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式的加减案例.doc

整式的加减案例.doc

ID:52242941

大小:26.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25

整式的加减案例.doc_第1页
整式的加减案例.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整式的加减案例.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七年级数学《2.2整式的加减》案例教学目标:1 知识技能①理解整式加减运算的过程,知道整式的加减实际上就是合并同类项,其结果仍然是整式;②知道整式加减运算的步骤是:去括号、合并同类项;③会按要求正确地列出多项式的和或差的算式,并求出其结果;2 能力培养①经历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的过程,发展符号感;②培养用代数的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3 德育渗透点     渗透教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要为生活而服务的辩证观点. 4 美育渗透点     整式的加减实质上就是去括号,合并同类项,结果总是比原来简洁,体现了数学的简洁

2、美.教学重点:利用去括号、合并同类项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教学难点: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算式,并求出结果;学法引导:  1.教学方法:以旧引新,通过自己操作发现解题规律.  2.学生学法:练习→总结步骤→练习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教师出示两道实际问题练习,学生解答归纳整式加减运算的一般步骤,教师出示巩固性练习,学生以多种形式完成.教学过程:本节课是本章的最后一节课,在学习了去括号和合并同类项后学习什么是整式的加减,我用了两个生活中的实例去渗透知识。问题一为:一种笔记本的单价是元,圆珠笔的单价是元小红买这种笔记本3个,买圆珠

3、笔2支;小明买这种笔记本4个,买圆珠笔3支,买这些笔记本和圆珠笔,小红和小明一共花费多少钱?对于这个问题,我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学生活动:学生自己先思考写在练习本上,不会的可以互相讨论、研究,得出答案的可以举手回答,同学们再互相更正.说出多种解法.(学生回答时,教师在黑板上板书过程。)这个问题师生互动完成的很好,学生分别用两种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方法一:考虑两人各花费多少,然后相加。方法二:考虑笔记本和圆珠笔各花费多少,然后相加。 问题二为:做大小两个长方体纸盒,尺寸如下(单位:cm)长宽高大纸盒abc小纸盒1.5a2b

4、2c(1)做这两个纸盒共用料多少平方厘米?(2)做大纸盒比做小纸盒多用料多少平方厘米?这个问题在引导学生思考后,由学生贡献智慧,叙述思路,然后由我板书解题过程:解:小纸盒的表面积是2(ab+bc+ac)cm2当我写到这儿时,忽然,一个学生站了起来,生:老师,那个2与后边的小括号之间为什么没有乘号?师:好,这个问题提得好!大家还记得吗,我们前边学习了一节课叫《代数式的书写》,其中我们学到了怎么处理乘号和除号,当数字与字母相乘时,乘号可以省略。生:噢,老师,我想起来了。(坐了下去)师:很好,这名同学观察得很仔细,并敢于提出问题,值得

5、我们学习。课程继续往下进行。当问题二进行完之后,我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得出这节课的课题:2.2整式的加减,并板书。此时,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已掌握了整式的加减的概念和方法。最后是练习和小结。反思与收获:本节课是一节数学常规课,没有游戏和丰富的活动,在进行新课改的今天,这节课如何体现新课改的精神,就成了我思考的重点。反思这节课,我觉得成功之处主要有以下三点:一:从生活中的实例出发,逐步引出课堂重点知识,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并用之于生活的特点,并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当堂课知识,有水到渠成的感觉,不再是灌输式,而是引导式。教师的身份转变

6、为知识的引导者,学生的合作者,课堂气氛宽松融洽,有利与学生掌握所学知识。二:在处理问题二时,学生的突然提问属于课堂上的意外。对于这个意外,我自己感觉处理得比较好,解决了学生提出的疑问,保证了课堂的顺利进行,维护了课堂公平、民主的氛围,并保护了学生敢于质疑的胆量和精神,为学好数学奠定了基础。三:在处理问题一时,能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解决,培养了学生一题多解的数学素养,锻炼了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思维能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