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喜疗妥治疗化疗性静脉炎和预防化疗药外渗组织坏死的疗效观察.doc

[精品]喜疗妥治疗化疗性静脉炎和预防化疗药外渗组织坏死的疗效观察.doc

ID:52275855

大小:60.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26

[精品]喜疗妥治疗化疗性静脉炎和预防化疗药外渗组织坏死的疗效观察.doc_第1页
[精品]喜疗妥治疗化疗性静脉炎和预防化疗药外渗组织坏死的疗效观察.doc_第2页
[精品]喜疗妥治疗化疗性静脉炎和预防化疗药外渗组织坏死的疗效观察.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精品]喜疗妥治疗化疗性静脉炎和预防化疗药外渗组织坏死的疗效观察.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喜疗妥治疗化疗性静脉炎和预防化疗药外渗组织坏死的疗效观察喜疗妥治疗化疗性静脉炎和预防化疗药外渗组织坏死的疗效观察【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959(2009)09-0102-01静脉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方法,约90%的病人在确诊或手术后需行化疗。化疗药物具有毒性和刺激性,其常见的并发症是化疗性静脉炎和药物外渗引起的组织坏死,如何减少和治疗此类并发症,是肿瘤科护理工作屮的一项难题[l]o我们采取外用喜疗妥霜结合利多卡因、地塞米松封闭的方法治疗化疗性静脉炎和预防化疗药外渗可

2、能发生的组织坏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3年7月〜2004年6月间化疗病人456例,发生化疗性静脉炎者144例,化疗药物外渗者10例,年龄22〜80岁。化疗性静脉炎的诊断依据:注射部位静脉及其走行上疼痛,肿胀,烧灼感、红斑、压痛,发生于静脉给与化疗药物后,排除药物外渗的可能。化疗药外渗的诊断依据:静脉给与化疗药物过程中滴注不畅,输注部位疼痛和烧灼感,红斑、瘙痒、肿胀。局部刺痛和回抽无回血即可诊断,皮丘和肿胀并非必须症状。1.2处理方法1.2.1化疗性静脉炎的处理:诊断为化疗性静脉炎者,不

3、必立即停止输注和更换输注部位,待本次输液结束后,发红静脉用50%硫酸镁冷湿敷;皮肤无破损者,外涂喜疗妥(多磺酸粘多糖)软膏。1.2.2药物外渗的处理:诊断为药物外渗立即停止输注,尽量抽出外渗的药液,在外渗处以生理盐水10ml加利多卡因O.lg、地塞米松5mg做环行封闭,必耍时可重复进行。生理盐水棉球洗净外渗处皮肤,再外涂喜疗妥软膏,每Fl4次。48h内用冰袋间断冷敷,植物碱类抗癌药物的外渗者热敷,抬高患肢,以促进局部外渗药物的吸收。2结果本组采用冷、热敷,药物封闭和外涂喜疗妥软膏治疗化疗性静脉炎和预防化疗药物外渗可能导致的组织坏

4、死,有效率100%,无一例组织坏死和溃疡形成。详细结果见表1。3讨论化疗性静脉炎是最常见的化疗并发症,经外周静脉化疗吋,多数药物均可引起。药物刺激血管内膜引起炎症反应,注射部位及静脉走行上疼痛,肿胀,静脉炎,严重时致血管硬化其至闭塞,以及色素沉着。常见症状包括局部不适、烧灼感、红斑、压痛等。既往认为其具有自限性,临床多不予重视。化疗药物外渗是严重的并发症,必须及时■诊断和得到合理的处理。有时仅被诊为化疗性静脉炎而延误诊断和治疗,因为药物外渗时也可合并静脉炎。起初输注部位疼痛和烧灼感,轻度红斑、瘙痒和肿胀。若未及吋处理,则红肿与疼

5、痛加重,皮肤变色、变硬、剥脱或起水泡,甚至坏死、焦痂形成、皮肤及皮下溃烂,甚至瘢痕形成,肢体功能障碍。此类溃疡缺少肉芽组织形成和周缘上皮细胞再生不良,常需要外科手术治疗[2,3]〈/sup〉。喜疗妥软膏治疗化疗性静脉炎和预防化疗药物外渗时可能发生的组织坏死具有良好的作用。其活性成分是多脂酸粘多糖或称组织性肝磷脂,它作用于凝血系统和纤维蛋口溶解系统具有抗血栓形成作用,抑制分解代谢酶和影响前列腺素及补体系统具有抗炎作用,促进间叶细胞合成具有促结缔组织增生作用,故对防止浅表血栓形成、阻止局部炎症、加速水肿吸收和促进组织再生有

6、重要意义。我们采用外涂喜疗妥软膏结合50%硫酸镁冷湿敷治疗化疗性静脉炎,有效率100%,可明显减轻症状,避免血管硬化等并发症的发生。对外渗者外涂喜疗妥软膏,结合应用生理盐水10ml加利多卡因0.lg、地塞米松5~10mg做外渗处环行封闭,冷湿敷或热敷,无一例组织坏死和溃疡形成。参考文献[1]PattisonJ.Managingcytotoxicextravasation.NursTimes,2002,98:32〜34[2]BertelliG.Preventionandmanagementofextravasationofcyto

7、toxicdrugs.DrugsSafety,1995;12:245~255[3]SchrijversDL.Extravasationsdreadedcomplicationofchemo-therapy.AnnalsofOncology,2003;14:iii26~iii30作者单位:210006江苏省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第一医院肿瘤中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