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观指导下的居住区宜居环境构建.pdf

人本观指导下的居住区宜居环境构建.pdf

ID:52401909

大小:308.1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27

人本观指导下的居住区宜居环境构建.pdf_第1页
人本观指导下的居住区宜居环境构建.pdf_第2页
人本观指导下的居住区宜居环境构建.pdf_第3页
人本观指导下的居住区宜居环境构建.pdf_第4页
资源描述:

《人本观指导下的居住区宜居环境构建.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浙江建筑,第30卷,第4期,2013年4月ZhejiangConstruction,Vo1.30,No.4,Apr.2013人本观指导下的居住区宜居环境构建AThinkingonConstructingLivableEnvironmentforResidentialAreaConsideringHumanism蓝祧彪,周银波,侯婷婷LanTiaobiao,ZhouYinbo,HouTingting(1.桂林理工大学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广西桂林541004;2.桐庐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浙江桐庐311500)摘要:探讨了居住区建设中关键组成成分“人”的价

2、值,从“人”的需求角度解析居住区宜居环境的构建。在对人本观念的认知基础上,揭露了居住区建设过程中建设主体不明、居住区生态系统不和谐、人本化、地域性缺失等实践难题,通过明确居住区建设强调了理念先行和注重细节建设等人本观“落地”途径,构建具有宜居环境的居住区。关键词:人本观;宜居建设;居住区中图分类号:TU984.1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707(2013)04—0015—04希腊建筑师道萨迪斯在总结城市病的基础上提1人本观的内涵及认知出一个以人类聚居环境为完整研究对象的综合科1.1人与自然辩证关系的朴素哲学观——天人合一学,即人类聚居学,

3、通过动态与静态来研究人类的生“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对“人”与“天”关系之活系统。我国学者吴良镛和周干峙、林志群在此基间的哲学思考。我国古代建设指导思想之一的风水础上,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对人居环境进行研究,学有着朴素的世界观、整体有机的思维方式,被誉为提出了人居概念并建立了人居环境学科。吴良镛在东方的人居哲学,以构建系统整体性和生态化的生其2001年出版的著作《人居环境科学导论》中系统存论,追求“天人合一,师法自然”为其最高思想。地介绍了人居环境科学的兴起、发展与主要理论方“天”指万事万物的“天道”和包容万千的“自然”,法,探讨了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

4、系,很大程度地影“人”指人类社会中的个体与群体。“天人合一”反响着我国人居环境的建设¨。任致远指出所谓宜映的是一种建设理念,是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的朴素居城市就是应当满足人们有其居、居得起、居得好、的辩证自然观,将本体论、价值论和实践论融为一体居得久的基本要求和良好条件,归纳起来就是:“易的思想体系。古代“天人合一”过分强调自然和人居、逸居、康居、安居。”人居建设已成为居住区建与自然和谐的重要性,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和人设的主流思想,人本观念贯穿建设理念并指导着实与自然矛盾的一面。文中“天人合一”理解为:肯践。然而,物质文明、科技发展激发新生城市活力空定

5、人与自然关系之间的和谐;正视人与自然之间的间的同时,“宜居”变成了奢求。笔者认为其原因是矛盾,正因为有矛盾,才促进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关键要素——“人”在居住区建设过程中失其本意,在人居建设动机上,树立“天人合一,以人为本”的不得不面对人居不得“人”居的残酷事实,因此,引理念,人处于自然万物的等同关系,并因与万物的和发探讨“人”的价值并思考如何使居住区宜居环境谐关系而发展。居住区作为城市生态化系统下的子营造更加人性化。系统同样需要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收稿日期:2013一O1—11作者简介:蓝祧彪(1987一),男,广东汕头人,硕士在读。l6

6、浙江.建筑2013年第30卷1.2人本价值的体现与城市建设的本质——以人2目前建设实践过程中的人本难题为本“以人为本”是渗透到生活方方面面的世界观,2.1建设主体不明,公众需求不清不同领域不同时期对其内涵有不同的见解,在执政、美国纽约前任市长在《城市即人民》中写到:“管理、道德、哲学等理念上都有所表现。国家建设中一座城市的物质与社会机体质量状况,实际上是把“以人为本”的理念具体化,向“以民为本”提升,由他的人民最终决定的”。居住区是城市生活中的实现概念从抽象上升到具体I4];自古以来把民本比小社会,在建设过程中,表现出主体不明的情况,政喻成水源,引用

7、“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来说明古朴府制定、审查审批、管理实施规划方案的过程中,都的民本思想。城市因人而生,其本质是人类为满足局限在“专业人员”的圈子里,实践证明居住区整体自身生存和发展需要而创造的人工环境,主体是人,方案可行性脱离了公众参与,这也是我国目前城市表现在对生命的尊重与保护,达到人与环境的和谐建设中不可避免的难题。此外,理念认知不足,于主相处,进而满足人的需求,引导城市建设。这里的体不顾,抛开了生活其中的人民,一味地把居住区做“人”除指一般意义上的人,还指社会意义和个体意大造美,如“地中海风情”、“巴洛克风情”,这些强调义上的人,相对于物,是

8、指所有的人;但相对于社会,形象的背后忽略了使用者的需求。在居住区规划又是指每一个个人。《雅典宪章》中总结出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