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一节课

高中语文第一节课

ID:42763386

大小:23.51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22

高中语文第一节课_第1页
高中语文第一节课_第2页
高中语文第一节课_第3页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第一节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高中语文第一节课教学目标:1.让老师了解学生,让学生了解老师。师生之间形成合作意识,共同构建稳定、高效的语文学习系统。2.明确语文学习双重目标,掌握并运用高中语文学习的方法。3.明确本学期的学习任务,按计划完成学习内容。教学设计:1.学情:学生由初中走向高中,经历了学习史上的重大转折,但是在语文学习上并没有质的提升。因为,开学初的语文课应该以实现又初中向高中学法上的过渡,重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的习惯。2.教材:无。3.教法:介绍法,互动法。一、介绍老师自己  同学们,你们由初中走向高中,经历了学习

2、史上的重大转折,但是在语文学习上并没有质的提升。也就是说,我们还要学习语文。  “缘”:——(人家说有缘分才能走在一起)人就如一粒沙,海水的漂流或许会让一些沙聚在一起,这就是缘。今天,正因为我们有缘才聚在一起,成为朋友。  “朋友”:——“集天下英才而教之”是我的一件乐事,愿我们每一位同学学得轻松、愉快、有趣。  “合作”:——相互理解、尊重,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现实地说,高中三年的语文学习,显然需要我们师生一起努力,加强合作,共建美丽丰富又博大精深的语文世界。合作需要了解,了解需要介绍。姓名:  我的

3、阅读观:读好书,读有心得。  我的阅读偏好:小说,散文  我的写作观:真实思考,真情写作。二、探讨语文课  今天是我们进入高中的第一节语文课,我想和同学们探讨三个问题——“什么是语文”、“为什么要学习语文”和“怎样学习语文”。  什么是语文呢?为什么要学习语文?(提问并请学生回答)  语文分两个方面:  第一:“语”即“汉语”。学说普通话,写规范的汉字。例如四日下午派出所王所长的讲话,就有笑话。“入室抢劫了电视机一部、香烟十多条、人民币若干。”被念成“入室抢劫了电视机一部、香烟、十多条人民币”。断句不

4、行,还漏词。读音也有人读错。“自觉”念成“自脚”。  千万不要小看这说话的权利。“你表达了自己,你才获得了生命。”(舒婷)每于关键时刻,却因语言的贫乏而抓耳挠腮、脸红脖粗甚或搜肠刮肚、顿足捶胸──那份尴尬、那份难堪,远胜于皮肉的创痛或呼吸的窒塞。  生为中国人,却不曾留意汉语的美妙;说了这么多年的中国话,却不曾真正领略过汉语的风采;“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这又是怎样的遗憾、悲哀或者不幸、罪孽?!  诗经、楚辞,乐府民歌,汉魏古风,唐诗宋词,元明剧曲,明清小说……这是一座座怎样神奇瑰丽的宝库啊!

5、你怎能竟然屡过其门而不入?  ……  第二:“文”即“文学”。培养人们对文学的兴趣与情趣。  文学就是“人学”。他里面透着社会、文化、哲理、美学、政治,等等。  举例:1、老和尚与小和尚老和尚与小和尚来到一条小河旁。岸边站着一个年轻貌美的女子,面对河水,面有愁色。老和尚问道:“施主,要过河吗?我可以背你。”女子道谢,伏在老和尚背上。三人过河后,小和尚问:“师傅,出家人不近女色,你怎么可以这样?”老和尚平静地说道:“阿弥陀佛。我心里早已把她放下了,你的心里怎么还有她?”三、这样学语文现在我们开始交流学习

6、语文的方法。教师介绍高中语文学习要求:(一)个体:自主学习1.把课文与注释结合起来编者为什么要作注释?举例:“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看两个“其”字的用法。前一个“其”,解释为“自己的”,后一个“其”,解释为“还是”,语气副词。2.把课本与读本结合起来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晋] 陈寿:一日无书,百事荒芜。[英国]培根:“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与笔记使人精确;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沉沦;伦理之学使人庄重;逻辑与

7、修辞使人善辩。”[前苏联]高尔基:“我读书越多,书籍就使我和世界越接近,生活对我也变得越加光明和有意义。”阅读是一种熏陶。我们所要读的文章都是经典之作。课本与读本相互配套,一课对一课,一个单元对应一个单元,我们应该读懂,读透。3.把背诵与理解结合起来[宋]陆九渊:读书切戒在慌忙,涵咏功夫兴味长。[现代]叶圣陶:字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不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否则,结果往往是“皮带没眼——记不住”。4.把作业与书法结合起来[汉]扬雄:书,心画也。作业应书写规范、工整、清楚。5.把阅读与写作结合起

8、来[宋]苏轼《和董传留别》腹有诗书气自华。[唐]杜甫: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6.把接受与怀疑结合起来[战国]孟子:尽心书则不如无书。[德国]马克思:怀疑一切。[英]培根:如果你从肯定开始,必将以问题告终;如果从问题开始,则将以肯定结果。清代大儒戴震怀疑朱熹给《大学章句》作的注解,终成一代宗师。7.把学习与生活结合起来[清]曹雪芹: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宋]陆游: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二)团队:合作探究人多力量大。众人拾柴火焰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