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众研究复习资料

受众研究复习资料

ID:47489230

大小:104.01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9-09

受众研究复习资料_第1页
受众研究复习资料_第2页
受众研究复习资料_第3页
受众研究复习资料_第4页
受众研究复习资料_第5页
资源描述:

《受众研究复习资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受众研究复习资料第一章概述第一节受众的含义一、大众传播的含义★概念:大众传播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者(传者)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媒介)向一般受众(受者)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信息)。要素:传者——信息——大众传播工具——受者★特点:1.传播者通常居于强势地位,具有专业性,是信息和传播工具的掌握者,可以自主选择传播何种信息和如何传播信息。传播者通常具有严格的组织性。2.信息具有公开性和易逝性。3.传播工具通常利用科技传播手段,具有可复制性。4.受众是庞杂的,匿名的,通常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现代传播领域也具有反馈功能。二、受众的含义★概念:信息传播的接受者,是信息流

2、程的终端,又称受传者。受众是信息的“目的地”,又是传播过程的“反馈源”,同时也是积极主动的“觅信者”。★特征:1.广泛性2.众多性3.分散性4.流动性5.隐匿性6.能动性分类:1.积极受众和消极受众2.一般受众和特殊受众3.核心受众和边缘受众(现实受众和潜在受众)第二节受众研究的历史★一、西方受众研究史(问:受众发展在各阶段的理论,核心是什么?)(一)受众被动论——魔弹论基本内容:受众就是靶子受众观:⑴受众是信息的极度被动的接受者。⑵受众别无选择。⑶受众和媒介之间不存在中介因素。⑷受众信息接受是一种本能反应。(二)受众差异论——鲍尔提出的“固执的受众”理论1.个人差异论2.社会

3、分类论3.社会关系论4.文化规范论(三)受众主动论——“使用与满足论”核心概念是受众行为;“讯息是放在接受者爱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的地方”。★第三节受众观念的基本结论——总结1、大众传播中的受众是在不断变化中的,没有一成不变的受众。即便是对某种传播媒介而言,也是如此。2、大众传播中的受众是各不相同的,但那些有共同经历、受共同社会关系影响的受众对相同传播内容的反应类似。他们选择性地接受、解释和记忆大体相同的内容。一定社会关系中受众的相互影响,将会引起一系列思想、观念、态度、行为等方面的变化。3、大众媒介的传播内容会对受众造成一定影响,会加强现有的社会文化规范并创造一些新的社会风气,

4、还有可能促使社会“一体化”。4、受众不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而是积极的大众传播的参与者。受众希望能够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希望能与传播者共同分享信息。第二章受众的内涵第一节受众概念的历史演变●芝加哥社会学派:赫伯特布卢默无知状态工业化社会时代现代社会各种因素相互作用——大众受众原因在于其特点:规模大、匿名、分散、无根性…●重新发现作为群体的受众(差异论à社会关系论)“群体的再发现”社会关系网(地域、共同利益)à受众大众媒介要融合入社会关系网社会环境作用于人们,而不仅仅是大众媒介中立化媒介地方媒介的尴尬●作为“市场”的受众市场:具有已知社会经济特征的、媒介服务和产品

5、的实际与潜在消费者的集合体。受众:特定媒体或讯息所指向的、具有特定的社会经济侧面像的、潜在的消费者的集合体。●作为“权利主体”的受众知情——交流——讨论——补偿知情权、传播权、传媒接近和使用权(核心内容是:传媒必须向受众开放)、人格权、监督权、补偿权(救济权)●新媒介与受众的未来四大变化:1.媒介数量、供应内容增加;2.选择性增加,更多更短时的受众;3.媒介产品全球化传播、推广;落后国家受到冲击4.媒介化的社会传播;人际范围个性化、如校内网开心网虚拟社会(互动)、加速了大众受众的分化、集合性受众消失à大众媒介还会存在吗?、没有人愿意接受与他人相同的信息包第二节受众的一般特质一、

6、受众的二重性受众从哪里来?受众在哪里找?层面来源社会发展的产物媒介及内容的产物宏观社会群体或公众媒介或渠道的受众微观满足群组(一系列特定个体如政治活动家、商务人员、青年、体育爱好者)特定媒介内容的受众(节目、作者、演员等等)二、受众的社会特质社会背景、文化背景、历史背景、民俗背景群体影响:1.信息与群体关系;2.受者与群体关系;3.群体的亲和度;4.群体的约束力。三、受众的个体特质性别、年龄、个性、智力、经历、兴趣、爱好、立场心理特点:认知心理——信息的寻求;好奇心理——冷落重复;遵从心理——避免抛弃;表现心理——显示自己优势移情心理——置换满足;攻击心理——反抗和逆反★第三节

7、影响受众认知的因素(问:影响受众的两个因素?)一、社会因素受众在接受媒介的传播内容时还受到从众心理的影响。从众:受众在传播活动中不知不觉受到群体压力而在认识、行为和观点等方面发生与群体中大多数相一致的变化。形成从众心理的根本原因是群体压力。二、个人因素受众因个体差异而产生的选择性心理和逆反心理。第四节受众的权利与义务一、受众的权利受众作为“权利主体”而存在,是受众主体性的体现,受众的社会地位和权利是否能够得到尊重,是衡量一个国家政治生活民主化程度和传播活动水平的标志之一。受众的权利传媒接近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