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一 第17课探索中国近代政体变革的艰难历程(教案2)

2019-2020年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一 第17课探索中国近代政体变革的艰难历程(教案2)

ID:45119204

大小:53.8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10

2019-2020年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一 第17课探索中国近代政体变革的艰难历程(教案2)_第1页
2019-2020年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一 第17课探索中国近代政体变革的艰难历程(教案2)_第2页
2019-2020年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一 第17课探索中国近代政体变革的艰难历程(教案2)_第3页
2019-2020年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一 第17课探索中国近代政体变革的艰难历程(教案2)_第4页
2019-2020年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一 第17课探索中国近代政体变革的艰难历程(教案2)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一 第17课探索中国近代政体变革的艰难历程(教案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2020年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17课探索中国近代政体变革的艰难历程(教案2)【教学过程】(一)课前探究将全班学生分成三个组:人物组、概念组和事件组。人物组:X人,要求学生利用图书馆和互联网制作《第19课历史人物简介表》。概念组:X人,要求该组结合先前所学知识,利用互联网、图书馆,并求得政治老师的协助,完成《第19课重要政治概念简释表》。事件组:X人,要求该组结合先前所学知识,并利用其他信息渠道,完成《1911——1923年中国立法大事年表》。(二)导入设计教学导语清朝末年,民国初期,一大批志士仁

2、人以在中国实现宪政民主为毕生追求目标,为此,他们前仆后继,牺牲奋斗。美国唯一的一部宪法——1787年宪法,自诞生起,一管就管了200多年,从未废止。而亚洲地区最早建立起“共和国”的国家——中国,从上个世纪初至今天,共产生过13部宪法草案和宪法,时至今日,却为什么依旧在宪政之路上艰难跋涉?让我们一同来沉思百年中国民主宪政史的屈辱与光荣、苦难和奋争吧……(三)教学结构一、“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1、从“开眼看世界”到“师夷长技以制夷”2、从“君民共主”、“君主立宪”到开明君主制二、清末的宪政举措1、“

3、预备仿行立宪”与《钦定宪法大纲》2、“皇族内阁”三、民国初期的宪政努力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2、《中华民国约法》3、宋教仁之死(四)师生互动一、“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1、从“开眼看世界”到“师夷长技以制夷”2、从“君民共主”、“君主立宪”到开明君主制课堂设问问题1:林则徐、魏源是鸦片战争时期的抵抗派的代表人物,他们认为原因何在?并由此提出了什么主张?参考:认为原因在于“技不如人”,由此提出著名的“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军事科学技术。问题2:有人说:林、魏二人对西方的认识非常肤浅,

4、向西方学习的东西只是皮毛,而且其主张没有付诸实践,不值一提。你是否同意这一看法?(先学生讨论,后教师启发诱导,得出正确认识。)参考:主张学西方“长技”,虽学的是皮毛,但是,他们揭开了中国近代探索救国真理的序幕。后来的洋务派、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派、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可以看作是从不同方面传承其“师夷长技”的思想(器物--制度--思想)。问题3:王韬、薛福成等思想家是怎样理解西方政体的?(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内容,后由学生讨论,并启发他们回忆17——19世纪英法美三国确立三权分立政体的最初动机是什么。)参考:王韬

5、、薛福成等都属于士大夫知识分子。他们认为中国专制政治使君主与民众上下相隔,而议会制在他们看来能够“能上下为一心”,“同甘共苦”。而西方议会政治的原生意义是对君主、对政府权力的限制和约束。显然,他们没有理解西方政体的实质,在当时的条件下,他们更不可能认识到这种制度背后的文化与历史。问题4:他们觉得中国适合何种政体?为什么?参考:他们主张“君民共主制”,但这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君主立宪制。他们还不能摆脱旧的传统信念的影响。从中可看出,他们依然认为君主的存在是天经地义的,君主权威的合法性不容置疑。课堂设问问题5:康梁

6、维新派的思想核心是什么?(要求学生从《请定立宪开国会折》材料中得出。)参考:立宪法、开国会、三权分立。这显然比“君民共主”的主张前进了一步。问题6:康梁在后来的变法实践中,不再提兴民权、设议院、开国会,改为主张搞开明君主制,政治主张明显缓和,可为什么还是失败了呢?(学生自由组合式讨论,教师要充分启发调动学生的的经验和知识储备,运用发散思维,从多角度去探究发现。)参考:宪政有几种形式,如果实行英国那样的宪政制度,君权旁落,清廷实在心有不甘;以光绪为首的帝党与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后党之间的力量对比;顽固派以“维护祖

7、制”为名,利用慈禧太后不甘失去权力的心理,鼓动其掣肘皇帝,阻挠变法。二、清末的宪政举措1、“预备仿行立宪”与《钦定宪法大纲》2、“皇族内阁”课堂设问问题1:清政府是怎样理解宪政的?(限定时间,要求学生马上写在作业本上,50字内概括。教师巡堂,抽几位学生的作答在课堂上朗读,并简要点评。)参考:清政府钟情于日本的立宪政体,“大权归于朝廷,庶政公诸舆论”,其理解的宪政是加强君主制的宪政。问题2:《钦定宪法大纲》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宪法性文件,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你怎样评价它?(学生讨论,教师启发。)参考:1908年

8、的《钦定宪法大纲》是一个在君权问题上矛盾态度的文件,它离宪政的要求还很远。但是,无论清政府如何抓权不放,总还算是给臣民设定了一些权利,也限制了部分君权。比如它规定:“大清皇帝统治大清帝国,万世一系,永永尊戴”“臣民于法律范围以内,所有言论、著作、出版、结社等事准其自由”;“臣民非按法律所定,不加以逮捕、监禁、处罚”等等,另外还有一些规定将司法权划归“审判衙门”,实际上是取消了皇帝的最高审判权。其在中国宪政历史上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