚的流水,追寻你,枣园梨花的清香,追寻你,南泥湾开荒的镢头,追寻你,杨家岭讲话的会场。一排排高楼大厦象雨后春笋,一件件家用电器满目琳琅;我们永远告别了破旧的茅屋,却忘不了延安窑洞温热的土炕。航天飞机探索宇宙的奥妙,电子计算机奏出美妙的交响;我们毫不犹豫丢掉了老牛破车,但不能丢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延安,你的精神灿烂辉煌!如果一旦失去了你啊,那就仿佛没有了灵魂,怎能向美好的未来展翅飞翔?啊!延安,我把你追寻,追寻信念,追寻金色的理想,追寻温暖,追寻明媚的春光,追寻光明,

4、追寻火红的太阳!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延安我把你追寻》教案设计一、素质教育目标(-)知识教学点1、了解“延安”、“枣园”、“南泥湾”、一杨家岭”的有关情况。2、弄懂文中重点句“我们毫不犹豫丢掉了老牛破车,却不能丢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的含义。(二)能力训练点1、了解诗的结构,体会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2、抓住含义深刻的句子理解诗句内容。3、有感情地朗读全诗,读出节奏和韵律。(三)德育渗透点了解延安伟大精神所在,教育学生要学习发扬延安的伟大精神。(四)美育渗透点感受诗的语言美和韵律美。二、学法引导(-)教师教法点拨、引导法。(二)学生

5、学法主动探究法。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一)重点、难点、疑点1、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律是本文重点。2、了解诗中几个具有代表性事物的含义是难点。3、“为什么经济发达了,生活富裕了,仍然要提倡发扬延安精神?”是本文疑点。(二)解决办法教师范读、指导学生朗读,借助图像资料,适当进行点拨。四、师生互动活动设计1、布置学生课前收集一些有关延安的资料。2、课文插图,关于“延河”、“南泥湾”、“杨家岭”、“枣园”的图像资料,课文朗读录音。3、引导学生运用以前学到的语文基本功,自主探究课文内容。通过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

6、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五、教学步骤(一)了解背景,揭示课题1、检查自学,导入新课。(学生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介绍有关延安的内容。)2、简介背景,揭示课题。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延安曾经是党中央的所在地,物质生活十分艰苦,住的是土窑洞,吃的是小米饭,穿的是粗布衣,点的是小油灯。尤其是1939年至1943年期间,日军大举“扫荡”,国民党顽固派的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自然灾害的侵袭,使解放区面临着严重的困难局面。但是,全国人民把希望寄托在延安,各地进步青年纷纷奔向延安。当时延安的生活很艰苦,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吸引力呢?因为延安集中体现

7、了中国人民的革命精神。这节课我们自学一首新体诗《延安,我把你追寻》,作者是祁念曾。读了这首诗,同学们就明白了作者为什么要追寻延安,追寻它什么?(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全诗。2、学生初读全诗。(要求学生借助工具书、扫除朗读障碍,把诗句读准、读通。)3.组内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通过学生之间的资料交流,初步感知诗的内容。)4、再读全诗,勾画难点、疑点。(这里学生提出的难点可能有两种情况:一是对诗中“延河”、“枣园”、难泥湾”、“杨家岭”等具有代表性的事物不太了解。教师可借助图像资料再现当时的场景,帮助学生理解。二是对文中

8、的重点句子理解有一定难度。可告诉学生待下一步解决。)5、自由朗读,体会感情。(学生的情感被激发后,他们朗读时就会充满感情,沉浸在语言美、韵律美之中。(三)学导结合,突破难点1、小组合作交流,理解诗句内容。(组内交流时,要求组长把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作上记号。)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