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与虚无的界面2

存在与虚无的界面2

ID:44789377

大小:136.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10-29

存在与虚无的界面2_第1页
存在与虚无的界面2_第2页
存在与虚无的界面2_第3页
存在与虚无的界面2_第4页
存在与虚无的界面2_第5页
资源描述:

《存在与虚无的界面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存在与虚无的界面——门门门的首次建立——亚当夏娃的门夏娃通过一片树叶——透过她的门一窥上帝(真正地存在)正是这个门既确立了人的独立自主性,又把人从上帝中脱离开来——原罪门的第一次尝试正式把人从存在拉向了存在者,人开始了漂泊无根的生存,虚无弥漫在无垠的大地上开端之悖论或许只有从夏娃遮住自己的肉体的那一刻,人才真正意识到上帝的存在,或存在的本性,门就是为上帝(存在)的禁止(亦即是引诱)而开启的,但一旦开启人再也无法生活于上帝的存在那里,而“彷徨于无地”开端即是门的悖论限定中的否定——门完全的通则门不成其为门。正如张志扬所说:若人们可以扬进扬出这门也就不成其为门,没有

2、存在的必要了。不仅门没有存在的必要,连门所限定的范域也没有存在之必要,二者是一回事。只有人走到门口被“禁止入内”打住,这门才被意识到是门,这门所限定的范域才被意识到是范域。所以门是限定中的否定,门的肯定是在否定中或通过否定建立起来的带不的是——门同样,完全的隔不必通了亦不是门,又隔又通才是门之为门。门的隔乃是通的一个环节,没有隔的通只是一个通道,没有通的隔只是以头撞墙,有通的隔才展示了门之为门由是——不——是,门完成了自己的“正-反-合辩证法”手段之门以一个假定为前提的符合论以为手段和目的一定要相符合,只要相符合(当然在这里,手段是服从于目的的),任何目的都可以

3、达到,或者说任何距离都是可以消除的但正如“门”一样,手段的肯定正是在否定中或通过否定建立起来的,最终手段否定了目的在目的跟随手段的现代社会里,符合可谓“万无一失”,在手段的王国里,手段成为了人的存在方式(没有目的或是目的追随手段),人用来攫取人的目的的手段最终取消了人的目的手段的本意是用来攫取目的用来攫取目的的手段恰恰失去了目的悖论在生活中,目的的确定,手段的选择都不是一厢情愿的事情。也就是说不仅手段和目的都具有各自的自在性或关联域,就是你在使用手段达到目的的过程中也可能发生生存的根基或眼界的变化,于是始料未及时常有的,更奇特的是陷入两难处境,失去判断,失去表达

4、,失去任何确定的立足点。而我以为这始料未及之处正是机缘,这两难处境正是偶在的根底,悖论说不可说——语言之门寓言“总是传播某种不能宣传的东西,解释某中能以解释的东西”语言总是试图在说某种不可说的东西但同样语言具有“门”的特征,它总是通过自己的logos结构使得那不可说具有了可说者的性质(如存在)语言有一种天生的能力,它可以说出,带出不可说者,就像手电筒的光柱可以照出黑暗一样,但千万别忘记,这说出同时也是隐去偶在以上我们讲了诸多悖论,这事实上与张老师的一个根本主题(偶在)相关,现代哲学家要么否认实体的存在(虚无主义),要么把实体悬置起来,要么虚以“位格”相关,真正实

5、在的主角是偶在,偶在不再是偶性,也不是偶然性,而是实存着的可以叫做机缘的相关性,这相关性总是存在的,只是相关性的质态不同,而悖论则是相关性的根底而偶在的本原即是本体论差异即是悖论偶在划界的开端首先就是有——无的生成悖论其表现是不确定

6、确定,不可说

7、可说的界面回到第一节:自我人是什么?人不是什么?——自我是传统形而上学本体论的三个根源之一回顾自我的历史:从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前一个我是主体又突然分出一个“我”把它看成客体——到胡塞尔的先验自我的还原的不可终极性这些在自我——意识中设定自明的前提的哲学家的自我要么是不自明的,要么是在玩距离的游戏相反尼采的酒神精神才

8、描绘出自我中混沌部分的原始情绪,,弗洛伊德才发现了意识下的无意识,从而将自我三分——本我,自我超我质问所谓自我中心主义的单一与澄明真的存在吗?传统形而上学本体论的本体论统一的假设是自明的吗?自我被悬阁之后,唯“偶在”在,而悖论是偶在的根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