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风水观探讨台北城市街道发展之风貌从风水观探讨台北.pdf

从风水观探讨台北城市街道发展之风貌从风水观探讨台北.pdf

ID:52247091

大小:685.42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3-25

从风水观探讨台北城市街道发展之风貌从风水观探讨台北.pdf_第1页
从风水观探讨台北城市街道发展之风貌从风水观探讨台北.pdf_第2页
从风水观探讨台北城市街道发展之风貌从风水观探讨台北.pdf_第3页
从风水观探讨台北城市街道发展之风貌从风水观探讨台北.pdf_第4页
从风水观探讨台北城市街道发展之风貌从风水观探讨台北.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风水观探讨台北城市街道发展之风貌从风水观探讨台北.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華民國全國建築師公會第七屆台灣建築論壇-建築文化與城市美學2010年12月18日從風水觀探討台北城市街道發展之風貌從風水觀探討台北城市街道發展之風貌從風水觀探討台北城市街道發展之風貌彭喜豪陳紹興一一一、一、、、清代清代清代台北清代台北台北建城台北建城建城與建城與與與風水選址風水選址風水選址風水選址台北可算是中國清代最後一座按風水選址與規劃的城市,其開府建城的過程,首先在光緒元年(1875A.D.)六月,總理船政大臣沈葆楨上疏奏摺,奏請清廷於艋舺創建府冶曰:“伏查艋舺當雞籠、龜崙兩大山之間,沃壤平原,兩溪環抱,村落衢市,蔚成大觀;西至

2、海口三十里,直達八里坌、滬尾兩口,並有觀音山、大屯山以為屏障,且與省城五虎門遙對:非特淡、蘭扼要之區,實全臺北門之管(鑰)。……”【註1】《圖1》圖1:台北城往西朢去,左為觀音山、右為大屯山,護衛水口為屏障。〈取自:莊展鵬主編,台北古城之旅,1994,台北,遠流出版公司,第16頁。〉最早為台北建城做規劃的是福建巡撫芩毓英,他的風水觀是以恆常不動的北極星作建城工程的基準點,使南北軸線有所依據,因而形成方形城池、城開四門、十字形街道,重要軸向為南北向的建城腹案。他在任期間完成部分公共建築及主要街道,但城牆尚未動工【註2】。然而岑毓英在光緒

3、八年(1882A.D.)五月十日便受命內渡,署理雲貴總督;雖然當時知府為陳星聚,但是城工大任便由有築城經驗又諳堪輿的“臺灣道”劉璈接任繼續督辦【註3】。在《清季申報臺灣紀事輯錄》中記載:“臺北府城,前經岑宮保親臨履勘,劃定基址;周徑一千八百餘丈,環城以濠:均已興工從事於畚挶。劉道憲昨復到勘,又為更改規模;全城舊定基址均棄不用,故前功頓棄。估其經費,應多需銀二萬餘圓。在工人役擬稟撫轅,求為定奪。此事究不知若何辦理也。”【註4】劉璈是以山勢的走向中國科技大學室內設計系中國科技大學室內設計系講師建築師【註1】沈葆楨,《福建臺灣奏摺‧臺北擬建

4、一府三縣摺》,臺灣歷史文獻叢刊,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第58頁。【註2】莊展鵬主編,台北古城之旅,1994,台北,遠流出版公司,第19頁。【註3】陳連武,風水-空間意識型態‧臺北個案,1993,台北,淡江大學建築研究所論文,第46頁。【註4】《清季申報臺灣紀事輯錄‧臺事彙錄》,臺灣歷史文獻叢刊,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第作建城的參考,認為岑毓英規劃的台北城“後無祖山可憑,一路空虛,相書屬凶…”,故而更改城牆的方向,使北城牆後方有七星山可以倚靠,而城內已有建設則保留當初的規劃。在連橫的《臺灣通史‧卷十六城池志‧臺北府城》當中描述:“光

5、緒元年,欽差大臣沈葆楨奏建府治,擇地於大佳臘堡。四年,知府陳星聚謀于紳士,捐款二十余萬兩,以五年正月起工,八年告竣。……”【註5】不過其中記載的時間有誤。知府陳星聚上任後,於光緒五年(1879A.D.)開始募款及收購土地工作,劃定臺北府城的城基與街道,而同年城內亦已有臺北府衙完工。臺北城內原為水田,故此時築城工程乃以先以土地夯實為先,陳星聚在預定的城牆線上植竹培土,希望三、四年後能承受城牆重壓。因此,光緒六、七年,因土地鬆軟城牆先未動工,城內則先建台北府衙、文廟和考棚【註6】。光緒七年(1881A.D.)福巡撫岑毓英來台,親巡臺北府,

6、隨即督促陳星聚築城工作,定下建城規模、砲台等安排妥當。光緒八年(1882A.D.)正月二十四日台北城正式興工【註7】。當初臺北城的建造地點,選擇在艋舺和大稻埕中間的一大片水田之上。在當時台北地區繁華的市街中,尤其艋舺與大稻埕更是盛極一時,然而建城地點卻選在兩地之間的水田區。主要原因有三:1、是基於風水上的考量。2、是因建城須有完整而寬廣的土地以供建設,而此區正合此需要。3、是府城建此,不僅可平息艋舺與大稻埕的建城之爭,又能將兩市街的繁榮連成一氣,照顧到與其他河港聚落的連繫,是非常理想的選擇【註8】。前述自開始築城時,發現這片沖積而成的

7、水田,無法承受城門和城牆的重量,因此遲遲無法動工;再者,清末積弱官府財力匱乏,到最後由官府的主持與轄下三縣(臺北府轄新竹、淡水、宜蘭三縣)之士紳捐款,工程的展望才有起色【註9】。因此,臺北城的市街及衙署等街道系統是由岑毓英所訂,而城牆方位系統是由台灣道劉璈所規劃,由知府陳星聚督工興建,後劉銘傳又建巡撫衙門、布政使司衙門、武廟、天后宮及西、番學堂,才為日後所測繪之台北城全貌【註10】。《圖2》在連橫的《臺灣通史》中對臺北府城的記載曰:“…辟五門:東曰照正,西曰寶成,南曰麗正,北曰承恩,小南曰重熙。面東北兩門又築一郭,題曰“巖疆鎖鑰”。既

8、成,聚者漸多,其後複建巡撫衙門,遂爲省會。“【註11】台北城築完成之後,於是台北盆地的重心逐漸移入城內,進入另一個嶄新的階段。1058頁。【註5】臺南連橫雅堂撰,《臺灣通史‧卷十六‧城池志‧臺北府城》,第467頁。【註6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