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测图完整版.doc

数字测图完整版.doc

ID:52452049

大小:1.34 MB

页数:15页

时间:2020-03-27

数字测图完整版.doc_第1页
数字测图完整版.doc_第2页
数字测图完整版.doc_第3页
数字测图完整版.doc_第4页
数字测图完整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数字测图完整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二、地形图的分类v按内容:普通地图专题图v按比例尺:大比例尺:1:500---1:5000中比例尺:1:1万---1:10万小比例尺:1:20万---1:100万引:分幅:为了便于测绘、制作、管理和使用地形图,将地形图划分为适宜的单幅地形土,并进行系统编号,这项工作称为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v梯形:中、小比例尺:按经纬度v矩形:大比例尺:按坐标线二、地形图图式1、地物符号:用来表示地物的类别、形状、大小及其位置。v比例符号:能按比例缩绘表示的:按几何形状描绘其边界,房屋、江河、森林、果园。v非比例符号:不能按比例缩绘:用地物符号表示在其中心位置控

2、制点、独立树、烟囱等。v半比例符号:能半依比例缩绘:长度按比例尺缩绘,宽度以相应符号表示。道路、河流、管道等。v引:v控制测量:v碎部测量:以控制点为基础,测定地物、地貌的平面位置和高程,并将其绘制成地形图的测量工作。地物特征点:交点、拐点、中心点地貌特征点:方向变化线、坡度变化线上的变换点。v传统测图:平板仪测图、经纬仪测图,根据碎部点的坐标手工绘制成图,周期长,精度低,适于小区域大比例尺测图。v航空摄影测量:航空摄影像片—内业制作,适于大面积地形测图v数字测图:地面数字测图,数字摄影测图和地图数字化。利用采集到的数据进行计算机处理,自动生成

3、电子地图。一、碎部点测量方法1、极坐标法v在已知点上架设全站仪,观测已知测站点到碎部点的角度、距离,进而计算碎部点的平面直角坐标。v极角v极径v3)平板仪测图方法v①安置平板仪:对点(对中):使地面控制点与图上相应点在同一垂直线上。第15页共15页整平:使平板表面水平。定向:使图纸上已知方向线与实地方向线一致。v②测绘特征点:用照准仪直尺斜边紧贴图上的a点,照准碎部点上所立的尺子。计算出碎部点与测站间的水平距离。在直尺斜边上,根据计算的水平距离,按比例尺点出碎部点的位置。v③勾绘地物:按地物符号平滑连接。v4、航空摄影测量v摄影测量:在不同的位

4、置对同一物体进行摄影得到影像,然后用摄影测量内业仪器对影像进行处理,从而得到物体的坐标。v航空摄影测量:在飞机上对地表物体进行拍摄,然后对像片上的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和解译,从而确定物体的形状、大小和位置。v作业程序:航空摄影、影像处理、外业控制测量、外业调绘、内业控制点加密、内业成图。地面数字测图v概念:利用全站仪、GPS接收机等仪器采集的数据进行编码,通过计算机图形处理而自动绘制地形图的方法。v硬件:全站仪/GPS接收机、计算机、绘图仪v软件:清华大学EPSD电子平板系统、中科院SVCAD电子平板系统、武汉瑞得RDMS测图系统v软件功能:数据

5、输入、处理、图形编辑、自动绘制v地貌:地球表面高低起伏的形态v按其起伏的变化程度分为以下四种地形类型:地势起伏小,地面倾斜角3°在以下,为平坦地地面高低变化大,倾斜角在3°~10°,为丘陵地高低变化悬殊,倾斜角为3°~25°,为山地绝大多数倾斜角超过的25°,为高山地v按其起伏的变化分为:山地盆地,山脊山谷,鞍部,悬崖峭壁v等高线:地面上高程相等的各相邻点所连成的闭合曲线。v原理:用不同高程的水平面与实地相截所得的闭合曲线,其形状代表了地貌各部位的形状。v优点:简单正确的显示地貌的起伏状态。能计算图上点的高程。第15页共15页v等高距:相邻

6、等高线间的垂直距离。v等高线选择依据:基本规定,图的用途,比例尺大小,测区地形起伏程度等。v等高线平距(d):相邻等高线在水平面上投影距离。v关系:平距愈小,等高线愈稠密,地势越陡。反之,平距愈大,等高线愈稀疏,地势愈缓。等高线平距处处相等,则地面坡度均匀一致。v示坡线:垂直于等高线用于指示坡度下降方向的短线v首曲线:按照测图前选定的等高距测绘的等高线。v计曲线:每隔四条首曲线加粗描绘的等高线。v间曲线:按1/2等高距测绘的等高线v助曲线:按1/4等高距测绘的等高线注:首曲线与计曲线是地形图中表示地貌必须描绘的曲线,而间曲线、助曲线根据需要来确

7、定是否描绘。v等高性:同一等高线上的点的高程都相等.v闭合性:等高线是一闭合曲线,在本图幅内不能闭合,则在相邻图幅内闭合.v非交性:除陡崖或悬崖,等高线不能相交或合并.v正交性:山脊和山谷处等高线与山谷线和山脊线正交.v密陡稀缓性:同一幅图内,等高线越密表示地面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表示地面坡度越缓.典型地貌有:山地洼地:山脊山谷:鞍部:相邻两山头之间呈马鞍形的低凹部分悬崖,峭壁v山地和洼地的等高线,它们都是一组闭合曲线。v山地的等高线由外圈向内圈高程逐渐增加。v洼地的等高线外圈向内圈高程逐渐减小。v山脊的等高线均向下坡方向凸出,两侧基本对称

8、。山脊线是山体延伸的最高棱线,也称分水线。v第15页共15页山谷的等高线均凸向高处,两侧也基本对称。山谷线是谷底点的连线,也称集水线陡崖是坡度在以上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