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高考语文炼字专题.ppt

2011高考语文炼字专题.ppt

ID:52263713

大小:487.01 KB

页数:22页

时间:2020-04-03

2011高考语文炼字专题.ppt_第1页
2011高考语文炼字专题.ppt_第2页
2011高考语文炼字专题.ppt_第3页
2011高考语文炼字专题.ppt_第4页
2011高考语文炼字专题.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1高考语文炼字专题.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古代诗歌鉴赏炼字专题炼之一字,众妙之门古人写诗作词,十分讲究炼字,可以说煞费苦心。如我们所熟悉的“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语不惊人死不休”……古人孜孜以求的这个极具表现力的字往往被称作“诗眼”或“词眼”。在高考中炼字题也属重要题型,2010年全国有四套试卷有所考查,需要掌握解题方法和答题步骤。高考炼字题的一般提问方式:(1)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2)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或与其它某字比较哪个更好。(3)请结合全诗赏析某字的妙处。(4)本诗(某联

2、)的“诗眼”是什么?(诗眼:最生动传神的字或词)(5)请鉴赏一下某字的表达效果(或艺术效果)。高考常出炼字题的诗句1、侧重写景的诗句2、侧重写人的诗句2010年全国高考四川卷减字木兰花向子湮斜红叠翠,何许花神来献瑞。粲粲裳衣,割得天孙锦一机。真香妙质,不耐世间风与日。着意遮围,莫放春光造次归。【注】向子湮,官至户部侍郎,因反对秦桧议和而被免官。问:“斜红叠翠”一句,“红”“翠”和“斜”、“叠”四字对春景的描写各有其妙,请简要分析。(4分)参考答案:“红”、“翠”点明了花和叶的色彩,(1分)以“红”借代花,以“翠

3、”借代叶,含蓄而形象。(1分)“斜”、“叠”描写花叶的形态,(1分)“斜”字描绘出花朵的多姿,“叠”字则凸显了枝叶的繁密。(1分)(解释含义)(解释含义)(分析效果)(分析效果)(1)这两个字是“喧”和“狎”字。(仅指出“喧”与“狎”而无分析,不得分。)鹊声“喧”为“喧闹、喧哗”之意,借喜鹊的呜叫表达对“日出”的喜悦。(1分)“狎”是“亲热、游戏”之意,雨霁天晴,波平如镜,鸥鸟尽情嬉戏。(1分)这两个字写出了动物在雨洗日照后的山中自由、欢快的情景。(1分)(2)表达了作者对怡人山色的喜爱之情。(1分)首联用拟人

4、化手法写浮云在碧空里来来往往,忙忙碌碌地“议”天阴天晴。颔联描绘了夏日山中雨后凉爽惬意的景象,“荷雨”、“萍风”说明风雨不大,让人舒服。颈联写喜鹊喜晴,鸥鸟嬉戏的情景。尾联写经过雨洗日照后的明净秀丽的山色能使人神清气爽,困意全消。此处运用拟人化手法加强艺术感染力。(4分,一联1分)答题步骤:一、解释含义:在诗句语境中解释字义二、分析效果:点出手法,写景的诗句说明所描写的景象或意境;写人的诗句分析所传达的情感。1)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2)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3)如怨如慕,如泣如诉(4)榆柳荫后檐,桃

5、李罗堂前注:每空1分,多写、少写、错写均不得分。2007年全国高考广东卷溪亭林景熙清秋有余思,日暮尚溪亭。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请评析第三联中“穿”、“数”二字的艺术效果。(4分)参考答案:“穿”字表明诗人独自在落叶飘零的树林中穿行,(1分)(解释含义)形象地传达出诗人孤独、徘徊的情绪。(1分)(分析效果)“数”字表明诗人坐在林中又百无聊赖地清点起了流萤,(1分)(解释字义)传神地描绘出诗人苦闷无聊的心境。(1分)(分析效果)答题步骤:一、解释含义:在诗句语境中

6、解释字义二、分析效果:点出手法,写景的诗句说明所描写的景象或意境;写人的诗句分析所传达的情感。2003年全国高考过香积寺王维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欲念。问: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诗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参考答案:“诗眼”分别是“咽”、“冷”。“咽”字写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拦,发生低吟,仿佛呜咽之声。“冷”字写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幽暗,似乎显得阴冷

7、。(解释含义)“咽”、“冷”两字运用拟人、通感的修辞手法,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营造出山中幽静冷寂的意境。(分析效果)(2008年全国高考上海卷)壬辰寒食①王安石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②潮。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未知轩冕乐,但欲老渔樵。[注]①寒食:清明前一天(一说前两天)②冶城:古地名,在南京市西。联系全诗,赏析“雪”和“朱”的表达效果。(4分)参考答案:“雪”隐喻了白发(1分)。与红色的“朱”相对,产生强烈的色彩对比(1分)。(解释含义)用比喻手法表达了诗人对过早衰老的悲叹之情(1分)

8、。这种悲叹与全诗抒发的客思之愁,寒食之哀以及为官不快的情绪融合在一起,使诗人关于衰老的感叹更为深沉(1分)。(分析效果)2006年辽宁卷东坡①苏轼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荦确②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注】①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②荦确:山多大石。请结合全诗赏析“铿然”一词的妙用。(5分)参考答案:“铿然”一词传神地描绘出手杖碰撞在石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