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片段教学设计.doc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片段教学设计.doc

ID:51676468

大小:37.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14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片段教学设计.doc_第1页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片段教学设计.doc_第2页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片段教学设计.doc_第3页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片段教学设计.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片段教学设计.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片段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课文第8自然段。教学目的:1、理解“中华之崛起、中华不振、振兴中华”的意思,体会这三个词之间的关系。2、初步感悟引用原话作为题目一般不用标点。3、从“妇女、洋人、中国巡警、围观的中国人”在肇事事件中的表现体会“中华不振”的含义——中国太软弱、太落后了。4、读出不同场景下周恩来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语气,感受周恩来把自己个人的学习与中华的振兴联系起来的远大抱负和博大胸怀。教学重点:从“妇女、洋人、中国巡警、围观的中国人”在肇事事件中的表现体会“中华不

2、振”的含义——中国太软弱、太落后了。教学难点:读出不同场景下周恩来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语气,感受周恩来把自己个人的学习与中华的振兴联系起来的远大抱负和博大胸怀。教学准备:1、制作导学课件。2、周恩来生平资料。教学过程:一、读题、解题1、师:(出示课题)齐读课题,猜猜“崛起”是什么意思?“中华之崛起”是什么意思?你能从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中找到一个四字词来说“中华之崛起”的意思吗?现在知道课题的意思吗?2、我国第一任国家总理周恩来12岁时就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出示“为中华之崛

3、起而读书!”)这是他当年回答校长的一句话,请大家齐读。看看标点,再读。3、(出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请大家比较这两个句子,你发现了什么?4、师小结:作者是引用周恩来说的话作为题目,题目一般不用标点。二、了解原因1、想知道周恩来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的原因吗?请大家快速默读课文,找出文中的另一个四字词语来回答。(出示:中华不振)能用上关联词“因为……所以……”回答吗?2、请大家比较这两个词(出示:中华崛起、中华不振),你发现了什么?(反义词)你知道“中华不振”

4、的意思吗?3、其实,刚听伯父说“中华不振”时,周恩来是不太明白“中华不振”的含义的,直至有一天他亲眼看见一件事……比比看,谁最快从课文中找到写这件事的两个自然段。三、品读课文1、(出示第8自然段)请大家认真读第8自然段,找出这段内容中的一个关联词。(不但……反而……)2、你能用上关联词“不但……反而……”把下面三句话说完整吗?妇女不但得不到中国巡警的撑腰,反而。肇事的洋人不但,反而得意扬扬地站在一旁。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3、按常理,妇女会得到帮助,洋人会得到惩处,可是……(读三个句

5、子)4、这都是因为中华不振啊!因为中华不振,所以妇女不但得不到中国巡警的撑腰,反而被训斥了一通。你能加上关联词“因为……所以……”把上面三句话说得更完整吗?5、因为中华不振,虽然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是,只能劝劝那个不幸的妇女。6、这时周恩来才真正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中华民族太软弱、太落后了。四、品味人生、1、所以,当听到同学说“为明理而读书、为做官而读书”时,周恩来只是静静地坐在那里,你猜他在想什么?我猜他在暗暗地想:我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指导读出“暗暗”的语气)2

6、、当听到同学说“为挣钱而读书、为吃饭而读书”时,周恩来还是静静地坐在那里,其实他已经在心里默默地说:我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指导读出“默默”的语气)3、他一直静静地坐在那里,直到校长点名让他回答,只听他清晰而坚定地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指导读出“清晰而坚定”的语气)4、校长怎么也没想到,一个十二三的孩子,竟有如此抱负和胸怀!让他再说一遍“为什么读书”,只听周恩来铿锵有力地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指导读出“铿锵有力”的语气)5、周恩来是这么说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也是这

7、么做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学成之后,成了伟大的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成了我们中华民族的第一任国家总理,可以说:他一生都在为振兴中华而努力。6、小结:当时“中华不振”的状况引发了周恩来的思考,(?)促使他12岁时就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并为振兴中华而奉献毕生的精力,为自己的人生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7、现在,我们国家日益强大,但是比起发达国家,我们还有很大的差距。我们是不是也该好好思考:我们为什么而读书?……教学反思:1、深刻地解读文本。教师对文

8、本解读的高度决定着教学的高度,教师只有“会当凌绝顶”,才能“一览众山小”,才能“深入浅出”,游刃有余地驾驭教材,调控课堂。肇事这件事既是激发周恩来思考“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句话的直接诱因,又能引出全文。深入地体会这段话,并有感情地朗读出来,对于理解他立志为振兴中华而读书的原因是至关重要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其背后的深层原因是因为“中华不振”。课堂上,我就是抓住这个切入点组织教学的。“中华不振”成了我解构、重组、整合本文的一条主线。20分钟的教学,思路非常清晰:解读课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