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诗歌研究

唐宋诗歌研究

ID:44076295

大小:64.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10-18

唐宋诗歌研究_第1页
唐宋诗歌研究_第2页
唐宋诗歌研究_第3页
唐宋诗歌研究_第4页
唐宋诗歌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唐宋诗歌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唐宋诗歌研究绪论:诗词文体特征比较一、和音乐的关系的差异1、所配的音乐体系不同雅乐、清乐;燕乐2、配乐的方式不同"以乐就诗〃;"以诗就乐〃二、外部形式的差异1、词的句式长短不齐;2、词的句法灵活多样;3、词的押韵上的多种新变;4、词的对仗多样三、题材内容的差异偏重政治主题,以国家兴亡、民生疾苦、胸怀抱负、宦海浮沉等为主要内容,主要抒发"人情〃;以描写男欢女爱、相思离别为主,主要抒发”小情〃,特别是冇关男女之情。四、风格的差异诗庄词媚五、语言特色的差异典雅;精美第…章唐诗与科举制度文化•、唐代科举制度的特点1、科冃繁多。2、录取

2、者甚少。3、以诗赋取丄•为主4、进士声名显赫5、行卷之风盛行6、权贵十预科举二、唐代科举制度对唐诗的影响1、科举以诗赋取丄•,诗成为了唐代文人进身仕途的阶梯,因而大大激发了唐人的诗歌创作热情。2、为适应科举考试之需,唐王朝大办学校,为唐诗的繁荣发展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人才。3、唐代科举以诗赋取士,对诗歌格律的要求特别严格,因而有效地促进了诗歌格律的普及与诗歌创作艺术的提高。4、唐代科举考试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文化现象,促进了一批以科举考试为创作题材的行卷诗、应试诗、入第诗、落第诗的繁荣发展,使一代唐诗呈现出五彩缤纷的艺术局面。第二

3、章唐诗与婚姻家庭文化一、天作之合1、才子佳人型2、征衣题诗型3、红叶题诗型二、别离之苦三、外遇Z痛四、节妇之德开拓思路1、唐诗与唐人的生活方式(读书、玩月、漫游、宴集、结社、娱乐、宿妓“)2、唐诗与隐逸文化、女性文化、外交文化、军旅文化、书法绘画艺术、地域文化、农业文化、商业文化、道教文化、佛教文化、酒文化、茶文化、梦文化、安史之乱、杨贵妃〃〃3、李杜之争、唐宋诗之争〃〃佛教文化佛教文化的广泛传播,导致唐人思想观念与艺术思维方式的变化二、诗入佛门,导致诗歌创作题材、艺术境界的佛化三、一代诗僧的崛起第三章宋词与民俗一、民俗的基本

4、特点一)地域性(-)民族性(三)历史传承性二、民俗与宋词分类—)节序民俗一一节序词(-)礼仪民俗一一礼仪词(三)花卉民俗一一花卉词(四)宴饮民俗一一宴饮词(五)其他民俗(医药、游艺、服饰、饮食、居住、器用、交通、生产、巫术、迷信、工艺等等)第一节节序词1、元宵词徽宗年间元宵节之〃窃杯女子〃宋代元宵词的特点:第一,元宵词扩大了宋词的创作领域。第二,宋代元宵词大多运用长调慢词的形式。第三,宋代元宵词大多使用铺陈扬厉的赋的“句法〃。2、七夕词宋代七夕词的内容特点:第一,反映了〃家家〃乞巧的场景或情态。第二,借神话中天上织女、牵牛的悲

5、欢离合反映人间的爱情。第二节礼仪词(以寿词为例一一宋人的生命之思)首先,宋代寿词Z兴,表现宋人强烈的生命意识。其次,宋代寿词之兴,乃是以词为羔雁之具的结果。再次,宋代寿词之兴,大多盛于庙堂、家族、酒席之上,为应酬次韵之作。第三节花卉词(以梅词为例一一宋人的理想完美人格)第一,南宋梅词多于北宋。第二,北宋梅花词均为散笔之作,而南宋梅花词多以组诗形式出之。第三,宋代梅词多比兴寄托之作第四节宴饮词(以茶词为例一一宋人的闲淡之趣)一、中国茶文化的基本特色1>以茶为屮心2、注重饮茶的牛理调节功能3、注重茶道4、饮茶之习的文化意蕴,在于表

6、达中国人的一种生活情趣和理想境界二、与茶结缘的词人1、李清照〃饮茶助学〃2、蔡襄创制“小龙团〃3、黄庭坚扬名〃双井茶〃三、宋代的茶词一一宋人的闲淡之趣(一)茶词的文学功能:为宋词创作提供了新的题材领域(二)茶词的社交功能1>解酒2、留客3、送客下编唐诗宋词的艺术追求第一章唐诗的境界第一节境界为唐诗之本宋严羽:"本朝人尚理,唐人尚意兴。〃又说:〃盛唐诸公,唯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莹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像,言有尽而意无穷。〃清沈徳潜:〃唐诗蕴蓄,宋诗发露,蕴蓄则流韵言外,发露则意尽

7、言中。〃今人钱钟书:"唐诗多以丰神情韵见长,宋诗多以筋骨思理见胜。〃近代王国维:〃然沧浪所谓兴趣,阮亭所谓神韵,犹不过道其面目;不若鄙人拈岀,境界,二字,为探其本也。〃一、境界在唐诗中的普遍性二、境界在唐诗屮的突出地位1、有无境界往往可以成为判断一首诗优劣的标准。2、局部诗句创造了好的境界,可以挽救全诗。3、即使在一首完美的诗中,那些呈现了境界的句子,也往往是全诗最精彩的句子。三、唐诗的许多重要艺术现象和艺术技巧,都要从境界的角度才能获得较圆满的解释。象外之象;景外Z景;言有尽而意无穷;写景抒情;语言锤炼第二节境界解析境界形成

8、的三个基木条件:一、呈现性(形象、画面、场景;意象)二、空间性(物理空间、虚幻空间)三、情绪性(虚无缥缈)产生来源:1、诗中意象;2、诗屮与意象相配的其他的抒情性语言和旋律。彼此的关系意象、情景、场景等的直接呈现是境界形成的基础虚幻的空间性是境界展开的形式情绪的弥漫性是境界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