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医科大学机能学实验报告

昆明医科大学机能学实验报告

ID:43457533

大小:80.01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02

昆明医科大学机能学实验报告_第1页
昆明医科大学机能学实验报告_第2页
昆明医科大学机能学实验报告_第3页
昆明医科大学机能学实验报告_第4页
昆明医科大学机能学实验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昆明医科大学机能学实验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昆明医科大学机能学实验报告实验日期:2014/11/6带教教师:张丽小组成员:卓玛拉西、王玲、刘李沙、唐娓、赵家宝专业班级:临床全科三大批阅人成绩缺氧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各类模型的缺氧耐受性。2.缺氧对呼吸系统、中枢系统的影响,及体征变化(唇色、血液)二、实验原理不同的缺氧条件均可造成动物的缺氧状态,并表现出相应的机能代谢改变。不同机能状态,对缺氧的耐受能力也不尽相同。三、实验仪器设备小鼠缺氧瓶,一氧化碳发生装置广口瓶,恒温水浴箱,1ml注射器,酒精灯,剪刀,钠石灰(NaOH·CaO),甲酸,浓硫酸,5%

2、亚硝酸钠,生理盐水。四、实验方法与步骤1.低张性缺氧(1)取4只小鼠分别标号甲、乙、丙、丁并称重,观察动物一般情况,呼吸频率(次、10s)、口唇的颜色,然后分别做如下处理:甲鼠腹腔内注入生理盐水0.1ml/:l0g;乙鼠腹腔内注入0.25%氯丙嗪0.1ml/10g。丙鼠腹腔内注人1%咖啡因(0.1ml/l0g);丁鼠放入缺氧瓶至于水浴锅中。(2)将4只小鼠依次放入有钠石灰的缺氧瓶中,连接好测耗氧量装置,密闭后开始计时。观察动物一般情况,呼吸频率(次/10s)、口唇颜色,然后塞紧瓶塞,记录开始缺氧的时间,以后每

3、2min重复观察上述指标直至动物死亡。(3)小鼠死亡后,计算存活时间t,用耗氧量装置测定总耗氧量(A)。(4)根据公式:耗氧率(R)【ml/(g·min)】=A(ml)/W(g)/t(min)(5)保留甲小鼠的尸体待解剖。2一氧化碳中毒性缺氧(1)连接一氧化碳发生装置。(2)将小鼠放入广口瓶观察正常表现,然后与一氧化碳发生装置连接。5(1)取甲酸1.5ml放于试管,再滴入浓硫酸1ml塞紧。(2)观察上述指标。3亚硝酸钠中毒性缺氧(1)取小鼠一只,观察正常指标后腹腔注入5%亚硝酸钠0.3ml。(2)观察上述指标

4、。五、实验结果组别呼吸频率(次/10秒)存活时间(分)中枢神经系统变化肝脏、血液颜色皮肤粘膜颜色01,3,5,7,9,…乏氧性缺氧(NS组)28、26、32、26、31、43、3112.23min兴奋→嗜睡→死亡暗红发紫一氧化碳中毒24、21、24、27、28、27、2612.88min兴奋→嗜睡→死亡樱桃红苍白亚硝酸钠中毒24、34、32、44、298.39min兴奋→嗜睡→死亡咖啡色青石板色氰化物中毒020,,40,,60,,80,,…兴奋→嗜睡玫瑰红玫瑰红5→死亡表1.各型缺氧对机体的影响分组呼吸频率(

5、次/10秒)存活时间(分)中枢神经系统变化耗氧率耗氧量(A)体重(W)01,3,5,7,9,…高温───7.43min兴奋→嗜睡→死亡0.09414.821.2生理盐水28、26、32、26、31、43、3112.23min兴奋→嗜睡→死亡0.05013.121.5咖啡因21、33、31、32、39、169.49兴奋→嗜睡→死亡0.0971819.6水合氯醛20、29、30、24、24、21、24、24…64.32兴奋→嗜睡→0.0212619.65死亡表2.影响机体缺氧耐受性的因素(乏氧性缺氧)六、分析与讨

6、论1、各种模型所致缺氧的发生机制。答:(1)低张性缺氧:将小鼠放入缺氧瓶中,随着呼吸进行,缺氧瓶里的O2被消耗→小鼠肺泡PO2↓→血液从肺摄取氧↓→PaO2↓→CO2↓→动脉血供应组织的氧↓→小鼠缺氧(2)血液性缺氧:①CO中毒:将小白鼠放进一氧化碳发生装置广口瓶→浓H2SO4和甲酸的反应生成CO→CO和Hb结合→碳氧血红蛋白→Hb与氧结合率降低→血液携氧障碍→小鼠缺氧。且CO与Hb中的一个血红素相结合,增加了其余3个血红素对O2的亲和力,使Hb集合的氧不易释放,氧离曲线左移。②亚硝酸钠中毒:a、亚硝酸钠是氧

7、化剂→Hb中Fe2+氧化成Fe3+→HbFe3+OH,Fe3+与OH-牢固结合,失去结合氧的能力;b、Fe2+血红素能与氧结合,不易与氧解离→血液释放氧障碍→小鼠缺氧(3)组织性缺氧:给小鼠腹腔注射氰化物,氰化物解离出CN-→在线粒体内和细胞色素氧化酶结合生成氰化高铁细胞色素氧化酶→呼吸链创传递中断→ATP生成障碍→组织用氧障碍→小鼠缺氧。2、各种缺氧对呼吸、中枢神经系统有何影响?血液颜色有无不同,为什么?答:呼吸系统中枢神经系统血液颜色低张性缺氧变化:不变→增快→死亡兴奋→嗜睡→死亡暗红(发绀)→脱氧血红蛋

8、↑(>50g/dL)机制:PaO2<60mmHg→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外周化学感受器(+)→呼吸中枢(+)→呼吸加深加快;PaO2<30mmHg→(-)呼吸中枢→呼吸抑制→小鼠死亡血液性缺氧亚硝酸钠变化:减慢→死亡兴奋→嗜睡→死亡咖啡色→羟化高铁血红蛋白机制:给小鼠腹腔注入亚硝酸钠→肺血管扩张→肺血流量↑→通气与血流比值↓→PaO2↓→合并低张性缺氧→呼吸抑制→小鼠死亡CO变化:加快→减慢→死亡樱桃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