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中西灵感说与文化差异.doc

案例分析中西灵感说与文化差异.doc

ID:51908322

大小:37.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18

案例分析中西灵感说与文化差异.doc_第1页
案例分析中西灵感说与文化差异.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案例分析中西灵感说与文化差异.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案例四  中西灵感说与文化差异饶芃子,暨南大学文艺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西文论范畴绝非孤立的文论现象而首先是一种文化现象。由于中西传统文化的相对封闭自足,各自的文论生产与运作几乎不相干,因此,在不同文化系统中把握不同文论范畴的文化规定性尤其重要。只有经过深入的文化比较,我们才能发现中西文论范围各自的有效空间与差异。从中西古代文论所展示的灵感状态看,中西文论家都把灵感和作家的艺术想像联系在一起,是艺术想像最活跃、最丰富的时刻,由于它的闪现,使作家、艺术家的创作达到高发状态;而且认为灵感的闪现,并非

2、人的意志可以控制的,不是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东西。在这方面,他们的立论有许多相同和类似之处。但是,在揭示、探究灵感来源和论述灵感状态时,却有明显的差异。中西方古代的灵感论都看到情感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作用。但西方的“迷狂”,着重说明的是灵感闪现时那种狂热、狂喜、忘我的不由自主的状态;中国的“悟入”“虚静”说,则注重灵感的生发,要诗人在“虚静”中自然“悟入”,即在静中诱发灵感的闪现。这并不等于说:西方灵感论追求的是“动”的灵感状态,中国灵感论追求的是“静”的灵感状态。事实上,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文论家,都

3、认为灵感闪现时情感状态是激越的、活跃的、突发性。苏轼有诗句:“作诗火急追亡逋,清景一失后难摹。”他还说:“我文如万斛源泉,随地而出。”“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止。”他在论画时说:“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追,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南宋词人姜夔也说:“其来如风,其止如雨,如印如泥,如水在器,其苏子所谓不能不为者乎。”明代剧作家汤显祖说过:“自然灵气,恍惚而来,不思而至。怪怪奇奇,莫可名状。”这些都是作家对灵感涌现

4、时情感状态的生动描绘,同西方文论家描述的灵感状态是一致的。比较中西方古代灵感理论,西方文论家往往强调灵感的突如其来和它的不自觉,中国文论家则十分重视诗人对灵感的主动追求。中国古代灵感论重“妙悟”、重创作主体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特别注意灵感的生发和达到灵感的功夫。中西方灵感理论这种追求上的差异,反映了中西文化的差异。西方社会,基本是一个宗教性的商业社会,无论是古希腊、罗马的奴隶社会,或者是中世纪的封建社会和近代的资本主义社会,都带有宗教性和商业性的特点。所以他们的社会生活,他们的文学艺术和美学思想,都

5、具有明显的宗教性印记。中国社会,基本上是一个宗法式的农业社会,这样的社会重现实、重“人本”,社会思想是现世的,美学思想也是现世的。中国也有宗教,但中国社会中“神”的观念没有西方那么强化,信神与不信神,并没有像西方那样形成尖锐激烈的社会矛盾,中国的神仙也是很现世的,神性同人性没有太大的区别,此岸世界和彼岸世界是统一的,文学作品里的神仙是人化了,并不那么神秘。中国人信佛教,佛教多讲禅定虚静,在虚静中求悟。中国古代灵感论中所强调的“虚静”“悟入”“妙悟”,与这一文化背景有密切的联系。  ——节录饶芃子:《

6、中西灵感说与文化差异》,《学术研究》1992年1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