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论语复习之10学以致其道.ppt

高中语文论语复习之10学以致其道.ppt

ID:52404182

大小:480.06 KB

页数:38页

时间:2020-04-05

高中语文论语复习之10学以致其道.ppt_第1页
高中语文论语复习之10学以致其道.ppt_第2页
高中语文论语复习之10学以致其道.ppt_第3页
高中语文论语复习之10学以致其道.ppt_第4页
高中语文论语复习之10学以致其道.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论语复习之10学以致其道.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名列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的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他创办了我国第一所“私学”,传授弟子3000人,其中学有所成的贤人72人。孔子对教育所做的卓越贡献,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对学习的重视和实践。对于学习有自己独到又经典的看法,而且他的这种学习观对后来的教育和礼法都产生了很重要的影响。学以致其道【原文】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评析】子夏在这里通过工匠要想完成产品就离不开作坊,来说明君子要想领悟道理就离不开学习。这里,子夏把孔子鲜活的“学”变成了手工作坊一般有着具体目的、程式、规范的子夏之“学”,这就如同希腊哲学柏拉

2、图之后将赫拉克利特的“逻格斯”变成“逻辑”,从此,一切都被结构着、程式着、基础着,而这一切都对应着一切意识形态的把戏。后世的所谓儒学,在这种意识形态化中沉沦,子夏之流,其祸大矣。对这种危险的苗头,孔子有着特别的预见,因此就有了这一章: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原文】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评析】这里说的为己不是为自己的名利,是说学习修养完全是自己内心的要求,是为了自己知识的增长,是为了自己的心安;而为人并不是指为人民服务,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是为了迎合时下人的品味,希望别人注重自己,指在名望上、利益上有所求

3、,从而赢得明闻利养。孔子提倡为己,所以儒学也称作为己之学。所以,孔子所说的“学”是指我们心性上的一种修为,这个是根本。围绕着心性修为的其他学问都是枝叶,而离开了心性修养的其他学问,那就是枝叶的枝叶了,可以说用不着提。他提倡“学”必须归己,要在心性上有所提升,为提高自己的修为,提高自己的德行而学。【原文】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评析】君子型的人,必定是个“志于道”、乐道、行道的人。看重在道心的有无,而不在身分的贫富。贫困的生活,能砥砺人向上进取的雄心,不为物欲所围困,可免堕落腐化而

4、迷失了自己。生活清苦一点,对一个立志向上进取的人,是有助益的。孔子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又说:“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因为不安于贫,就不会乐于道;只有乐于道者,才能安于贫。如果一个人立志于道了,却由于吃得不好、穿得不好,而自惭形秽,自怨自艾、怨天尤人,把现实、个人、享受摆到理想的前面,像这样,还能和他谈什么天下大事吗?孔子之所以喜欢颜渊,从孔子赞叹他的话中可以得知,譬如:“回也,三月不违仁”、“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像颜回这

5、种乐道不厌贫的贤者,不独孔子喜欢他,在此人欲横流的社会里,缅怀古人的风骨时,提起颜回,谁不衷心地敬佩他呢?追求真善美,是人类进化的理想,也是人类共同的天性。富有和尊荣是人们所向往的,但是为了得到,却不得不出之以不道德、违背良心或出卖人格的话,那我们宁可不去改善它。因为把自己的利益建筑在别人的损害上,那就是良知上所不能宽恕的罪恶。【原文】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

6、稼?”【评析】孔子毫不客气地指责想学种庄稼和种菜的樊迟是小人,可以清楚地看出他的教育思想。他认为,在上位的人哪里需要学习种庄稼、种菜之类的知识,只要重视礼、义、信也就足够了。他培养学生,不是为了以后去种庄稼种菜,而是为了从政为官。在孔子时代,接受教育的人毕竟是少数,劳动者只要有充沛的体力就可以从事农业生产,而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实行统治的知识分子。所以,孔子的教育目的并不是为了培养劳动者。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有其相对的合理性。【原文】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评析】在本章中,孔子提出了“君子儒”和“小人儒”的区别,

7、要求子夏做君子儒,不要做小人儒。在孔子看来,当时包括老子在内的一切所谓“儒”,都不过在小人范围内,都是“小人儒”。但当时的“儒”、各种的术士在社会上有广泛的影响,孔子对应着造了一个新词“君子儒”,以彰显自己主张的不同。“君子儒”是指地位高贵、通晓礼法,具有理想人格的人;“小人儒”则指地位低贱,不通礼仪,品格平庸的人。孔子已经看出子夏之流不堪承担“闻见学行”“圣人之道”,所以便直接警示。【原文】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评析】本章重点提到对于君子的道德要求。孔子认为,一个有道德的人,

8、不应当过多地讲究自己的饮食与居处,他在工作方面应当勤劳敏捷,谨慎小心,而且能经常检讨自己,请有道德的人对自己的言行加以匡正。作为君子应该克制追求物质享受的欲望,把注意力放在塑造自己道德品质方面,这是值得借鉴的。【原文】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