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述中医理论中的病因与.ppt

浅述中医理论中的病因与.ppt

ID:52324015

大小:448.56 KB

页数:64页

时间:2020-04-04

浅述中医理论中的病因与.ppt_第1页
浅述中医理论中的病因与.ppt_第2页
浅述中医理论中的病因与.ppt_第3页
浅述中医理论中的病因与.ppt_第4页
浅述中医理论中的病因与.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述中医理论中的病因与.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浅述中医理论中的病因与发病*周晓云 江苏省南京市六合中医院主任中医师总论1.概说今天主要和大家谈的是,人为什么会生病?有三句话,基本上可以解释人为什么会得病的问题。不作死,不会死;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1.1.病因,是指引起人体内环境失去平衡,导致机体产生病理性改变的原因。具体一点,病因,是导致机体内环境、组织和脏器的功能与形态出现异常改变,并进一步导致生命个体生存和生活状态出现异常改变的诱因。病因学说,就是研究各种致病因素的性质、致病特点及其临床表现的理论。1.2.发病,是病因和导致人体病理改变之间关系

2、。研究这种联系的理论就是中医发病学理论。2.中医病因学的源流及分类2.1关于中医病因学的发展源流及分类2.1.1《内经》将病因分为阴阳两类。2.1.2汉张仲景将病因按其传变分为三个途径。2.1.3宋代陈无择提出“三因学说”。2.2.现代中医对病因的理解以六淫为例,我们应该把它们理解为:具有这一类特性的,命名为风、寒、暑、湿、燥、火的病原体。这些名字,只是一个符号,就和人这样的基础性名词一样,没有需要进行科学推理或证明的可能。具有这一类特性的病原体,就是风、寒、暑、湿、燥、火。在中医理论中,脏腑和自然界是相互呼应的。脏腑在行使自身功能中,表

3、现出和自身五行属性相对应的功能属性,并表现在体表。凡是机体所具有的相关属性的功能状态,均有该脏腑和附属器官、经络产生、运行。这种功能和状态就是内生五气。这里所说的五气,就是指的一类属性的功能和状态的表现,从另一方面说明了我们理解的合理性。3.中医病因学的特点3.1.望闻问切,四诊合参,仔细寻求发病诱因。3.2.“辨证求因”是中医病因学的主要特点。“辨证求因”:根据患者机体表现出的各种临床病症,通过对症状和体征进行分析,推求病因,指导临床诊断和理法方药的制定。4.发病的基本原理4.1疾病的发生,是“正邪相争”、“正不胜邪”的结果。在一定的条

4、件下,任何疾病的发生均是正邪相争的结果。而整个疾病的过程,就是正邪相争的过程。正、邪力量对比和消长盛衰变化,直接影响着疾病的发展和转归。发病,就是正邪相争。4.2“正气虚”是疾病发生的内在根据。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机体脏腑组织经络气血的机能活动及对疾病的防御、斗争和修复能力低下(绝对虚),或病邪的致病毒力过强,超越了正气的抗御能力,使正气表现为相对不足(相对虚),导致正气不足以抗御邪气,正不胜邪,则病邪攻击人体脏腑经络,导致阴阳、气血在与邪气斗争中出现功能紊乱、势力下降,组织损伤、平衡失调,即导致病态出现。正气的强弱,和哪些因素相关呢?首

5、先,先天禀赋不同。正气也与年龄大小有关。精神因素可直接影响脏腑阴阳气血的功能活动,干扰机体的抗病能力,影响人体的正气,导致疾病的病性、病理演变过程出现各种变化。正气的强弱,和人们的生活环境也有密切的关系。正气的强弱,和营养和锻炼的关系是毋庸置疑的。4.3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中医学重视正气,强调正气在发病中的主导地位,又不排除致病因素的重要作用。4.4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4.4.1发病途径及病变部位病由外入:主要是指病邪由外侵袭机体,其侵袭途径则有由皮毛而经络而脏腑,或由口鼻而入。病由内生:精神刺激、饮食、房室、劳逸所伤、年老体衰,或

6、跌仆、刀枪、虫兽伤等意外损伤,4.4.2疾病的发展与传变表里相传上下相传5.中医发病学的特点5.1.正气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5.2.整体古代中国医学家们认为,邪气侵犯人体,不是仅仅使得受损局部出现病理改变。它会通过经络系统、脏腑系统、气血津液系统、阴阳互根等等使得人体各方面出现相应的病理改变。5.3.天人相应中医理论中,病因来自于自然。所有病因均为自然界和人体中正常存在的事物。当这些事物的总量不足,或者超过正常量,或者存在于非正常部位,或者出现于非正常时机,并作用于人体的时候,就导致人体发病,成为

7、致病因素。5.4.精神《内经》将七情和五行、五脏六腑的功能相对应,提出七情过极对人体的不同影响。对后世精神情绪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的认识有着极大的影响。5.5.平衡各种病因诱发疾病的过程就是这些病因干扰机体内各种平衡,最后打破平衡的过程。脏腑内物质的平衡(血)基础水平(分为:个人基础水平和公众平均水平)波动顶部(太过)波动底部(不足)人体内对立物质的平衡(阴阳—绝对虚实)阴阳人体内对立物质的平衡(阴阳—相对虚实)阴阴阴阳脏腑平衡示意图心肺肝脾肾小肠大肠胆胃膀胱心包三焦分论第一节外感性致病因素外感性致病因素所导致的疾病包括伤风、伤寒、温病

8、、痘疹等等,这一类疾病的系统性论述最早专著就是张仲景《伤寒论》。后世医家对这一类疾病的研究进行了拓展,从中分化出温病学这一分支,并进一步分裂出痘疹类疾病这一分支1.六淫1.1六淫的基本概念: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