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说明文解题方法.doc

2012说明文解题方法.doc

ID:51700639

大小:8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15

2012说明文解题方法.doc_第1页
2012说明文解题方法.doc_第2页
2012说明文解题方法.doc_第3页
2012说明文解题方法.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2012说明文解题方法.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说明文解题宝典——扁扁制做两种意识:原文意识整体意识提高四种能力:审题能力筛选能力提炼能力表述能力阅读的整体思路:整体感知---理清思路---揣摩语言---概括表述(尽可能利用原文中的关键性文字答题)一:理解词语或短语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指代具体内容:答题时要力求把词语(或短语)的每个字的意思表达出来。答案尽量保持与词语(或短语)的词性、结构类型一致。(注意代入原句检验)例:“神秘洞穴”是啄木鸟用嘴钻出的拥有恒温或可调节温度的树洞”力求一一照应二:分点概括题答题要点:(1)要有全局意识,视野要放得宽广。(2)确定阅读范围后

2、,要注意一些关键句,它们往往在段首、段尾或段中;要注意段落、句子间的关键词。如“又”、“还”、“不但”、“而且”、“更”、“不是……而是”等。(3)找全信息后要筛选、整合,尽可能加以概括,可参考分值。(4)答案要用排列序号或用分号标明。08中考:地震造成灾害有哪些特点?分点概括回答。三:说明方法及说明方法的作用(1)常见的说明方法有: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引言论、分类别、下定义、列图表等。(2)阐述说明方法本身的作用。如列数字(准确地说明了……)、举例子(具体地说明了……)、作比较(突出说明了……)、打比方(生动

3、形象地说明了……)(3)结合语境明确说明方法在文中具体作用。(4)树立整段意识,关注中心句,也要注意运用了说明方法的句子前后概括性的句子四:给概念下定义(1)下定义分为事物类和现象类。事物类概括事物本身特点,现象类要阐明现象形成的原因。(2)结构特点:下定义的概念﹢是﹢主要特点或形成原因﹢本质属性(3)主要特点的筛选要有全局意识,要对信息点进行整合,答题时避免修饰性词语出现。04中考:给“病毒”下一个定义。06中考:给“蜂窝结构”下定义五:分析科技文中引用事例的作用答题要点:1解答题目,一般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入手。2在分析

4、内容方面的作用时,一般要和说明对象的特点相关联。3在分析结构方面的作用时,要考虑到引出下文、引发兴趣等作用。答题格式:内容+引出下文…(说明对象)+激发兴趣、引起思考06中考:引用英国军舰遇风浪沉没的实例,作用是什么?六:概括段意、全文内容和全文中心答题要点:(1)概括段意可采用摘句法和概括法摘句法:摘出文段中的中心句。概括法:注意文段内部的关系(并列、因果、转折等),加以概括。(2)全文内容的概括可先通过找关键句分析全文结构,如总分等(每段主要内容合并)(3)全文中心体现的是作者的写作意图,和内容区分开来。04中考:本文

5、的说明中心是什么?七:根据文意和你的认识简要概括答题要点:1、根据文意—在于提醒考生从文中筛选相关信息;你的认识—从课本、生活实践、社会知识中思考,得出合理结论。2、这类题目趋向开放,是指解题思路和试题答案的多元化。答题时要有创新意识和探究精神,认真阅读文章及题目中涉及的材料,得出自己的观点,并从自己日常学到的有关知识中去归纳、解答。08中考:怎样科学地实施防震救灾,请根据文意和你的认识简要解答。(5分)八:辨析语句和理解文意判断下列句子正误,并说明理由。答题要点:(1)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有原文意识,即从文中去搜寻这些判断

6、是否错误的依据,切忌只停留在对这些判断语句的分析上。(2)答题时要先明确哪几个错误,再陈述理由。陈述理由时,要引用文中语句作为依据,不可主观想象。(3)有些词句可从该句的关键词入手加以理解。考点九:理解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答题要点:表明不能删的态度;1解释加点字词的本义2再理解在句子中的含义—“字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比较改动后的文字与原文意思有什么变化,从反面说明去掉之后的意义上的变化;3最后总的评价,如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例:《精通中考》144页—甲型流感很可能过了夏天就没事了的,“很可能”能否删去,为什

7、么?古诗文复习四.古诗文阅读:2、古诗:(1)分析描写对象的特点:抓住表形态、色泽、大小、所处环境、品性等的词语分析。重点关照动词、形容词。(2)描绘画面: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翻译+概括古诗文复习四.古诗文阅读:1、古文:(1)古文注意读透原文,对文章中人名、地名、官职名要心中有数,接着可凭借设题内容进一步确定文章中的精读、跳读部分。(2)实词注意:一词多义,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虚词注意课内到课外。(3)翻译注意逐字落实,注

8、意特殊句子:判断句、省略句、倒装句、疑问句等(4)分析内容或赏析注意审题:结合材料、文意回答还是简要回答3)诗的三四句做简要赏析或异曲同工: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物喻人;衬托、以小见大、对比、动静结合;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对比、夸张、对偶)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内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