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夏商西周的社会与国家教学建议、教学案例及参考答案教案

第6课 夏商西周的社会与国家教学建议、教学案例及参考答案教案

ID:43647564

大小:986.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10-11

第6课 夏商西周的社会与国家教学建议、教学案例及参考答案教案_第1页
第6课 夏商西周的社会与国家教学建议、教学案例及参考答案教案_第2页
第6课 夏商西周的社会与国家教学建议、教学案例及参考答案教案_第3页
第6课 夏商西周的社会与国家教学建议、教学案例及参考答案教案_第4页
第6课 夏商西周的社会与国家教学建议、教学案例及参考答案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6课 夏商西周的社会与国家教学建议、教学案例及参考答案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七年级上册•第6课•教学建议、教学案例及参考答案【特别提示】导学案只是老师教学的一个辅助,千万不能完全一成不变地依据导学案来教学,如果机械使用导学案,课堂教学过程将毫无生气,也不会起到好的教学效果。【单元分析】(一)第二单元的特点时段:从公元前2070—前221年特点:本单元是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说明由夏朝开始出现国家,到商与西周时期创造青铜文明、春秋战国进入铁器时代,先进技术推动了生产发展和社会变革,进而推动了社会的发展,经济变革又促进了思想的解放和学术的繁荣。(二)第二单元的重点和难点“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这一单元是以社会发展的阶段

2、性与社会重要活动的侧面相统一的方式来呈现主题的,其中含括从夏到战国的历史时段的史实和铁器、牛耕、甲骨文和青铜器、分封、百家争鸣等重要历史内容。下设八课:第5课“夏商西周的更迭”,正文有“家天下”的夏朝、商汤灭夏、武王伐纣三个子目,重点是国家的产生与更迭。第6课“夏商西周的社会与国家”,正文有西周的分封制、贵族平民与奴隶、军队刑法与礼仪教化三个子目,重点和难点都是分封制。第7课“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正文有齐桓公称霸、问鼎中原、合纵连横三个子目,重点是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大国争霸(齐桓公称霸)。第8课“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正文有从千耦其耘

3、到个体农耕、竞相改革的时代风潮、商鞅变法与秦的崛起三个子目,重点是商鞅变法,难点是从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第9课“甲骨文与青铜器”,第10课“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第11课“先民的智慧与创造”,三课都是两个子目,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文化的概貌,其中甲骨文、青铜器、孔子、百家争鸣、都江堰和编钟都是每课的重点。第12课了解身边的“历史”也是一堂探究课。(三)第二单元要说明的几个问题1.如何理解国家的产生?(1)国家的产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能以某个历史事件作为标志。以往我们把禹传启、“父传子”作为国家建立的标志,这只是历史的一个“巧合”,而不

4、是历史的必然。(2)为了叙述的方便,本课中,我们把“禹传子”只作为“家天下”的出现,作为“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的标志。本课按国家最新公布的“夏商周工程年表”的推断,明确提出把“公元前2070年”“禹”建国作为中国最早国家的开始,作为我国历史跨入文明时代的开始。(3)“禅让制”的存或废不应以父子相传作为依据。因为实行“禅让”时有国家,如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朝,禹先按传统办法推举伯益为继承人,说明要用禅让的办法来更换继承人;但是,伯益的威望和权力不如启,使启能轻易地继承了王位。同样,国家建立后也有禅让。如曹丕取

5、代汉献帝及宋太祖陈桥兵变也都应视为是“禅让”。这就说明,不要把“禅让”看得太理想、太简单、太天真了。(4)夏朝历史至今仍旧是传说,因为尚未发现文字可靠的材料。但从二里头文化的发掘来看像夏文化,而且夏商周三代紧密相连;又从甲骨文的成熟与发达来看,似应有一个衔接点更好。因此,夏朝的存在为多数学者所接受。但不宜过分夸大,应注意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2.为什么只讲奴隶制和封建制,而不讲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1)教材在国家社会形态上避免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等的表述,而是采取了“夏朝在基本保留氏族血缘纽带的情况下进入奴隶制阶段”“西周实行宗法分封制,将血

6、缘关系融入国家统治,对凝聚宗族、稳定等级秩序、维系国家统一,发挥了重要作用”的说法;更没有强化社会形态,把“夏商”看成是“奴隶国家的形成和发展时期,把“西周”说成是“强盛的奴隶制国家”,而是把夏商西周说成是“创造了光辉的古代文明”;也没有把“春秋”作为“奴隶制的解体”,把“战国”作为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而是表述为“与希腊、罗马一样,是东西方文明交相辉映”。这是有别于阶级斗争史的文明史的表述方式。(2)课文中介绍了“贵族、平民与奴隶”,对当时的阶级结构和社会地位进行定位,反映了当时存在奴隶制的社会现状,但未肯定它是奴隶社会或封建社会。(3)课

7、文中也说到“军队、刑法与礼仪教化”,说明它们都是维护统治的工具,起了“维护等级制度和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也未给予定性。(4)另外一方面,我们对于历史上有争议的封建社会源于何时的问题,不表示支持或反对哪一种说法,如西周“封建论”,或是战国“封建论”等。同时这也说明初中学生没有必要知道中国封建论定于何时。(5)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对于社会阶段划分有自己的看法,反映了史学观念的更新。比如,五种社会形态的说法并不是马克思的原意,马克思曾经说过:“大体说来,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作是经济的社会形态的几个时代。”这就是说

8、,他并不认为人类社会都经历了五种社会形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中还按照劳动资料和生产力类型将人类的历史从宏观上划分为采集渔猎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三大时代;同时,从中国古代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