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课堂案例分析及优化策略.doc

生本课堂案例分析及优化策略.doc

ID:51725054

大小:28.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3-15

生本课堂案例分析及优化策略.doc_第1页
生本课堂案例分析及优化策略.doc_第2页
生本课堂案例分析及优化策略.doc_第3页
生本课堂案例分析及优化策略.doc_第4页
生本课堂案例分析及优化策略.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生本课堂案例分析及优化策略.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生本课堂”案例分析及优化策略城关小学王俊丽“没有学生就没有课堂。课堂以生为本,天经地义。”是啊,不管一个教师是多么的满腹经纶,口若悬河,还是如春风化雨般,润物细无声,要是没有学生,教师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一切都不存在,一切都是枉然。课堂是学生的课堂,“生本课堂”就是以学生为本,将目光更多地投向学生的发展,投向为了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所呈现的有效的教学行为。自我校实施生本教育以来,在生本课堂实践中有辛酸,也有欢乐,有劳苦,也有收获,而更多的是洋溢在我心底间的那一次又一次的感动与惊喜。面对孩子,那一双求知的眼睛,我感觉那是一片需

2、要教师倾注爱和智慧的海洋,那也是一座需要我们去开采的矿山,孩子们的智慧需要我们去导向,孩子们的潜能需要我们去激发,因此生本教育“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理念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教育教学思路,带来了许多意外的惊喜与收获。下面,我就在生本课堂实践过程中的几个典型的例子跟大家分享一下。案例一、“思维碰撞的收获”《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情中出发,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这就强化了数学教学的生活性和实用性。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必须架起数学与生

3、活的桥梁,让学生做生活中的数学。刚教完“2、3、4的乘法口诀”,我布置家庭作业是:让家长出两道与今天内容有关的乘法应用题。第二天,我就让学生在小组中交流:“昨天的家庭作业,我们同学的爸爸妈妈出的题目很好,老师很喜欢。大家就在小组内好好交流一下,看看组内其他同学的题目你也会做吗?”同学们你读我的、我读你的,你考我、我考你,气氛很浓。在班内汇报时,刘荫同学说:“我们组的何海洋出了这样一道题‘一只老虎重7千克,3只老虎一共多少千克?’我会解决,因为是求3个7是多少,所以是3×7=21(千克)。但我就觉得一只老虎才7千克,太轻了

4、。”我愣了一下,学生是第一次接触乘法应用题,可学生已经懂得从是否符合生活实际这方面去考虑问题了。我先是表扬他,之后提醒同学以后出的题目也要符合我们的生活实际。我话才说完,李兴忠又站起来说:“老师,我觉得郝远出的这一题更不符合实际。‘一只兔子重3千克,一只小鸟的重量是兔子的4倍,这只小鸟有多重?’一只小鸟怎么会比兔子还重呢!”我说:“‘一只小鸟的重量是兔子的4倍’是什么意思啊?”他接着说:“意思是说1只小鸟的重量等于4只兔子的重量啊。”我问他:“你怎么就认识‘倍’这个新朋友了?”他很自豪地说:“妈妈教我的。”我再次肯定了他

5、的妈妈。经过何海洋这么一说,当时我们班很多同学也就初步了解了“倍”,还有几个同学紧接着还编出这类型的应用题了。这节课,看着同学们快乐地对各类型的乘法应用题有了初步认识并进行了解答,我对后面的应用题教学有了很大的信心。案例二、“考考你”的收获每节新课上完后,我都安排有一个小组长来“考考你”这个环节。我刚刚教完6的乘法口诀后,就让学生在小组内出应用题来考考其他组员,同学们兴致勃勃地急忙出起题来。我刚走到“小鸟组”旁边想参与他们的学习,就听到王雪苏同学出了这样一道应用题:“1只小鸡2条腿,6只青蛙一共有几条腿?”她刚说完,马铮

6、同学就喊起来:“你一会说小鸡,一会说青蛙,我怎么求呀?”我接上话题故意刁难她,说:“那你认为怎样才能求得出来?”她说:“可以出‘1只小鸡2条腿,6只小鸡一共有几条腿?’或者是‘1只青蛙4条腿,6只青蛙一共有几条腿?’她出题的前面条件是讲小鸡,后面的问题却讲青蛙,我觉得这样不好。”看她说得头头是道,马铮同学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连忙解释道:“我是一时说得太快,出乱了题,下次我要注意了,谢谢你的提醒!”看着同学们在小组合作中讲得有条有理,我不禁肃然起敬。这是因为二年级第一学期刚开始学习乘法应用题,他们就已经对应用题的结构有着清晰

7、的理解,确实学生的能力是不可估量的,确实是我们教学的重要资源。案例三、上“明星榜”的动力我们班很多课堂练习都是由小组长检查完成,如果全组的四个同学都过关后,该组就可以上“明星榜”。一天,在其他组都背完口诀,上了“明星榜”之后,就剩下“恐龙组”了。组长雷宏睿同学很认真地辅导着焦林同学,当她背到“三四等于几时”,塞住了,这时,雷宏睿耐心地等了一会儿,看她还是想不出结果,于是王彤就问:“三四表示什么意思啊?”黄顺兰小声地说:“表示3个4相加。”王彤表扬她:“对啊,那4+4等于几?”“等于8。”“那8再加4呢?”“等于12。哦!

8、三四十二。”焦林高兴地继续往下背了……我们班的学生就是在这样的互帮互学中进步的。案例四、“偷懒”的实效对于《配套练习》这本书的批改,相信是我们在坐的每一位挺头疼的一个问题,因为没时间批改。我也是开学初的一天,因为语文老师有事请了假,我一个人上半天的课,所以第一节课我让学生完成“配套练习”的练习,下课后,我随口说了一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