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doc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doc

ID:51310188

大小:18.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3-10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doc_第1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doc_第2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doc_第3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doc_第4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记金华的双龙洞》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读懂课文,抓住重点词句,进一步了解双龙洞的特点,激发我们热爱大自然的情感。2、分清文章的主次,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方法。3、体会作者的游览感受,培养我们的想象能力。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了解外洞、孔隙、内洞的特点,分清文章主次。2、难点:感受孔隙的低矮、窄小。课前准备:学生课前搜集到有关图片和预习资料,师准备双龙洞景点课件教学流程预设:一、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本学期我们要养成的第一个良好行为习惯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呀,多出去走走,可

2、以开阔我们的视野,增长我们的见识,可以感受大自然的奇丽壮观。今天,我们就跟随叶圣陶先生继续到浙江金华的双龙洞游玩,好不好?2.板书课题,齐读。那我们这节课将带着怎样的问题去游玩呢?请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出示目标)二、复习旧知上一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课文,弄清了作者的游览顺序,了解了作者所看到的路上的美丽景色。那么谁来说说作者的游览路线是怎样的?路上的景色怎样?。(生说,师板书) 三、品读课文,感悟特点(一)扣词句,抓特点——学习“洞口、外洞”。  过渡:路上景色如画,但我们目的地不在这里,我们目的地在双龙洞。  1. 自由朗读第四自然段。(出示

3、课件)说说洞口和外洞分别给我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画出相关的句子。 用一个词总结其特点.板书:(大)(二) 入情境,悟特点——学习“孔隙”。  过渡:参观完了外洞,顺着泉源,我们来到了洞的孔隙。  三、赏析孔隙1.师生对话,猜测“孔隙”的特点2.学生自由默读课文第五段,边读边划出:能表现孔隙窄小的句子。3.班内交流(出示句子)句子一: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1)学生读说体会(2)比较句子,学生说说哪个句子好?好在哪里?(3)思考:这段话仅仅是在写小船的小吗?作者实际上是在写什么?(4)指导朗读(5

4、)小结:作者并没有用具体的数字写孔隙的窄小,而是用看到的小船的小衬托出孔隙的窄小,这种写作方法真好!句子二: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1)学生读说体会(2)引导学生理解“挤压”一词(3)指导朗读(4)小结:作者通过描写自己内心的感受来说明孔隙的窄小。句子三: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独个儿仰卧在小船里,自以为从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才说一声“行了”,船就慢慢移动。(1)学生读说体会(2)交流:“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谁能把这个双重否定句

5、改成陈述句?这句话又告诉了我们什么?(3)指导朗读4.小结:同学们,作者通过描写小船的小和过孔隙的感受侧面衬托出孔隙的窄小,读完后,让人印象深刻,仿佛自己也坐着小船同作者一起过了一次孔隙,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身临其境”。5.指导朗读,再次感受孔隙的“险”。(三) 驰聘想象,分析特点——学习“内洞”。  过渡:仰卧小船进孔隙,行了两三丈水程,我们就到了内洞。    1.学生默读课文第六段:边读边划出表现内洞特点的句子。2.班内交流句子一:内洞一团漆黑,什么都看不见。工人提着汽油灯,也只能照见小小的一块地方,余外全是昏暗,不知道有多么宽广。(1)学

6、生读说体会(2)指导朗读句子二:在洞里走了一转,觉得内洞比外洞大得多,大概有十来进房子那么大。(1)学生读说体会(2)图文解说,理解“进”(3)比较描写内洞和外洞的句子,再次体会内洞的大。句子三:首先当然是蜿蜒在洞顶的双龙,一条黄龙,一条青龙。我顺着他的指点看,有点儿像。(1)学生读说体会(2)想象说话,理解“双龙洞”名字的由来。句子四:其次是些石钟乳和石笋,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大都依据形状想象成神仙、动物以及宫室、器用,名目有四十多。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再加上颜色各异,即使不比作什么,也很值得观赏。(1)学生读说体会(2)出示图片欣

7、赏内洞奇特景观(3)指导朗读3.小结:作者在写这篇游记时,将见闻和感受相结合,把各个景点的特点巧妙地呈现在我们眼前,仿佛我们也身临其境,这种写作方法真好用!    (四)探究讨论,感悟方法——学习“出洞”1、提出问题:为什么进洞写得详细,出洞只用一句话交代?2、读文思考,交流。出洞的方法和进洞的方法是一样三、总结全文,理清文章主次(一) 找“向导”,拟顺序。  1. 课文里有一个“向导”陪着我们一路游玩过来,大家知道它是谁吗?(引导学生从泉水着眼,再拟游踪。).找出描写泉水的句子,研究泉水的流经,体会作者的构思之妙  2. 做个小练习,把溪流的走

8、向填下来。(教师点击课件中“溪流走向”)  (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内洞)←(深黑的石洞)  3. 这个“向导”不仅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