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基于吸收能力的产学研合作模式的选择研究.pdf

企业基于吸收能力的产学研合作模式的选择研究.pdf

ID:52431832

大小:3.16 MB

页数:74页

时间:2020-03-27

企业基于吸收能力的产学研合作模式的选择研究.pdf_第1页
企业基于吸收能力的产学研合作模式的选择研究.pdf_第2页
企业基于吸收能力的产学研合作模式的选择研究.pdf_第3页
企业基于吸收能力的产学研合作模式的选择研究.pdf_第4页
企业基于吸收能力的产学研合作模式的选择研究.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企业基于吸收能力的产学研合作模式的选择研究.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一章绪论1.1问题的提出随着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世界经济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企业竞争逐渐由资本竞争向技术竞争演化,技术成了企业生存发展的核心力量,要想持续保持竞争优势、占领市场份额、扩展生存空间,唯一的途径便是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拥有最先进的知识和技术。然而随着科学技术与经济接合程度的进一步加强,尤其是随着现代高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一项技术产品所包含的技术内容日益复杂多变,同时,市场变化节奏的加快,技术创新周期的大大缩短,都导致了技术创新活动面临着更多的要素投入和更大的不确定性,对企

2、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专业知识储备、科技人才储备、决策者能力以及资金等各方面都提出了更苛刻的要求;此外,我国长期以来实施的模仿创新战略也不利于企业自主创新积极性的提高。上述因素都使得我国大多数企业并不具备自主创新的条件,难以独立承担技术创新活动的市场风险,因此,企业面对这样的现状,如果不走合作技术创新的道路,很难从根本上提高自身的技术竞争力。这也使得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注重与高校或科研机构的合作,抓住国内高校或科研机构寻找科技成果转化的机遇,在政府推动的大背景下借助产学研合作创新之路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而

3、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事实上,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早已将产学研合作创新作为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国家竞争力的基本战略。日本政府从1953年起就先后制定了各种政策法规来促进产学研合作,并通过科研体制和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来推进产业界和科研工作的对接。美国科学基金于1971年开始,陆续制定了“工程研究中心计划”、“大学工业合作研究计划”、“小企业等价研究计划”等7个产学研合作计划,旨在促进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有效结合,以缩短技术从实验室到商业运作的过渡时间。欧洲许多国家在二战后也纷纷行动起来,通过制定各种政策法规、设立各

4、种机制来加强产业界与学术界之间的合作,如瑞典的“工业联系办公室”、德国的“工学交流中心”,以及[1]法国的“尤里卡(Eureka)计划”等。根据资料显示,发达国家在20世纪初时,科学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20%,到了20世纪中叶时,已经达到50%,到80年代时更是上升到60%-80%,这种态势仍在持续上升。这已经表明经济的增长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依靠劳动力的增加和生产资料的高消耗,而是取而代之的科学技术知识。知识已发展成为现代经济竞争的核心力量,对经济增长的内在结构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美国硅谷的繁荣、世界各国

5、大学工业园区的蓬勃发展,以及高新技术区在经济中的带头作用都表明产学研合作创新已经成为知识转换成经济的最有效途径,1是技术创新、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国也非常重视产学研合作创新的发展。1992年,国家经贸委、教育部、中国科学院共同组织实施了产学研联合的开发工程,使得我国的产学研合作走上正规化的道路;1995年6月又由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加快科学进步的决定,对产学研合作作出了具体的部署和要求,提出继续推动产学研合作的发展,进一步阐明了产学研合作在企业发展、科技进步、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及其实践意义,促使我国产学研

6、合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1997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的通过使得政府开始大力倡导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合作;2004年3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代表国务院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组织实施一批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科技项目,促进科学技术与产业的结合,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这说明,我国已把科技与产业的合作发展再次提上了重要日程。在2006年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党中央、国务院在部署自主创新战略时明确指出:“要进一步加大科技投

7、入,建立财政性科技投入稳定增长的机制,同时,也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作为突破口的国家创新体系。”以此正式确立了产学研合作在我国经济建设中的重要战略地位。经过了近20年产学研合作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我国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应用高新技术发展传统产业的步伐明显加快,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得到有效地加强。据统计,我国高校的技术转让合同数及收入、知识产权授权数、专利出售数及实现金额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见表1-1)。表1-1我国高校自然科学与技术类科研成果产业化情况技术转让专利出售年份知识产权

8、授权数合同数收入(千元)项数实现金额(千元)19984248386398102236236532199942255445561061371553692000494611853741952299125396200155401339596185041025860820025683109816622515322199992003780915796113954611359536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