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铭常考测试及答案.doc

陋室铭常考测试及答案.doc

ID:51611910

大小:18.78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14

陋室铭常考测试及答案.doc_第1页
陋室铭常考测试及答案.doc_第2页
陋室铭常考测试及答案.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陋室铭常考测试及答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一.填空。  一、1.《陋室铭》的作者是刘禹锡,字梦得,是唐朝人。  2.铭是一种文体,最初是古代刻在器物、碑碣上的文字,后来发展为一种用来记述事实、功德的文字,述公记行、有时也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体。这种文体有用韵的特点。  3.《陋室铭》大量使用“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样的句子

2、,句式整齐,音韵和谐,使用的是对偶的修辞方法。  4.作者通过描写自己的“陋室”表明了自己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这这篇短文采用了借物抒情的写法。二.解释句子中加括号字的意思。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斯:这;惟:只;馨: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鸿:大;白丁:封建社会里没有功名的人。  3.可以调(素)琴,阅(金经)。素:素朴;金经:佛经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丝竹:奏乐的声音;案牍:官府的公文;劳:使劳累5,山

3、不在高,有仙则(名)。名:著名三、考点整理1、本文主旨句(点题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2、全文点睛句:孔子云:何陋之有?3、描写陋室环境的句子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4、《陋室铭》一文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5、、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6、用比喻赞美“陋室”的句子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7、《陋室铭》一文中为突出主旨而引用孔子的一句话是:孔子云:何陋之有?8、作者在文中结尾把自己与古代贤士相比,表现出了他的高尚情趣的一句话是:南阳诸葛庐,西

4、蜀子云亭。9、《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水不在深,有龙则灵。10、文中表现作者对自己摆脱了喧嚣生活和繁杂公务的欣喜之情的语句是: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11、本文中心思想:本文通过对居室情景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高节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12、文章前四句用了怎样的手法?这样写的目的何在?答:类比的写法;引出“斯是陋室”,而立意于“惟吾德馨”,表明“陋室”也具有“名”与“灵”的性质13、、本文对陋室从哪几方面进行描写的?这几方面突出陋室怎样的

5、特征?答:从居室环境,交往人物,日常生活三方面进行描写的。陋室特征:雅。14、“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用了怎样的修辞方法?“上”和“入”用在这里有何好处,这句写出了环境怎样的特点?答:对偶;“上”“入”二字生动传神,化静为动,使景物有生气,而且流露了作者对这景色的喜爱之情;环境的特点是恬静,雅致。15、“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用了怎样的手法来写室中事?写出了室主人怎样的情感?答:运用类比的手法。用古名贤之室类比自己“陋室”,表明作者以古名贤自况,表明自己也有古名贤的志趣和抱负。16、作者

6、既说“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又说“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是否矛盾,为什么?答:不矛盾。前者是指生活情趣高雅,后者是说没有俚语扰耳俗务缠身。17、对于陋室描写,在文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上下文联系)答:对陋室的描写紧扣“惟吾德馨”一句来写,既为全文主旨“惟吾德馨”作证,又为本文结语“何陋之有”张本。18、刘禹锡自比诸葛亮和扬雄,他们之间的共同点是什么?答:都具有安贫乐道、淡薄名利的君子之风,高雅脱俗而才华横溢。19、“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一句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为什么要这样写?答:运用

7、类比的手法。用古名贤之室类比自己“陋室”,表明作者以古名贤自况,表明自己也有古名贤的志趣和抱负。20、文章以孔子的话结尾,用意何在?答:这是全文的画龙点睛这笔,引用孔子的论证“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突出了“惟吾德馨”21、文中说“斯是陋室”,而结尾却说“何陋之有”,到底这屋子陋还是不陋呢?答:从建筑和室内布置看是简陋的,但由于屋主人品德高尚,所以这小屋就不显得简陋了22、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你如何看待本文作者所表达的“惟吾德馨”的道德情操?答:这是今天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成效的典型。  这

8、种道德情操是青少年乃至整个社会都应重视并学习的,这样我们才能在物质上,在精神上统一的提高,完善的发展。3、作者持有怎样的生活态度?你是否赞赏这种生活态度?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赞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