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Ⅰ号”出水古陶瓷器科技分析研究.pdf

“南海Ⅰ号”出水古陶瓷器科技分析研究.pdf

ID:52169648

大小:856.60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3-23

“南海Ⅰ号”出水古陶瓷器科技分析研究.pdf_第1页
“南海Ⅰ号”出水古陶瓷器科技分析研究.pdf_第2页
“南海Ⅰ号”出水古陶瓷器科技分析研究.pdf_第3页
“南海Ⅰ号”出水古陶瓷器科技分析研究.pdf_第4页
“南海Ⅰ号”出水古陶瓷器科技分析研究.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南海Ⅰ号”出水古陶瓷器科技分析研究.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4年5月岩矿测试V01.33.No.3Mav20l4ROCKANDMINERALANALYSIS332~339文章编号:0254—5357(2014)03—0332—08“南海I号”出水古陶瓷器科技分析研究王艳蓉,朱铁权,冯泽阳,谭羡,叶道阳,郑颖(1.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院,广东广州510275;2.广东省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广东阳江529535)摘要:“南海I号”沉船位于我国广东省阳江市,出水大量陶瓷器的产地研究及腐蚀产物研究是“南海I号”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利用微聚焦x射线荧光光谱仪(一XRF)对“南海I号”沉船出

2、水部分的青白瓷、青瓷、绿釉陶的胎釉以及绿釉陶的腐蚀物进行成分分析,并利用体视显微镜以及拉曼光谱仪对绿釉陶表面的腐蚀物进行观察和物相组成分析。元素分析结果表明:一类青白瓷样品胎体具有低铝高硅的特点(A1,O含量低于19%,SiO含量约73%),属江西景德镇湖田窑,而另一类青白瓷可能产自福建,具体窑口的确定还有待进一步对比分析才能得出明确的结论;青瓷样品胎体具有高硅低铝的特点(A1,O含量13.32%~19.12%;SiO含量72.89%~78.30%),属浙江龙泉窑;绿釉陶样品的特征与福建地区瓷土较为符合,可能来自于福建磁灶窑。拉

3、曼光谱物相分析结果表明,绿釉陶的主要腐蚀物的矿物组成为炭黑、白铅矿与磷酸铅。此项研究成果为出水陶瓷器的产地研究、陶瓷器腐蚀机理探究、出水陶瓷器保护等提供了重要依据。关键词:南海I号;古陶瓷;青白瓷;青瓷;绿釉陶;科技分析中图分类号:K876.3文献标识码:A“南海I号”沉船1987年首次发现于我国广东由于“南海I号”出水陶瓷器产地的判别缺少相关省阳江市东平港以南约20海里处,是我国南宋时期数据的支撑,加之陶瓷器长期处于海底环境,受到海的一艘沉船。据初步估算,整船文物大约6~8万水侵蚀等诸多因素影响,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病变,给件,以

4、陶瓷器为主。近30年以来对于这些出水陶瓷陶瓷器保护及深入研究带来了困扰。因此本文选取器的相关研究并不多,有些文献只是对出水陶瓷器“南海I号”出水的部分陶瓷器样品,分为青白瓷、青进行了简单介绍¨,或者以“南海I号”为例分析我瓷、绿釉陶三类,利用一XRF对这些古陶瓷标本进国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制度J、研究我国对外商贸行了陶瓷胎釉化学成分分析测试,同时对陶瓷器的产等等。作为中国的象征,陶瓷器研究一直处于重要地作出判断。由于绿釉陶表面腐蚀较为严重,本研究地位,而对陶瓷器的科技分析,可获得传统考古学中选用体视显微镜以了解绿釉陶的保存状况以及腐

5、蚀无法定性、定量的资料,尤其是元素含量的差异所反状况,并利用拉曼光谱仪(一rts)对其腐蚀物作进一映陶瓷器产地方面信息,而这些信息也是对传统考步分析,确定物相组成。此项研究结果对“南海I号”古学资料的补充或佐证。例如,何文权等j、杨益出水陶瓷器研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民等j、张茂林等j、朱铁权等、吴隽等众多学者利用微聚焦x射线荧光光谱仪(一XRF)对陶瓷1样品与实验方法器化学元素组成成分及含量进行测定,探索陶瓷器1.1样品来源及外观特征产地及制作工艺;拉曼光谱分析也被应用于古壁画、本项研究的样品一共15件,包括6件青白瓷样陶彩颜料

6、以及青铜器锈蚀产物。。的分析研究,探品、3件青瓷样品、6件绿釉陶样品。样品均由广东省索矿物或腐蚀产物的形成机理及保护等。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提供。样品具体信息列于表1。收稿日期:2013—10—27;接受日期:2013—1l一21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03013)作者简介:王艳蓉,硕士研究生,科技考古方向。E—mail:wyr19891109@gmail.eom。通讯作者:朱铁权,副教授,主要从事陶瓷考古方面研究。E—mail:zhutq@mail.sysu.edu.en。一332—第3期王艳蓉,等:“南海I号”出

7、水古陶瓷器科技分析研究第33卷表1标本外观描述2.1青白瓷Table1Theappearancecharacteristicsofeachsample本次分析测试的青白瓷样品共6件(编号N1、标本编号标本种类外观描述N2、N3、N4、N7、N22)。根据瓷胎薄厚、细腻度以及釉色等,将青白瓷分为两类:一类编号为N3、N4、N7,另一类编号为N1、N2、N22。其中第一类薄胎,胎质致密、洁白,釉色白中泛青;第二类胎体较厚,胎质较细,有少量气眼,釉色白中泛青灰。根据外形特征初步判断,第一类样品(N3、N4、N7)可能产自江西景德镇湖田

8、窑。基于以上信息,对6件青白瓷样品进行成分分析,分析结果列于表2。如图1所示,青白瓷样品N3、N4、N7瓷胎的A12O含量均低于19%。N3样品瓷胎的A1:O3含量最低(17.85%),SiO含量均在73%左右,K:0含量在2.68%~3.14%之间。对比样品N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