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韦伯翻译_与中国现代性问题_对1990年代以来_西学想象.pdf

_韦伯翻译_与中国现代性问题_对1990年代以来_西学想象.pdf

ID:52289477

大小:509.57 KB

页数:19页

时间:2020-03-26

_韦伯翻译_与中国现代性问题_对1990年代以来_西学想象.pdf_第1页
_韦伯翻译_与中国现代性问题_对1990年代以来_西学想象.pdf_第2页
_韦伯翻译_与中国现代性问题_对1990年代以来_西学想象.pdf_第3页
_韦伯翻译_与中国现代性问题_对1990年代以来_西学想象.pdf_第4页
_韦伯翻译_与中国现代性问题_对1990年代以来_西学想象.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_韦伯翻译_与中国现代性问题_对1990年代以来_西学想象.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比较文学2006年第3期(总第64期)/韦伯翻译0与中国现代性问题)))对1990年代以来/西学想象0的一种描述罗岗(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上海200062)摘要:打上引号、作为专有名词的/韦伯翻译0不仅指韦伯著作在不同语种间的传播,而且更强调韦伯思想是通过何种渠道,采取怎样的方式,被不同的文化所选择、阐释和认同,进而转化为本土的思想资源。本文通过对1990年代以来中国/韦伯翻译0的考察,指出与/现代性问题0相关的领域已经日益成为思想界共同关注的焦点。关键词:韦伯翻译;现代性;现代化;政治民族Abstrac

2、t:-WeberTranslation.,usedwithaquotationmarkandasaspecia-lizedterm,notonlyreferstothetransmissionofWebberpsworksbetweendiffer-entlanguages,butemphasizesonthroughwhichchannelandwithwhatmethodareWebberpsthoughtschosen,interpretedandacceptedbydifferentcultures,

3、andtransferredtothelocalsourceofthoughts.Throughasurveyof-WeberTranslation.inChinasince1990,thisessayhasattainedabeliefthattheareasrelatedto-ChineseModernity.areincreasinglybecomingafocusintheinte-llectualworld.Keywords:Webertranslation;modernity;modernizat

4、ion;politicalnation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6101(2006)03003819一、/帕森斯化的韦伯0:现代化与现代性的歧途今天的人们也许会奇怪,汪晖一篇讨论中国现代性问题的文章为#38#CLICVo.l64No.3,2006¹什么要大谈马克斯#韦伯(MaxWeber),但如果了解了他有意将现代性问题放在广义的/翻译0过程中予以讨论的/方法意识0,以及故意挑战80年代以来盛行的/现代化0叙述的/问题意识0,那么这篇文章某些看起来难以理解的地方就变得顺理成章了。不妨

5、将汪晖在80年代晚期写的几篇重要文章和5韦伯与中国的现代性6作一个粗略的比较,或许更能了解这篇文章在他所谓/必要的º沉默0之后的特殊意义。1989年5文学评论6分两期连载汪晖的5预言»与危机)))中国现代历史中的/五四0启蒙运动6。这篇用/态度的同一性0的解说避免了对/五四0作单一面向的决定论理解。在一系列精彩的论述背后,却隐含着一个更后设的比较框架,即由卡西尔的5启蒙哲学6提供的欧洲启蒙运动的历史图景。后者作为先在的某种/典范0,对论述对象的潜在制约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可在5韦伯与中国的现代性6中,韦伯既是他

6、的思想资源,也是他的讨论对象,由此牵涉到的中国和西方的关系,不再是简单的比较和先在的框架,而是更为复杂的/文化间性0和/文化间的交往0。这一交往过程的展开,意味着支配中国现代历史叙事的那些勿庸置疑、无须论证的概念和范畴,必须重新被历史化。这一研究趋向自然是90年代学术反思的产物,但和80年代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在产生过很大影响的5鲁迅研究的历史批判6中,汪晖指出未经论证的一系列普泛性范畴成为了讨论鲁迅问题¼的先定前提,是导致鲁迅研究意识形态化的重要原因。这种论断显然和他后来孜孜于对关键词的考索有着内在的一致性

7、。回到5韦伯与中国的现代性6,文本中/韦伯0的出现似乎不像/五四0或/鲁迅0之类与中国现代思想文化密切相关的符号那样先声夺人,然而他仍然把问题带到了围绕着/韦伯0的一系列概念、知识和理论的历史性追问中,/如果说现代思想从两个方向)))即批判理论的方向和现代化理论的方向)))上发展了韦伯理论的话,那么很显然,在½中国研究的领域里,对韦伯的利用主要在后一方面0。为什么现代中国对/韦伯0的利用仅仅局限在/现代化理论0这方#39#中国比较文学2006年第3期(总第64期)面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必须重构中国接受韦伯的

8、历史语境,用汪晖的话来说,也即要/说明隐藏在韦伯社会学的基本范畴背后的历史性,以及这种历史性如何限制了这些范畴对中国问题进行分析和诊断的能¾力0。那么如何来说明这种/历史性0呢?/翻译0在其中所起的作用自然不可小视。在汪晖的/历史性0追问中,/韦伯0与/中国现代性问题0的相关性不是被静态地描述,而是在一种复杂的相互关系中展示出来:一方面/现代化0叙事用社会学的功能主义重构了韦伯学说的基本主题,切断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