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突状细胞瘤苗的制备与临床应用进展.doc

树突状细胞瘤苗的制备与临床应用进展.doc

ID:51808955

大小:45.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20-03-16

树突状细胞瘤苗的制备与临床应用进展.doc_第1页
树突状细胞瘤苗的制备与临床应用进展.doc_第2页
树突状细胞瘤苗的制备与临床应用进展.doc_第3页
树突状细胞瘤苗的制备与临床应用进展.doc_第4页
树突状细胞瘤苗的制备与临床应用进展.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树突状细胞瘤苗的制备与临床应用进展.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树突状细胞瘤苗的制备与临床应用进展邹征云刘宝瑞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南京市鼓楼医院肿瘤科,江苏南京210008[摘要]树突状细胞瘤苗可诱导荷瘤动物的保护性抗肿瘤免疫应答反应,这一发现使肿瘤治疗领域倍受鼓舞。本文综述肿瘤免疫治疗中树突状细胞瘤苗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进展。[关键词]树突状细胞/免疫学;癌症疫苗;综述文献[中图分类号]R730.51AdvancesinthePreparationandtheClinicApplicationofDendriticCell-BasedTumorVaccines

2、ZouZheng-yun,LiuBao-rui.DepartmentofOncology,NanjingDrumTowerHospital,FacultyofMedicine,NanjingUniversity,Nanjing210008,China.Abstract:Dendriticcell-basedtumorvaccinescaninducetumormodels’protectitiveantitumorimmunity,andtheseinspireus.Thispaperreview

3、scurrentadvancesinthepreparationandtheclinicapplicationofdendriticcell-basedtumorvaccinesfortumorimmunotherapy.KeyWords:dendriticcells/immunology;cancervaccines;reviewliterature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简称DC,是体内最有效的专职抗原递呈细胞(APC),通过MHCⅠ、Ⅱ类途径将外源性抗原呈递给CD3+CD4+

4、及CD3+CD8+T细胞,诱导机体产生抗原特异性CTL,识别和杀伤肿瘤细胞;通过IFN-γ等细胞因子的分泌而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同时激发免疫记忆保护,在宿主再次受到肿瘤细胞攻击时发挥保护作用。有关DC的研究国内已有多篇文献综述发表,但集中阐述DC制备过程优化及临床应用进展的文献却较缺乏。本文将近年来有关树突状细胞瘤苗制备中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最新进展作一综述。1DC的基础研究1.1DC的来源、分类及制备技术体内大多数DC来源于骨髓,由骨髓进入外周血,再分布到脑以外的全身各个脏器;数量极少,仅占外周血

5、单个核细胞(PBMC)的1%以[第一作者简介]邹征云(1972-),女,江苏姜堰人,主治医生,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是恶性肿瘤的免疫治疗。下。目前,DC可以从外周血或淋巴组织(如淋巴结、淋巴液、脾脏)中直接分离获得;亦可从骨髓、脐血或外周血中CD34+前体细胞、PBMC中CD14+或CD14-前体细胞经培养获得。其中,CD34+前体细胞培养过程中需加入GM-CSF及TNF-α;CD14+前体细胞培养过程中需加入GM-CSF及IL-4;CD14-前体细胞培养过程中必须加入GM-CSF、IL-4及T

6、GF-β。直接分离或从前体细胞经培养获得的DC绝大多数是不成熟DC(imDC),其表型为CD3-,CD11-,CD14-,CD16-/CD56-,CD19-,CD33-,CD40-orlow,MHCⅠ+,MHCⅡ+,CD80low,CD83-,CD86low,CD45RA+;imDC体外激发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的能力较弱,但具有极强的抗原内吞、加工处理能力。当imDC在摄取抗原或接受到某些刺激(主要是炎性信号如LPS、IL-1、IL-6、CD40L、TNF-α等)或在单核细胞条件培养基(如A

7、IMV)中培养可分化成熟;成熟DC(mDC),其MHCⅠ、Ⅱ类分子、辅助刺激分子、粘附分子的表达均显著提高,如B7-1(CD80)、B7-2(CD86)、CD58、ICAM(CD54)、CD40、与溶酶体相连的膜糖蛋白(LAMP)等;其中,CD1a+,CD11c+,CD83+是DC成熟的标志。DC在成熟的同时发生迁移,由外周组织进入次级淋巴器官,在此激发同种混合T淋巴细胞反应;mDC抗原摄取、加工能力大大降低。1.2DC与细胞因子及细胞表面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1.2.1DC与IL-4/GM-CSF:

8、IL-4/GM-CSF是从小鼠骨髓途径制备DC所必须的重要的细胞因子。动物实验证实采用rGM-CSF/IL-4持续注射,每天10μg,共注射7天。结果:小鼠脾脏中DC的总量增加了5.7倍,CD11+DC增加了2.7倍;髓系CD11c+/CD11b+DC及淋巴结中CD11c+/CD8α+DC的量亦有所增加;产生的DC主要集中在T细胞富集的白髓区。IL-4/GM-CSF联合体内注射是诱导产生大量功能性DC的有效方法[1]。1.2.2DC与IL-13:Goxe等[2]比较了有血清培养基R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