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难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就业难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ID:44051692

大小:28.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0-18

就业难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及应对策略_第1页
就业难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及应对策略_第2页
就业难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及应对策略_第3页
就业难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及应对策略_第4页
就业难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及应对策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就业难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及应对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就业难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及应对策略就业难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及应对策略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国劳动力的综合素质,也较大地满足了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迫切需求,但随之而来的大学生就业难题也日益凸显。高校毕业分配制度的改革,使大学生就业实现了“双向选择”双向选择”一方面使大学生就业的灵活性增强了,另一方面也让大学生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就业压力。“就业难”成为大学生口中的高频词。一、就业难,究竟难在何处1・“僧多”VS“粥少”。目前,我国就业的总体特点是“新增就业压力大,转移就业压力大,再就业压力大,总量

2、规模压力大”。有资料显示,2006年全国城镇需要安排就业总量约2500万人,新增城镇就业人员1100万人。劳动力供大于求达到1400多万人,比2005年增加100多万人。2006年发布的《中国青年发展报告》中,根据对中国未来新增劳动力人口的预算,未来数年中国青年新增劳动力人口每年仍保持在1500-2200万之间的高位,供大于求,直接导致就业压力大。在所有的就业问题中,大学生就业是最突出的问题。人事部有关调查数据显示,2006年全国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生达到413万人,比2005年增长22%O而2006年对高校毕业

3、生需求约为166.5万人,比2005年实际就业减少22%。2007年,大学生就业问题又摆在了人们血前。07届大学毕业生的数量本来就多于前几届,再加上前几年未及时“消化”的大学毕业生,要求就业的大学生总量空前增大。大学毕业生需要就业的人数增加了,就业岗位却减少了,再加上高校毕业生就业缺乏政策支持,这些将导致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此外,近年来由于中国高等教育的逐年大众化,需要就业的大学生逐年增加,大学毕业生初次就业率逐年下降。对于大学生身陷就业难的现实,很多人都将其归咎于“人才过剩”--200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

4、只有114万,2003年,第一批扩招木科生进入就业市场后,毕业生成倍增长,逾212万。2005年和2006年的高校毕业生各增长到330万与413万,分别是2001年的近3倍、近4倍。“僧多粥少”的客观现实导致了大学生就业难题。2.“精英教育”VS经济“粗笨化”o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我国的高等教育正从过去的“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化,传统的“精英教育”是以培养高、精、尖的理论型、学术型、技术型人才为主,只有少数人才能“享受”的教育。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高等院校增加较快,高等教育的对象由过去的少数“精英”

5、变成了“大众”,但我国的高等教育无论是教育体制、教育内容还是教育方法依然沿袭的是传统的“精英教育”方式,以学术型、理论型教育内容为主,培养的学生大多是“学者型”的,而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基本上还停留在“粗笨化”的水平,需要大批高级技术工人,对“学者型”人才的需求相对偏少,这就使得高校毕业生成了“大家闺秀”oManattjones国际咨询公司顾问在媒体上发表文章称,大学牛就业难反映的是中国经济发展中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那就是“资源错配”一一简单地说,就是经济资源片面流向重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而知识型服务业则处

6、于低潮。特别是2001年Z后,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中,近3/4來自重型制造业。说通俗点,就是中国经济发展在明显地走向“粗笨化”。这种产业结构失衡反映在劳动力需求结构上,就是知识型服务业岗位一一基本上属于所谓“白领”岗位需求相对不足,而“蓝领”岗位却需求旺盛。因此,才会出现大学毕业生工资不如农民工的新的“体脑倒挂”现象。“学者型”大学毕业生一味寻求“口领”工作,如国家公务员、管理工作、科研工作等,但这样的工作岗位需求量相对较少,而“蓝领”工作岗位需求量相对较大,这种“粗笨”、“不体面”的工作却是很多高校毕业生所

7、不齿的,这就让大学毕业生陷入了“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境地。相对來说,有些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的专科生却成为就业市场的“宠儿”,他们没有普通院校毕业生的“矜持”,自我期望值相对偏低,对工资待遇和工作条件的要求不是很高,而本身乂有一技Z长,所以很得用人单位的推崇,就业相对比较容易。大学生就业难,也许止是我们传统的“精英教育”与经济“粗笨化”需求形势下必然发生的碰撞。3.低能力VS高待遇。不少大学生在就业问题上存在着认知偏差,表现在就业观念陈门和缺乏口我认知两个方面。大部分大学生认为上大学就是为了找工作,为了找到好

8、的工作。“学而优则仕”、“考大学跳农门”的传统意识依然根深蒂固地残存在大学半的脑海中。这种价值取向的偏差导致很多大学生把找工作作为上大学的唯一目的,自主创业的意识非常淡薄。热择业冷创业不仅不利于大学生就业,也不利于激发大学生自身的创造潜能。当前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倾向是:追求“高”(高工资)、“大”(大城市)、“全”(全民所有制单位),而厌恶“苦”(工作条件艰苦)、“累”(劳动强度较大)、“差”(福利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