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大体老师致敬.doc

向大体老师致敬.doc

ID:51974724

大小:15.82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21

向大体老师致敬.doc_第1页
向大体老师致敬.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向大体老师致敬.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我宁愿我的学生在我身上划错千万刀,也不愿他们在救人时划错一刀”,这是一位医学院院长遗体捐献者的话语。而大体老师,是医学生对于遗体捐献者的尊称。大体老师”是医学界对遗体捐赠者的尊称。又称“无言老师(无语老师)”,遗体捐赠者在过世8小时内急速冷冻到零下30℃保存,在教学使用时再复温到4℃,从而能够保证遗体的新鲜程度,让学生能在最接近真实的人体上进行模拟手术训练。医学院校的临床专业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必须接受基础医学的学习,而人体解剖则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这些遗体捐献者用他们的躯体,让学生们掌握和丰富人体基本知识,他们安静地躺着,他们虽然不

2、说话,但是,他们的无私精神深深地感动着一批又一批的医学院校的学子。让学生们去感受救死扶伤的深刻内涵。他们被尊称为“无语良师”,医学界还尊称其为“大体老师”。遗体不同于其他遗物,它更多地承载了人类的经历和情感。我国生命伦理学专家邱仁宗先生也认为,即便是尸体,因为有过生命,因此有尊严,它是一个人生前人格权的延续,应该被尊重,而这也正是我们研究遗体捐献、制定相关法规以及在处理遗体时必须关注的重点。在我国影响遗体捐献的因素很多,通过对多个地区的遗体捐献情况进行分析,发现主要的制约因素是受传统伦理的影响。这是问题的根源所在。中华民族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优良

3、的传统,但也存在一些腐朽的封建伦理观念桎梏我们的思想,造成了我国与发达国家民众对遗体捐献的认知及接受程度存在很大的差异。我国的传统文化是一个以“仁”为本、以孝亲伦理为内核的道德型文化,《礼记》中就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的说教,并且历史有重丧隆葬的习惯,即使不能真正做到“完肤,厚葬”,至少也不能让亲人的遗体残缺不全。受这些传统伦理观念的影响,很多人对遗体捐献望而却步。封建法典也列专门条款严惩残害尸首的行为。在这种大环境下,可以想象“大体老师“们的勇气与决心——为医学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于是在死后奉献了自己的一切。不留下任何

4、可以让亲人追思的东西,有的只是空荡荡的灵柩与被人逐渐遗忘的存在。但他们的奉献将永远被人铭记,他们将以自己的身体造就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医生。没有解剖学就没有医学,大体老师就是医学生的无言良师。他们没有动作,却带着同学们探索人体奥秘。他们没有表情,却教会同学们爱和仁心。他们没有言语,却授予同学们心存感恩,时刻行善。他们用身体诠释生命的另一种意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