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谢中书承天寺夜游.ppt

答谢中书承天寺夜游.ppt

ID:52016771

大小:88.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20-03-29

答谢中书承天寺夜游.ppt_第1页
答谢中书承天寺夜游.ppt_第2页
答谢中书承天寺夜游.ppt_第3页
答谢中书承天寺夜游.ppt_第4页
答谢中书承天寺夜游.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答谢中书承天寺夜游.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答谢中书书陶弘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答谢中书书陶弘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赞叹的啊。高峰/入云,清流/见底。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林/翠竹,四时/俱备。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长存。晓雾/将歇,猿鸟/乱鸣;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日/欲颓,

2、沉鳞/竞跃。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实是/欲界之仙都。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自从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的人了。本文写景,通过高低、远近、动静的变化,视觉、听觉的立体感受,来传达自己与自然相融合的生命愉悦,体现了作者酷爱自然、归隐林泉的志趣。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他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皆以文学名世,同在“唐宋八大家”之列,世称“三苏”。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脱下衣服想要睡觉,

3、这时月光照入门里(十分美好),我高兴地起身走到户外。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想到没有可以共同游乐的人,于是到承天寺去找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张怀民也还没有睡觉,(于是)我们一起在庭院中散步。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月光照在院中,如积水一般清明澄澈,水中的水藻、荇菜交横错杂,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啊。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哪一个夜晚没有月光,(又有)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记承天寺夜游》表达的感情是微妙而复杂的,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

4、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都包含其中。作者"解衣欲睡"的时候,"月色入户",于是"欣然起行",月光难得,不免让人欣喜。可是没有人和自己共同赏月,只好去找同样被贬的张怀民,这里面有多少贬低的悲凉与人生的感慨呀!两人漫步中庭,又是悠闲的。自比"闲人",则所有意味尽含其中。对澄澈透明的美妙的月色作了生动形象的描绘,透露出作者在贬低中虽感慨幽微,而又随缘自适,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表达了作者对月光的爱慕抒发了作者自解、自矜、自嘲之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