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2课时 教学设计.pptx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2课时 教学设计.pptx

ID:51751727

大小:8.58 MB

页数:18页

时间:2020-03-03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2课时 教学设计.pptx_第1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2课时 教学设计.pptx_第2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2课时 教学设计.pptx_第3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2课时 教学设计.pptx_第4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2课时 教学设计.pptx_第5页
资源描述: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2课时 教学设计.ppt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01020304.了解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了解二氧化碳在生活和生产的用途了解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环知道温室效应,了解防止温室效应进一步增强应采取措施教学目标第2课时一氧化碳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小无色无味的气体1物理性质:阅读课本121页一氧化碳的第一自然段,请试着小结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2、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煤气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在生活中常用一氧化碳做燃料,说明一氧化碳具有什么性质?(1)可燃性【实验目的】验证一氧化碳的可燃性【实验操作】制取一氧化碳,并在尖嘴导管

2、口处点燃气体,并在火焰的上方罩一个内壁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01现象:02石灰水变浑浊,火焰呈蓝色,放出热量STEP03点燃2CO+O2=2CO2(2)一氧化碳的毒性一氧化碳有剧毒。这是因为一氧化碳吸进肺里很容易跟血液里的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蛋白不能很好地跟氧气结合,人体就缺少氧气。如果吸入较多的一氧化碳,会因缺少氧气而死亡。C+O2CO2点燃C+CO22CO高温2C+O22CO点燃2CO+O22CO2点燃你知道吗?132煤气中毒实际上是什么气体引起的?煤气中毒的生理原因是什么?有人用煤炉取暖,临睡前在煤炉上和地面上放两

3、大盆水,这样就能防止煤气中毒吗?阅读理解0103050402煤气厂为什么常在家用煤气(含一氧化碳)中掺入微量具有难闻气味的气体?如果发生煤气泄漏应当怎么办?注意:发生煤气泄漏时,绝对禁止一切能引起火花的行为;不能开灯,不能打开抽油烟机和排风扇,不能点火,不能在室内拨打电话等。如果发生煤气泄漏,首先应立即关闭煤气总阀门;然后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等,迅速打开门窗;同时到室外空气新鲜的地方打电话给煤气公司。如果情况严重,要及时报警。因为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煤气泄漏不易被人察觉。所以掺入难闻的气体目的是使人能够及时察觉

4、。讨论【实验操作】1、先通一氧化碳,2、点燃酒精灯给玻璃管内的物质加热。3、实验完毕后先熄灭酒精灯4、再通一会儿一氧化碳直道玻璃管冷却。实验装置图CO早来晚走酒精灯迟到早退溶液【实验现象】黑色的氧化铜变成红色,产生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CuO+COCu+CO2△(1)实验中为什么先通一氧化碳,然后加热氧化铜?排净装置内的空气,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防止生成的铜再被氧化成氧化铜(3)实验图中尾部加了一燃着的酒精灯,其目的是什么?燃烧多余的一氧化碳,防止污染空气。(2)实验完毕后为什么先停止加热,还要继续通一氧化碳直到玻

5、璃管冷却?讨论学完本课题你应知道1、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并能与水反应。2、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这个反应可以用来检验二氧化碳。3、一氧化碳能燃烧,具有还原性和毒性。4、温室效应及防止温室效应增强应采取的措施。怎样区别CO2和CO?说说你的方法。分别通过灼热的氧化铜,氧化铜由黑变红的是CO,不变的是CO2。分别插入燃着的木条,木条熄灭的是CO2,气体能燃烧的是CO。气体分别通入紫色石蕊试液,试液变红色的是CO2,不变的是CO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的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的是CO2,不变的是CO。01060502

6、0304讨论还原性联系主要用途毒性与石灰水反应与水反应氧化性可燃性水溶性密度色态味物质CO和CO2的比较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剧毒无无点燃2CO+O2CO2难溶于水比空气小无色无味气体无色无味气体无CO+CuO====Cu+CO2无CO2+Ca(OH)=CaCO3+H2OCO2+H2O=H2CO3CO2+C=2CO无在一般情况下,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能溶于水比空气大△高温2CO+O2=CO2灭火制汽水温室肥料化工原料等燃料冶炼金属CO2+C=2CO相互转化点燃高温课后练习题6,7,8。课后作业谢谢欣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