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问题解决教学的思考.ppt

对问题解决教学的思考.ppt

ID:51625948

大小:549.05 KB

页数:21页

时间:2020-03-26

对问题解决教学的思考.ppt_第1页
对问题解决教学的思考.ppt_第2页
对问题解决教学的思考.ppt_第3页
对问题解决教学的思考.ppt_第4页
对问题解决教学的思考.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对问题解决教学的思考.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对问题解决教学的思考桓仁县教师进修学校梁玉成一、关于问题解决的教材分析二、关于问题解决的课堂教学设计一、关于问题解决的教材分析1、依据课程标准分析教材2、依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分析教材3、依据问题解决呈现的方式分析教材4、依据问题解决的数量关系分析教材5、依据问题解决策略分析教材6、依据教材的框架结构分析教材1、依据课程标准分析教材总体目标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2、●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发展。具体阐述:●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

3、果。●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第一学段(1~3年级)●能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第二学段(4~6年级):●能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能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并试图寻找其他方法。●能借助计算器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能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尝试解释所得的结果。●具有回顾与分析解决问题过程的意识。2、依据学生的认知特

4、点分析教材(教材的素材背景)一年级:童话和故事、孩子自己的日常生活。二、三年级:学生的日常生活,包括游戏、活动、购物等。四、五、六年级:现实生活,包括可见与不可见的人们生产生活的一些实际问题。3、依据问题解决呈现的方式分析教材一年级:图画应用问题。二年级:图文结合应用问题。三、四年级:图文向纯文字描述应用问题过渡。五、六年级:纯文字叙述应用问题。4、依据问题解决的数量关系分析教材加减关系乘除关系加减法的意义:一个数量+另一个数量=总量加减法意义的延展(比较关系):标准量+多多少-少多少=比较量乘

5、除法的意义:每份数×份数=总数乘除法意义的延展:标准量×比较量的对应分率(倍数)=比较量5、依据问题解决策略分析教材画图列表猜想与尝试从特例开始寻找规律画图列表猜想与尝试从特例开始寻找规律6、依据教材的框架结构分析教材二、关于问题解决的课堂教学设计教学细节设 计教学媒体设 计课堂教学评 价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策略学习活动设 计课程资源设 计编写教案问题情境设 计学生情况分析学习内容分析课程目标理解课堂练习设 计二、关于问题解决的课堂教学设计1、弄清教学目标与教学任务的关系2、教学过程的设计我们的

6、学生几乎天天都在“解题”,而且解大量的题。但《数学课程标准》所提到的问题不限于纯粹的数学题,特别是不同于那些仅仅通过“识别题型、回忆解法、模仿例题”等非思维活动就能解决的问题,也可以是以非数学题形式呈现的各种现实生活中或其他学科中的实际问题。但无论是什么类型的问题,其核心都是需要学生通过“观察、思考、猜想、交流、推理”等富有思维成分的活动才能解决的。《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把“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作为一个重要的课程目标,所以,数学教学中必须通过讲解、示范和实践活动等方式帮助学生获得有关解决问题的

7、策略。《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应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可见问题解决教学是体现新课程理念的重要一环。其基本程序为:创设情境——比较迁移——再次尝试——综合运用1、创设情境:情境创设的问题设计应抓住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遇见的身边的事物,从数学的角度进行设置学生能够解决、又有利于迁移的问题。一般以提供材料为主。能够让学生提出问题(例题所相同的问题),这是最好的方式;如果学生不能提出,教师就可以提出相应的问题,然后通过学生解决这个问题(主要通过自主探究、

8、合作交流、反馈汇报的方式),总结得出结论。2、比较迁移:可以将例题作为练习题出现,通过与实际生活问题的比较,找出异同,让学生独立解决,从而实现知识的迁移(主要是分析方法、解题思路的迁移),通过学生自主探究、交流汇报来完成由实际到抽象的过程。3、再次尝试:在解决日常生活的问题过程中,学生遇到的困难相对较小,但抽象的问题学生可能会出现分析的盲区,因此这一环节很有必要。这一部分练习设计的核心是基本练习。在练习之后要给出学生一定的读书质疑时间,以培养学生的读书能力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这一步不是过场,要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