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满仓煤矿煤田地质及煤岩特征的探讨.doc

[精品]满仓煤矿煤田地质及煤岩特征的探讨.doc

ID:51729092

大小:66.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15

[精品]满仓煤矿煤田地质及煤岩特征的探讨.doc_第1页
[精品]满仓煤矿煤田地质及煤岩特征的探讨.doc_第2页
[精品]满仓煤矿煤田地质及煤岩特征的探讨.doc_第3页
[精品]满仓煤矿煤田地质及煤岩特征的探讨.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精品]满仓煤矿煤田地质及煤岩特征的探讨.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满仓煤矿煤田地质及煤岩特征的探讨满仓煤矿煤田地质及煤岩特征的探讨一、地质概况原满仓煤矿位于黑岱沟露天矿区之内,与该区地层相近,黑岱沟露天矿为第四系黄土广泛复盖,地层出露不佳,矿区内地层由老至新。阐述如下:1•下奥陶统亮甲山组(01L)o为海相灰岩沉积,岩性为浅黄色、黄色薄层状结晶白云岩夹薄层泥质白云岩、钙质白云岩,顶部偶有薄层石英砂岩,屮部夹竹叶状白云岩。细晶白云岩呈屮厚〜薄层状,自形〜半自形细晶结构,白云岩含量90%以上,常见氧化之褐铁矿小斑点,白云岩中普遍含黑色、棕黑色燧石结核及条带,燧石条带一般宽数厘米。出露于黄河岸边焦稍沟、黑岱沟等较大沟谷口一带,由于产状平缓下界未露。2

2、•中石炭统太原组下部地层(C2tl)。为一套浅海〜过渡相细碎屑岩沉积,平行不正合于奥陶系灰岩之上。下部为浅灰色、暗紫色铝土岩、铝土质粘土岩,块状构造及胶状构造,成分主耍由高岭石、水铝石、水云母等矿物组成,三氧化二铝含量30%〜50%,品位不高,构成铝土矿或高铝帆土矿层,相当于华北G层铝土矿,层厚0〜6米,不稳定,常相变为砂泥岩,泥岩。底部富含铁质结核,局部地段形成鸡窝状铁矿层。中部以灰白色石英砂岩、灰黑色砂质泥岩、泥岩为主,砂岩富含铁质坚硬致密。上部为深灰色、灰黑色泥岩粘土岩为主,夹透镜状灰岩、泥灰岩1〜2层,泥灰岩黄褐色,隐品质结核含泥质较高,富含生物碎屑及黄铁矿结核,有时相变

3、为钙质泥岩。本组地层厚度、岩性在垂直及水平上变化均较大,厚7.78—31.71米,平均厚18.70米,出露于黄河沿岸及较大沟谷中。3•上石炭统太原组上部地层(c2t2)。为过渡相〜陆相沉积,是本区主要含煤地层,含煤6层,为6上、6、8、9上、9、10号煤。根据岩性组合自下而上可分为三个岩组。第一岩组:起于本组底部深灰色、灰口色细〜粗粒石英砂岩(K1)底部含砾石、孔隙式胶结,交错层理发育,富含铁质坚硬致密,较稳定作为标志层与太原组下部分界与山西晋祠砂岩相当。其上为灰黑色砂泥岩、泥岩极不稳定煤层10号煤无T业价值。第二岩组:起于9号煤底板砂岩,止于8号煤顶板泥岩,9号煤底板砂岩为灰口

4、色、深灰色细〜粗粒石英砂岩含铁质,该层砂岩多不稳定,在本区屮部常相变为泥岩、粘土岩,其上为灰黑色泥岩、砂泥岩及煤层夹透镜状砂岩,含煤3层为9、9上、8号煤。9号煤层结构复杂是本区主要可采煤层之一,为不稳定煤层有尖灭现象,常因上部夹干增大形成独立上分层9上号煤层,与9号煤层分叉合并频繁。8号煤不稳定在本区局部可采。笫三岩组:起于6号煤底板砂岩,止于6上号煤层顶板粘土岩,6号煤底板砂岩为灰口色细~粗粒砂岩,不稳定,常相变为粉砂岩、砂泥岩。6号煤巨厚且较稳定,是本区主要可采煤层。结构十分复杂,在浅部风化现象较严重。煤层顶部夹干较厚,形成独立上分层6上号煤与6号煤分叉合并。6号煤顶板一般

5、为灰白色粘土岩(N3),块状质硬,有时为软质粘土岩,不稳定,常常相变为泥岩砂泥岩。4•下二叠统山西组(pls)。为陆相碎屑岩沉积,亦为本区主要含煤地层,含1、3、5号煤层,据岩性组合自下而上可分为笫一岩组:起于底部灰口色中粗粒长石质石英砂岩(K2),含砾局部为砂砾岩,具大型斜层理。泥质、粘土质胶结,较坚硬局部地段风化后疏松状。其上为深灰色、灰黑色砂泥岩、泥岩、细砂岩夹5号煤层,局部可采。笫二岩组:起于5号煤顶板粗砂岩,止于3号煤顶板粘土岩、砂泥岩。粗砂岩为灰口色、浅黄褐色长石质石英砂岩,分选磨园中等,局部含砾。其上为薄层灰黑色、深灰色砂泥岩、粘土岩及3号煤层,含菱铁矿结核。3号煤

6、结构复杂,经常以上下二个分层的形式出现,不稳定局部可釆。第三岩组:为深灰色、灰口色细〜中粒砂岩夹薄层灰黑色泥岩、砂泥岩,上部含1号煤层极不稳定,一般为薄煤线无工业价值。砂岩致密较硬,含小砾石云母片及菱铁矿结核,风化后常见铁质晕圈。第四岩组:为灰褐色、深灰色泥岩、粉砂岩、粘土岩为主,夹薄层砂岩。顶部粘土岩深灰色杂色具鲫状结构,不稳定常相变为砂质粘土岩、砂质泥岩。5•下二叠统下石盒子组(plx)o为陆相碎屑岩沉积,井田内上部地层多已剥蚀,可大致分为上中下三个组:下部以黄褐色砂岩与紫色、杂色粘土岩、深灰色泥岩互层,粘土岩具銚状结构,含磷质结核,品位不高,底部含砾粗砂岩(K3)厚层状,斜

7、层理发育,胶结中等较稳定与山西骆驼脖子砂岩相当。中部以黄绿色含砾粗砂岩为主,夹紫色、暗绿色泥岩粘土岩。上部以紫色黄绿色泥岩、砂泥岩为主,夹浅黄绿色长石质石英砂岩,局部含砾。6•上二叠统上石盒子组(p2s)o陆相碎屑岩沉积,井田内地层大部剥蚀,出露于西部,全层厚约300米,最大厚度50米。底部为黄绿色含砾粗砂岩具大型斜层理,其上为绛紫色,紫色泥岩砂泥岩、粘土岩与砂岩互层。7•第三系红土层(N)。红色棕红色钙质红土层,含砂质及钙质结核,层理明显,厚度变化较大0〜21.87米,平均厚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