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面表达:话题作文.pptx

书面表达:话题作文.pptx

ID:51742604

大小:111.86 KB

页数:29页

时间:2020-03-01

书面表达:话题作文.pptx_第1页
书面表达:话题作文.pptx_第2页
书面表达:话题作文.pptx_第3页
书面表达:话题作文.pptx_第4页
书面表达:话题作文.pptx_第5页
资源描述:

《书面表达:话题作文.ppt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时评作文写作入格训练大邑县安仁中学李昌强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第一学月作文)中秋节前夕,家住湖北某小区的黄斌老人收到一盒其女儿快递来的月饼。老人诧异之余,当即给女儿打了个电话:“不就隔一条江吗,还懒到要别人代劳?中秋节不回来算了,寄什么月饼?我和你妈又不缺一月饼。”没等女儿解释,老人就挂断了电话。对于老人或女儿的行为,你怎么看?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阅卷中发现的问题:1、标题不能体现观点。2、观点不明确。3

2、、针对性不强。4、写作的形式比较陈旧,还没有转变到时评上来。5、文体错误。什么是时评类作文本质:材料性议论文明确:1、它以时事新闻事件作为阅读材料。2、它要求直接对材料中提供的时事新闻事件进行评论,表明看法并且展开分析。特点:1、旗帜鲜明(必须表态)2、就事论事(不能乱扯,不要扯远)3、找准切入点(界定切入内容、不能泛泛而谈、扣材料)时评写作,最重要的环节就是提炼观点。一般有三种思路,1、赞扬式,即对新闻中的人物、事件、工作方法等表示肯定,然后阐释肯定的理由。2、批评式,即对新闻中的人物、事件、工作

3、方法等进行否定,然后从法律、道德等方面找出反对的依据。3、建议式,即提出自己对新闻事件中某个问题的建设性意见。例文展示只见“月饼”不见人中秋节前夕,湖北某小区的黄斌老人因其女儿快递回一盒月饼而人没回家感到很诧异,打电话给女儿声称不缺这盒月饼,没等女儿解释就挂了电话。女儿寄月饼回家,本是一番孝心,老人为什么很诧异呢?诚然,女儿寄月饼回家也是牵挂父母、孝顺父母的体现;但住得很近的她,拿着月饼回家看看老人不也是很方便吗?也有可能女儿很忙,那也没关系,提前给父母打个电话,说明原委,又有哪个父母不体谅儿女的呢

4、?也有可能是出差在外,看到这盒月饼很不错,就想让父母尝尝。果真如此,这份孝心值得点赞;即使如此,也应该提前打电话给父母说清楚原因。古语有云:父母在,不远游。就算迫于工作需要,不得不出门,以致于中秋佳节也不能回家看看父母,那先打电话总是可以的,免得老人祈盼。老人还说,不缺这一月饼。在物质生活相对充裕的当下,不缺不足为奇。但问题在于:这是老人给女儿打电话时说的,而这盒月饼还是女儿送的,这就意味深长了。如果老人不缺月饼这类物质用品,那缺的又是什么呢?我们不妨从老人的话语中来寻找端倪。先看看“不就隔一条江吗

5、,还懒到要别人代劳?”这句话,一个“懒”字值得玩味。“懒”字意味着老人对这种行为的不认可,“懒”字意味着老人先入为主判断女儿是在家里“懒”得出门。倘若老人的判断正确,那就勿怪老人生气了。近在咫尺却让老人产生远在天涯的感觉,老人能不生气吗?退一步来讲,就算老人判断不正确,你确实有事脱不开身,你难道就不能先说明吗?再看看在老人认为女儿“懒”后,又说“我和你妈又不缺一月饼”这句话,就更值得深思了。如果老人不希望子女给自己的只是诸如月饼之类物质,甚至认为不缺这些物质时,那缺的是什么?毫无疑问,是精神抚慰。对

6、于老人而言,在中秋佳节最期盼的是什么?是与子女团聚。团聚情节是流淌在国人血液里的文化基因,这里面蕴含对团团圆圆、儿孙绕膝,尽享天伦的渴望。在黄斌老人看来,近在咫尺的女儿“懒”得回家,只象征性寄一盒月饼表示孝心,是女儿在敷衍自己,这份孝心自然就成了窝心。对亲情如此淡漠的人怎么可能用心地经营友情、爱情……一个不能真正爱家之人怎么可能爱集体、爱国家呢?儿女们可能有各种原因不能陪老人过节,但一定要记得:要“常回家看看”。这不仅仅是义务,更是责任。希望天下的儿女,能理解父母的心情,常回家看看,尤其是团聚的节日

7、;千万不要让“只见‘月饼’不见人”的现象成为常态,而寒了父母的心!段落序号内容概括好句好词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第四段第五段第六段主要观点重申观点时评作文入格训练:内容概括《》文章段落分析:只见“月饼”不见人第一段:两句话概括材料并提出问题。第二段;分析女儿不回去的原因,指出其不回去的不合情理性。第三段;分析老人的话,过渡到对“懒”字的分析。第四段:对“懒”字进行概念厘定,揭示老人诧异的原因。第五段:由浅入深,揭示老人不等女儿解释就挂电话的原因。第六段:强调儿女回家看看不仅仅是义务,更是责任。1、开篇用

8、名言引入,简要概括新闻内容,得出观点。对材料内容进一步解析,就事情本身,提出假想,强化观点。由此及彼,举出类例,或阐释意义,或剖析危害。排比类似现象,挖掘现象背后的根源,或者预测危害的严重性。联系到国家或社会政策方面,顺势提出合理化建议,如果跑远,可以回扣材料。结尾:可以呼吁,可以梦想、可以照应。切忌数学证明题式的作结。时评的一般结构1、引用。叙说新闻事件,说清楚消息来源。2、分析。针对事件提出问题(寄月饼好不好),并对问题作出判断(提出中心论点)(女儿不回家的原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