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7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短文两篇》教学案

人教版2017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短文两篇》教学案

ID:44171929

大小:195.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10-19

人教版2017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短文两篇》教学案_第1页
人教版2017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短文两篇》教学案_第2页
人教版2017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短文两篇》教学案_第3页
人教版2017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短文两篇》教学案_第4页
人教版2017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短文两篇》教学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17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短文两篇》教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人教版2017—2018八年级语文上册《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教学案课题名称八年级上第三单元第10课《短文两篇》(学生版)主备人审核人初二备课组教学类型时间第4周学习目标1、积累词语,翻译全文。2、把握文中景物的不同特点,领略不同的写景手法。3、理解和把握作者的情感。4、感受作者热爱自然山水的情感、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学案组织教学《答谢中书书》【课前预习】自读课文,借助工具书和课文注释理解课文内容。一、初步感知课文1、常识填空(1)作者,字通明,号华阳隐居,朝齐梁时期思想家。曾隐居矛山。梁武帝遇有国家大事,常去山中征询他的意见,时人称为“山中宰相”。谢中书,即谢征,他

2、曾任“”O(2)关于“书”。书即,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曰“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题目"答谢中书书”的意思是: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1)陶弘景()■(2)夕日欲颓()■(3)晓雾将歇((4)沉鳞竞跃()■(5)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二、疏通文意,积累词语3、阅读课文和注释,联系上下文解释加点的词。山川之美,古来()共(•••清流徑()底。两岸石壁,五色奕琴(俱()备。晓雾将()歇(),•••颓,沉鲜()克芳(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4、翻译下面的句子。)琰()o高峰入()*);青林翠竹,•四时(♦♦猿鸟乱()鸣;夕日欲(••)o实是举曇g伸那()其(••••)•奇者。■云,))

3、)o导入语:古人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山水景物,引起了古今无数文人墨客的无限情思,他们为我们奉献了大量的歌咏自然山水的优美篇章,o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写山水的散文一-《答谢中书书》,作者陶弘景。(1)山川之美,古来共谈。(2)(3)(4)(5)(6)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一、学生课前借助学习资料预习全文,能翻译课文二、学生在书中找出文学常识并标记。三、明确读音后齐读。四、学生分小组板书,讲解词语、翻译句子,教师提示其他学生边听边思考、质疑,并做好笔记。五、组长督促改正,上交老师检查。第一课时板书任

4、务:1组:1—2题2组:3题3组:4(1—4)4组:4(5—8)(8)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三、研读•探究5.将课文分为三层并说明理由。6、有人说陶弘景的文章就像一幅清丽的山水画。看看本文描写了哪些景物?所写的景物有什么特征?描写的景物有:所写的景物特征:7、作者是怎样描绘“山川之美”的?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先仰视“”,再俯视“”;又平看“”和“”,最后又按时间分“晓”“夕”来写,一句一景,次第井然。(2)同时注意了山水的相映、色彩的配合、晨夕的变化、动静的结合。其中:①写山水的相映的语句是:②写景物色彩配合之美的语句是:③写晨夕景物变化之美的语句是:④写静景的句子是:;写动景的句

5、子是:8、文章结尾说:“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想一想,其中有什么言外之意?5组:5题6组:6题。第二课时板书任务:1组:7题2组:8题3组:9题4组:11、14(1)(2)题5组:12、14(3)(4)题9、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其中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是什么?本文表达了作者之情0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四、巩固提高10、按课文内容默写填空:(1)统领全文的句子是:(2)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净、境界清新的句子是:(3)描写静景的句子是::描写动景的句子是:(4)将在山水之中飘飘欲仙的自得之态表露无遗的句子是:(5)既表现对前贤的钦佩,又惋惜世人对秀美的山水无动于衷,

6、为自己的审美情趣而自许,期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的句子是:6组:13题《记承天寺夜游》【课前预习】自读课文,借助工具书和课文注释理解课文内容。一、初步感知课文11、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记承天寺夜游》作者,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散文家,文学家。和父亲、弟弟同列于"唐宋八大家”,合称“”。元丰二年(1080年),苏轼因对新法持有不同意见,被罗织罪名,投入监狱。四个月后,被贬谪到黄州任团练副使,但不得『签书公事』,不得擅自离开安置所,实际上跟流放差不多。本文写于元丰六年(1083年),是苏轼被贬黄州的第四年。苏轼在被贬黄州的困苦境遇中,晚上无法入睡,与好朋友一同在承天寺的庭院中散步,有所感触而写下

7、这篇文章。12、给加点字注音。(1)未瘪()(2)水中募脊交横()()二、疏通文意,积累词语13、阅读课文和注释,联系上下文解释加点的词。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举()睡,月色入尸(),斤淬()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料爭()步亍()+.4()。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荐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