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学法上的差异.doc

初高中学法上的差异.doc

ID:51628925

大小:48.45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3-14

初高中学法上的差异.doc_第1页
初高中学法上的差异.doc_第2页
初高中学法上的差异.doc_第3页
初高中学法上的差异.doc_第4页
初高中学法上的差异.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初高中学法上的差异.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初高中学法上的差异青岛58中周淑娟张笋作为一线数学教师,最关注的是本学科学生的学习和掌握情况。而高中学生提起数学,往往觉得很难,甚至有学生提“数”色变,将数学看成自己高考路上的拦路虎……高中数学其实并不难学,但往往学生从初中上来以后,不会适时的改变自己的学习方法,而是沿用以前的学习习惯和方法,穿旧鞋走新路,结果导致举步维艰,落于人后。为了深入了解学生在初高中数学学习方法上的差异,笔者对所教班级学生进行了调查,也发现了一些现象,如下:一、中考满分同学,高中优势不明显:我班中考入校满分同学共5名,按照中考成绩,数学应并列为班

2、级第一名;但入校以来几次小测试包括期中考试,成绩均不是很突出,甚至还有一名同学成绩没有达到班级平均分;与此相对应的是,班中入校数学成绩在115分-118分之间的同学,后来者居上,跃为班级前列;这些同学在课堂上的表现往往很活跃,学习上比满分同学更有斗志,更有信心。二、中考入校成绩中,分值差距不是很大,如,我校平行班,数学成绩基本都在一百一十分以上,成绩在一百零几分的都排在了班中的后几名……据了解,这些同学在升入高中之前的初中阶段,在满分一百二十分的数学考试中,成绩基本都在一百分以上!但是到了高中,满分一百五十分的数学试卷,

3、很多同学成绩还达不到九十分,换言之,还没有达到及格的水平!班中第一名和最后一名分值能差一百多分,差距甚大,学生压力大,家长也是!进一步分析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学生主要存在以下几个不良的学习状态:1、学习习惯因依赖心理而滞后。初中生在学习上的依赖心理是很明显的。第一,学生依赖于套用教师提供的题型“模子”;第二,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回家后辅导也是常事。升入高中后,教师的教学方法变了,套用的“模子”没有了,家长辅导的能力也跟不上了,由“参与学习”转入“督促学习”。许多学生进入高中后,还像初中那样,有很强的依赖心理,跟随老师惯性运

4、转,没有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表现在不制定计划,坐等上课,课前没有预习,对老师要上课的内容不了解,上课忙于记笔记,没听到“门道”。2、思想松懈。有些学生把初中的那一套思想移植到高中来。他们认为自己在初一、二时并没有用功学习,只是在初三临考时才发奋了一、二个月就轻而易举地考上了高中,而且有的可能还是重点中学里的重点班,因而认为读高中也不过如此,高一、高二根本就用不着那么用功,只要等到高三临考时再发奋一、二个月,也一样会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的。存有这种思想的学生是大错特错的。中考的题目并不具有很明显的选拔性,但高考就不同了,目前我

5、国还不可能普及高等教育,高等教育可以说还是属于一种精英教育,只能选拔一些成绩好的学生去读大学,因此高考的题目具有很强的选拔性,如果心存侥幸,想在高三时再发奋一、二个月就考上大学,那到头来就会后悔莫及。3、学不得法。老师上课一般都要讲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剖析概念的内涵,分析重点难点,突出思想方法。而一部分学生上课没能专心听课,对要点没听到或听不全,笔记记了一大本,问题也有一大堆,课后又不能及时巩固、总结、寻找知识间的联系,只是赶做作业,乱套题型,对概念、法则、公式、定理一知半解,机械模仿,死记硬背,还有些学生晚上加班加点,白

6、天无精打采,或是上课根本不听,自己另搞一套,结果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4、不重视基础。一些“自我感觉良好”的学生,常轻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学习与训练,经常是知道怎么做就算了,而不去认真演算书写,但对难题很感兴趣,以显示自己的“水平”,好高骛远,重“量”轻“质”,陷入题海。到正规作业或考试中不是演算出错就是中途“卡壳”。5、进一步学习条件不具备。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相比,知识的深度、广度,能力要求都是一次飞跃。这就要求必须掌握基础知识与技能为进一步学习作好准备。高中数学很多地方难度大、方法新、分析能力要求高。有的

7、内容还是初中教材都不讲的脱节内容,如不采取措施,查缺补漏,就必然会跟不上高中学习的要求。那么到底应该如何进行高中数学的学习呢?一、学会适应1、适应初、高中数学的特点变化与初中数学相比,高中数学在学科特点上出现了很大的变化:数学语言在抽象程度上突变,思维方法向理性层次跃迁,知识内容的整体数量剧增,这就要求同学们,尤其是高一新生一定要改变以往对数学学科的认识,努力的适应初、高中数学的特点变化,从而更快进入角色,只有这样才能为真正的学好数学做好准备。2、适应不同教师的教学风格一般来说,教师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后,因自身对教学

8、过程的不同理解和知识结构、思维特点、个性倾向、能力品质、教学观念、职业经历等原因,在教学方式、方法、策略的采用上表现出一定的倾向性,形成自己独特的、鲜明的、一贯的教学风格或特点。作为一名学生,让老师去适应自己显然不现实,所以要求同学们能尽快的立足于自身的实际,优化学习策略,调控自己的学习行为,使自己的学法逐步适应老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