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二第19课经济体制改革教学设计

必修二第19课经济体制改革教学设计

ID:43447864

大小:1.41 MB

页数:7页

时间:2019-10-02

必修二第19课经济体制改革教学设计_第1页
必修二第19课经济体制改革教学设计_第2页
必修二第19课经济体制改革教学设计_第3页
必修二第19课经济体制改革教学设计_第4页
必修二第19课经济体制改革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必修二第19课经济体制改革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19课经济体制改革【三维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掌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经济建设方针、农村改革的两种形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金业;乡镇企业建立的意义;国企改革的意义;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确立的过程及意义。2、过程与方法:讲读法、讨论法和启发式教学法,并采用精讲深化,分析综合,设疑讨论等方法来完成。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农村改革前后的对比,培养学生珍惜现在的生活和学习环境的情感,通过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的讲述,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操。【教学重难点思路】重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难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歌曲《在希望的田野

2、上》导入播放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展示反映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前后不同面貌的对比图像资料。师:中国农村为什么会有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呢?(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导入]“十年”文革,中国的政治、经济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何去何从,中华民族再次被推到了历史的十字路口。是关起国门继续搞阶级斗争?还是杀开一条血路,另辟一片天空?邓小平,这位深深地爱着自己祖国和人民的中国人民的儿子,用他那坚毅的臂膀给屮国人民指明了方向——以经济建设为屮心,改革开放。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实行新政策掀起改革的浪潮,这股改革浪潮从希望的田野,袭卷到中国的每一个城市,中国大地崭露着新的生机。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

3、第19课经济体制改革》,走进那激情燃烧的岁月,重温我国改革开放的辉煌历程,细细品味改革中的辛酸和喜悦。讲授新课:一、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政策,揭开序幕下而,请同学们带着几个问题阅读教材:(幻灯片出示问题)1、哪次会议确立我国改革的方针?2、这次会议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有什么样的意义?1、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伟大决策:(1).时间:1978年12月⑵内容:确立了改革开放、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方面来的方针。⑶实质:大幅度地提咼生产力O⑷意义:揭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改革开放的方针,从而揭开了中国经济改革的序幕。那么什么是经济体制改革呢?2、什么是经济体制改

4、革?经济体制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鯉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殛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口我发展和完善。曲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新中国经济体制的演变过程: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建立了以计划经济体制为主的国民经济管理体系。1978年,十一届三种全会后,开始从计划经济体制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接下来,我们先來明确我们来共同探讨我国改革的过程。二、改革之路农村包围城市(-)改革伊始——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结合所给材料,找出问题的答案:1.经济体制改革为什么首先从农村开始?•材料一:“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80%,农村

5、不稳定,整个政治局势就不稳定,农民没有摆脱贫困,就是我国没有摆脱贫困。”一邓小平•材料二:在农村实行的“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集体劳动,统一经营,平均分配,吃“大锅饭”,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造成农业牛产缓慢,到1977年,人均口粮述没达到1957年水平,有1.5亿农村人口的口粮不足。❖材料三:1978年11月24日,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户农民神情隐秘而带悲壮地签订了一份契约:“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此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全年上交和(的)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作(坐)牢、杀头也干(甘)心。大家也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活到18岁。

6、”原因:1、农业地位: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不稳定,整个政治局势就不稳定。2、农村现状:农村生产力水平低,农民的生活贫困。农业是改变中国落后面貌的关键。3、农村体制:人民公社体制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农业发展缓慢。4、改革先声:在农村改革前,有些地方的农民已经实行包干到户。(2)什么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政策的实施,给中国农村带來了什么样的变化?试举例说明。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第一步:经营管理方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含义:是指在土地一公有制的基础上,把土地长期承包给各农户使用,农业集体生产变为分八,自负盈亏。(2)试点:安徽省和四川省。(3

7、)特征:包产到户。(4)意义:使农民获得了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在实行包产到户后,改变了过去长久以来“凤阳地多不打粮,碾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的状况,1979年凤阳全县粮食产量比1978年增长49%,卖给国家粮食4450万千克。2500200015001000500°1978年1980年1985年1990年1995年1997年1998年J昔可小岗村凤阳地多不打核,碾子一住就此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