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专版)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诗歌阅读”仿真综合练(含解析)

(浙江专版)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诗歌阅读”仿真综合练(含解析)

ID:43331026

大小:1.98 MB

页数:15页

时间:2019-09-28

(浙江专版)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诗歌阅读”仿真综合练(含解析)_第1页
(浙江专版)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诗歌阅读”仿真综合练(含解析)_第2页
(浙江专版)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诗歌阅读”仿真综合练(含解析)_第3页
(浙江专版)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诗歌阅读”仿真综合练(含解析)_第4页
(浙江专版)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诗歌阅读”仿真综合练(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浙江专版)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诗歌阅读”仿真综合练(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古诗歌阅读”仿真综合练仿真综合练(一) 唐代诗歌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8分)盖少府新除江南尉问风俗郎士元①闻君作尉向江潭,吴越风烟到自谙。客路寻常随竹影,人家大底傍山岚。缘溪花木偏宜远,避地衣冠②尽向南。惟有夜猿啼海树,思乡望国意难堪。[注] ①郎士元,唐代诗人,安史之乱时避难江南。②避地衣冠:西晋末年,中原士庶大举迁居东南,史称“衣冠南渡”。(1)颔联和颈联从自然特点、         、        三方面来写“吴越风烟”。(4分)解析:颔联写自然环境的清静幽谧、景色优美,突出吴越人的居住特点;颈联运用“衣冠南渡”的典故,突出其历史渊源。参考答案:居

2、住特点 历史渊源(2)请简要赏析“避地衣冠尽向南”一句的艺术技巧。(4分)答:解析:“避地衣冠”是用典,以“衣冠南渡”的典故,既写出当时政局的动荡,又间接写出江南风景的美好。“衣冠”运用借代手法,借指士庶。参考答案:①运用借代手法,以“衣冠”借指士庶。②运用“衣冠南渡”的典故,既写出当时政局的动荡,又间接写出江南风景的美好。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8分)长安秋望赵 嘏云物凄清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鲈鱼正美[注]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注] 鲈鱼正美:西晋张翰,因秋风起,想念故乡的菰菜、莼羹、鲈

3、鱼脍的美味,便弃官回家。(1)颔联“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运用       、       的手法,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怅惘之情。(4分)15解析:“残星几点”是目见,“长笛一声”是耳闻。“雁横塞”是动态,“人倚楼”是静态。参考答案:动静结合 视听结合(2)“紫菊”和“红莲”对表现诗人的情感起到什么作用?(4分)答:解析:意象是诗人情感显现的载体,作用主要从借景抒情、衬托等方面思考。先立足全诗理解这两个意象的具体含义,再分析诗人在它们身上所寄托的情感。参考答案:紫菊半开,红莲凋谢,正是深秋时令的景色。目睹眼前这憔悴含愁的枯荷,追思往日那红艳满堂的莲花,使人产生红颜易老、

4、好景无常的伤感之情。篱畔的紫菊,俨然一派君子之风,令人想起“采菊东篱下”的陶潜,归隐之心油然而生。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8分)宿 府①杜 甫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已忍伶俜②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注] ①此诗作于唐代宗广德二年(764),距安史之乱爆发已是十年,几经辗转的杜甫经剑南(四川中部)节度使严武保荐,为节度使幕府参谋,因家在城外,不得不长期住在府内。②伶俜(pīnɡ):流离失所。(1)从诗歌的体裁角度看,这是一首       诗,首句“清秋幕府井梧寒”中的“清”“寒”二字烘托

5、出诗人      的心境。(2分)参考答案:七言律(律) 悲凉(2)结合全诗,简要分析作者为何发出“中天月色”无人欣赏的慨叹。(6分)答: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分析能力。诗歌前两联写“独宿”之景,后两联直抒“独宿”之情。因此解答本题应从后四句进行分析,体会诗人慨叹无人欣赏的原因。参考答案:①从“风尘荏苒音书绝”句可以看出,作者饱经战乱,与亲朋音信断绝,没了联系。②从“关塞萧条行路难”句可以看出,因关塞战争频发,归路荒凉艰难,有家难回,也象征着作者仕途的艰难。③从“已忍伶俜十年事”可以看出,安史之乱后的十年间,作者处于流离失所的境地。④从“强移栖息一枝安”可以看出,作者暂依幕府,

6、但只是求得暂时安居,政治抱负仍难实现。(每点2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15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8分)春日访山人戴叔伦远访山中客,分泉谩煮茶。相携林下坐,共惜鬓边华。归路逢残雨,沿溪见落花。候门童子问,游乐到谁家。(1)诗中能反映作者和山人深厚情谊的两个词语是       和      。(2分)解析:解答此题要从整体把握诗歌内涵的基础上进行。从题干的提示“作者和山人”“深厚情谊”可知锁定的范围和“作者和山人”的情感。颔联正写出了两人的会面和促膝谈心。参考答案:相携 共惜(2)赏析后两联的表达技巧。(6分)答:解析:颈联在前两联叙事

7、的基础上开始写景,显然这个“景”是之前的“情”的外化——借残雨、落花渲染闲适之情,这是借景抒情。尾联,诗人将目光转移到童子身上,又借童子的目光看出诗人的喜悦进而去追问,侧写诗人之乐,这是虚写,和诗的前半部分实写自己的快乐闲适,构成“虚实结合”。参考答案:①颈联借景抒情,用“残雨”“落花”来写暮春之景和快乐之情;②尾联虚实结合,用“候门童子问”到谁家游乐这个实境,虚写出返家后作者内心的轻快;③炼字,用“逢”与“见”二字来突出心理细节,表现作者的随性和闲适。5.阅读下面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