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竞技体育训练体制院校化改革探析

我国竞技体育训练体制院校化改革探析

ID:44051381

大小:55.0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9-10-18

我国竞技体育训练体制院校化改革探析_第1页
我国竞技体育训练体制院校化改革探析_第2页
我国竞技体育训练体制院校化改革探析_第3页
我国竞技体育训练体制院校化改革探析_第4页
我国竞技体育训练体制院校化改革探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国竞技体育训练体制院校化改革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我国竞技体育训练体制院校化改革探析摘要:浙江省竞技体育训练体制改革以"育人创佳绩”为指导思想,通过"教学、训练、科研”三位一体;"全省竞技体育一、二、三线一条龙管理的三位一体";"竞技体育系、运动项目管理中心、单项体育协会三位一体”的方式来深入进行,探索一条具有浙江特色的训练体制院校化改革的道路。关键词:竞技体育;训练体制;院校化改革中图分类号:G81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9)01-0088-04我国在20世纪50-60年代末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竞技体育发展体制,也称“举国体制”。在举国体制的

2、实践中,我国竞技体育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人们在赞叹我国竞技体育在与我国经济实力发展不相配的情况下取得如此耀眼成绩的同时,也思考一系列的问题,竞技体育成功的秘诀在哪里呢?竞技体育成功的成本换算怎么样?在满足国家需要和社会需要的背后,运动员个人需要满足度又怎样?运动员结束运动生涯后的工作安排怎样?等等。在人们所关心的问题中有一个运动员接受文化教育的问题,特别是在当前我国社会政治、经济和各项事业迅速发展,竞技体育取得显著成绩之时,却面临着运动员综合文化素质偏低,难以适应社会发展需求,“邹春兰现象”就是一个典型。这最终影响了竞技体育可

3、持续发展。为解决浙江省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问题,本文以“浙江省训练体制院校化改革”作为切入点,以“新时期”为前提,意欲建立既适合我国国情,又解决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问题的新体系。为竞技体育发展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2005年7月29日“浙江省委^一届八次全会”作出把浙江省建设成文化大省和体育强省的决定。这是推动浙江省体育事业发展新的动力。在省体育局的直接领导下,在社会各方的关怀和支持下,以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的建校为契机,通过集聚优势,集约管理,充分发挥各方效能,浙江省竞技体育训练体制院校化工作不断深入,这一改革具有独创性,标

4、志着浙江体育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战略发展期。浙江竞技体育训练管理体制进行全面改革,实行院校化管理,是顺应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培养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和实现体育强省,建设文化大省的需要,是探索具有浙江特色的竞技体育发展新路子的一项重大创举。1计划经济体制下浙江省竞技体育管理体制的建立过程建国初期,浙江团省委建立军事体育部负责体育事务,举办了全省10个市,地区的体育干部暑假学习会,1952年9月成立了中华全国体育总会浙江省分会,同年7月,浙江省人民政府设立体育运动委员会,从此浙江历史上有了政府的体育行政机构,它是负责统一领导、协调、

5、监督全省体育事业的职能部门。1951年新中国第一届全省运动会召开,到1957年全省相继成立了武术、田径、国防体育、篮球、体操等协会。1953年7月,中共浙江省委在“关于培养运动员工作的通知”中指出:在全省范围内有计划地选拔培养有前途的篮、排球运动员及田径选手。1956年下半年起,建立了第一批培养青少年运动员的业余体育学校,杭州、宁波、温州、嘉兴4所少体操。都配备专职教练。1960年2月,省体委仍单独建制。分六处一室,成立了党组,建立了田径、游泳、体操、篮球、排球、足球、手球、乒乓球、举重、武术、射击、自行车和摩托车等13个项

6、目的运动队,这些运动队都归属于1976年定名的浙江省体育训练工作大队。1961年为重点提高业余训练水平,将杭州、宁波、温州、金华、湖州5所少体校命名为省重点少体校,形成以优秀运动队为龙头,省体训大队,体育运动学校和青少年体校三级训练层次紧密衔接的训练管理制度。2000年,浙江省业余训练已有5所体育运动学校,7所重点体校和80所普通少体校。到2006年,其中11所单位被命名为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至此浙江省竞技体育管理体制的体工队体制基本形成,该体制可以有效的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科研等方面的资源,有利于竞技体育水平的提

7、高,但国家负担过于沉重,同时存在着难以保证运动员文化学习,不利于运动员身心全面发展,社会可容性差等问题。2浙江省竞技体育训练体制院校化改革的指导思想我国体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在运动项目管理体制上,曾进行了大胆的尝试。1988年在登山、拳击、网球和体育舞蹈等项目进行了实体化试点。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发现在当时阶段实行运动项目完全实体化的模式并不可行。究其原因,一是社会整体环境不具备;二是制度不配套;三是运行机制不不健全。说明改革的步子快了,准备尚不够充分。1997年,对运动项目管理体制进行了重新的设计,将运动项目按照事业单

8、位管理,称之为运动项目管理的过渡性体制。这种将运动项目中心这个事业单位与相关项目协会放在一起,实行一套人马,两块牌子的结构模式,符合现阶段的中国国情,更符合我国体育改革的实情,有助于"举国体制”的实施。实践证明改革的方向是正确的,成效是显著的。2004年4月《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