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课堂教学的.doc

夯实课堂教学的.doc

ID:52015801

大小:150.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3-21

夯实课堂教学的.doc_第1页
夯实课堂教学的.doc_第2页
夯实课堂教学的.doc_第3页
夯实课堂教学的.doc_第4页
夯实课堂教学的.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夯实课堂教学的.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夯实课堂“厚度”,拓展教学“宽度“,提升生命“高度”——由两节同课异构教学所引发的思考宁夏回族自治区泾源县教研室张鹏林年初,我县开展了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听了两位老师的两节同课异构课,从他们教育理念的落实和教学行为所表现的某些现象,值得我们思考。案例一:甲老师在讲授五年级平行四边形面积时,是这样设计的。新知探究:1、出示一平行四边形,让学生指出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2、在方格纸上数一数,然后填写下表。(注:方格纸上有一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它们底和长相等,高相等)学生通过数数、填填,交流汇报、教师整理。板书:平行四边形底高面

2、积6424长方形长宽面积6424师:通过上表填写,你们发现了什么?生: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长方形的长相等,高与宽相等,它们的面积是相等的。3、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探究推导。-8-师:同学们,谁能将你手中的平行四边形通过割补的方法转化成一长方形呢?请大家动手做一做。在学生动手之前,教师出示:(1)思考题:①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一长方形,其面积有什么变化?②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原来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③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全班同学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2)小组交流汇报、教师整理板书。S平行四边

3、形=s长方形=长×宽↓↓=底×高=a·h(3)教学例1…案例二:乙老师在讲授五年级平行四边形面积时,是这样设计的。新知探究:(一)发现问题、提出转化1、出示一平行四边形师:-8-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方法,当你看到这一平行四边形时,你认为要怎么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学生思考、交流,达成思想上的共识: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已经学过的长方形或正方形,再求其面积。2、组织学生动手操作。通过“画一画、剪一剪、拼一拼”,试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3、收集课堂资源,展示学生作品,互相讨论交流。①②③④4、教师

4、组织学生讨论,转化成功的基本条件:作品①思路正确,细节有误;作品②思路错误;作品③思路正确,细节正确;作品④思路错误,细节有误。从以上活动中我们发现: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面积不变。转化前后的图形有联系且能求。5、探究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推导过程。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观察、比较这两幅图形有什么内在联系?-8-学生小组内讨论,总结得出:面积不变。平行四边形底是长方形的长;剪的线为平行四边形的高,正好是长方形的高。那么:S平行四边形=s长方形=长×宽↓↓=底×高=a·h(二)自主探究、再次转化引导学生,再次经历思路

5、相同,但方式不一的转化推导过程。师:平行四边形只有一条高吗?只有这条底边上有高吗?试着再找一条高或另一条底边上的高,经历同样的过程,你还能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吗?学生自主探究,应用所学,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展示交流,教师板书:(三)能力拓展、深化转化1、平移转化图3(1)师:沿着高剪,出现直角才能转化成长方形,那么沿着垂线(做高)剪开行吗?-8-图1图2图3(2)学生动手剪开、平移(如图2),教师及时引导,适时评价,激发学生思维。(3)引导学生发现剪开的这两条垂线的长度之和与平行四边形的高的关系(如图3)。

6、学生总结得出:两条小高长度之和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高。(即可通过两次平移转化成功)学生经历“认为不可能转化——发现似乎转化——发现转化的本质”思维过程。2、旋转转化师:刚才我们都是通过平移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旋转行吗?一问激起学生探究欲望,引发学生思考。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发现:从哪里剪,旋转后刚好能拼成长方形?为什么?-8-学生讨论、交流小结:从平行四边形斜边上的中点作底边上垂线,沿着垂线剪开,旋转能拼成长方形。如图所示……基于以上教学现象,值得引发我们深思与反思。反思之一:夯实课堂,彰显“厚度”。综

7、观上述两位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的反差折射出,甲教师只是课程的传递和执行者,学生在课堂上缺乏主动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生成性不够,课堂显得单调呆板;而乙教师则是课程的创生和开发者,敢于把学习还给学生,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经历”、“体验”、“创生”,学习过程充满生命的律动。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从发现问题怎么求平行四边形面积,到提出问题如何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已学过的长方形求面积,学生知识的建构是一个由“问题——实践——真理”的探究过程,在这个探究活动中,在不同的层面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

8、的策略和方法,让学生参与到系列的数学活动中,通过画、剪、平移、旋转、拼摆等方法,经过学生一系列的质疑、判断、比较、选择,以及相应的分析、综合、概括等认知活动,通过多样化的思维过程和认知方式,学生的各种观点与思想在交流中得以碰撞。学生经历了知识形成过程,-8-积累了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渗透了数学思想,培养了创新意识和思维。有学者指出:成功的数学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