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必备用书2014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夯实基础+精讲考点+定时规范训练+能力提升必修一14份打包教师必备用书2014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必修1 2.4 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doc

教师必备用书2014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夯实基础+精讲考点+定时规范训练+能力提升必修一14份打包教师必备用书2014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必修1 2.4 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doc

ID:51905044

大小:2.30 MB

页数:24页

时间:2020-03-18

教师必备用书2014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夯实基础+精讲考点+定时规范训练+能力提升必修一14份打包教师必备用书2014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必修1 2.4 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doc_第1页
教师必备用书2014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夯实基础+精讲考点+定时规范训练+能力提升必修一14份打包教师必备用书2014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必修1 2.4 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doc_第2页
教师必备用书2014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夯实基础+精讲考点+定时规范训练+能力提升必修一14份打包教师必备用书2014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必修1 2.4 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doc_第3页
教师必备用书2014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夯实基础+精讲考点+定时规范训练+能力提升必修一14份打包教师必备用书2014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必修1 2.4 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doc_第4页
教师必备用书2014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夯实基础+精讲考点+定时规范训练+能力提升必修一14份打包教师必备用书2014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必修1 2.4 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师必备用书2014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夯实基础+精讲考点+定时规范训练+能力提升必修一14份打包教师必备用书2014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必修1 2.4 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4讲 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一、公转概况1.公转规律(1)轨道:近似正圆的椭圆,太阳位于它的一个焦点上。(2)方向:自西向东。(3)周期:365日6时9分。(4)速度2.黄赤交角及其影响(1)黄赤交角(2)影响:引起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运动。二、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五带的形成五带范围特征热带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中获得太阳辐射能量最多的区域南、北温带热带与寒带之间四季更替明显寒带南、北极圈之内地球上最寒冷的区域[来源:学.科.网Z.X.X.K]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1)正午太阳高度的概念:

2、各地在地方时12时的太阳高度。(2)变化规律:正午太阳高度在太阳光直射的纬线最大,向南、北两侧逐渐降低。3.昼夜长短的变化(太阳光直射北半球时)(1)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北极圈内有极昼现象。(2)南半球: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3)赤道上:昼夜等长。误区警示 昼夜现象、昼夜交替与昼夜长短的区别(1)昼夜现象与地球为不透明球体有关,昼夜交替的主要原因是地球自转;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地球公转,它们都是地球运动的结果。(2)全球各地昼夜长

3、短的变化幅度赤道地区最小,纬度越高,变化越大,极圈内有极昼、极夜现象。4.四季的形成(1)成因: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2)天文意义上的四季①夏季:一年中白昼较长、正午太阳高度较大的季节。②冬季:一年中白昼较短、正午太阳高度较小的季节。[来源:学.科.网Z.X.X.K]③春季和秋季:冬夏两季的过渡季节。考点一 黄赤交角及其影响1.(2012·上海地理)阅读“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移动轨迹示意图”,回答(1)~(2)题。下图中长虚线表示北回归线,点线表示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的螺旋型移动轨迹

4、。太阳直射点从某一经线位置出发,再次通过同一经线的时间间隔表示一个太阳日。(1)6月22日当太阳直射点位于A点时,北京(116°E)的地方时是________,北京的日期是________,与北京日期相同的时区范围是从________区到东12区。(2)太阳直射点从A点沿移动轨迹向________方向移动,到达B点时,用时________小时。期间,地球公转的日地距离逐渐________,角速度逐渐________,地球上出现极夜的区域范围逐日________,B点的正午太阳高度逐日________。答案

5、 (1)6:24 6月23日 东2(2)西略偏南 48 增大 减小 缩小 增大解析 第(1)题,6月22日当太阳直射点位于A点(160°W)北回归线上时,即为12时,北京(116°E)的地方时是6月23日6:24,20°E的地方时为0时,即为新的一天,与北京日期相同,所以与北京日期相同的时区范围是从东2区到东12区。第(2)题,此题难度较大。从图中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的螺旋型移动轨迹为顺时针可知,太阳直射点从A点沿移动轨迹向西略偏南方向移动,到达B点时,太阳直射点已经绕地球运动两周,即可知用时为48小时,

6、在两天期间,靠近远日点(7月初),则可知地球公转的日地距离逐渐增大,角速度逐渐减小,地球上出现极夜的区域范围逐日缩小,B点的正午太阳高度逐日增大。【考向立意】该题主要以示意图的形式,考查黄赤交角及其影响。【思维过程】[来源:Z_xx_k.Com]准确读图,明确图示中有关“虚线、点线”的意义→把握“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移动轨迹”及其相关信息→调运所学地球运动的相关知识→结合设问得出结论。【误区警示】对题干和图示信息获取不准,特别是对直射点的“螺旋型移动轨迹”与经纬线之间的关系把握不准导致答题失误。【预测展望

7、】结合黄赤交角产生及其影响,考查地球运动的规律和意义,特别是结合有关图示进行考查更值得关注。1.与黄赤交角相关的几组数据关系理解黄赤交角变化带来的影响,关键是弄清几组数据间的关系。如图:(1)黄赤交角=回归线的度数。(2)黄赤交角与极圈度数互余。(3)黄赤交角=晨昏线与地轴的最大夹角。2.黄赤交角及其变化的影响(1)引起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在公转过程中,引起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移动规律见下图:(2)黄赤交角变化对太阳直射点移动范围和速度及五带范围的影响(3)黄赤交角对气候的影响若黄赤交角为

8、零,则太阳始终直射赤道,不会有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就不会形成地中海、热带季风气候等。(4)黄赤交角变化对四季五带的影响若黄赤交角为零,地球上将不存在四季的更替现象,也不会出现五带。1.托勒密大约于公元90年出生在希腊。下图是他描述的成角日晷仪,它被用来测量每天的正午太阳高度。据此回答(1)~(2)题。(1)根据图中信息确定当时黄赤交角大约为(  )A.24°11′B.22°51′C.23°26′D.23°51′(2)当日晷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相关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