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病虫草害实用原色图谱.doc

棉花病虫草害实用原色图谱.doc

ID:52452739

大小:3.24 MB

页数:29页

时间:2020-03-27

棉花病虫草害实用原色图谱.doc_第1页
棉花病虫草害实用原色图谱.doc_第2页
棉花病虫草害实用原色图谱.doc_第3页
棉花病虫草害实用原色图谱.doc_第4页
棉花病虫草害实用原色图谱.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棉花病虫草害实用原色图谱.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棉花病虫草害实用原色图谱(上) 病害/虫害名称:  棉立枯病 分布与为害:  棉立枯病俗称烂根病、黑根病,全国各棉区均有发生,以黄河流域棉区发生较重。由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solaniKUhn)引起,以为害棉苗为主,可造成缺苗断垄。除为害棉花外,还为害大豆、花生、烟草、茄 症状/形态特征:  棉苗受害后,在近地面的茎基部产生黄褐色病斑,后变成黑褐色,并逐渐凹陷腐烂,严重时病部变细,病苗枯死或萎倒。子叶受害后形成不规则形黄褐色病斑,以后病部破烂脱落成穿孔状。成株期受害后,叶上产生褐色斑点,后脱落穿孔。多雨年份茎受害后,在茎基部形成黑褐色病斑,表皮腐烂后,露出条条木

2、质纤维,严重的茎折断而死,茎的发病部位有时形成瘤状肿起。 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或菌核在土壤中或病残体上越冬,第二年可直接侵入幼茎为害棉苗。棉苗子叶期最易感病。棉苗出土的一个月内,如果土壤温度持续在15℃左右,甚至有寒流降温或阴湿多雨,立枯病就会严g重发生,造成大片死苗。若收花前期低温多雨,棉铃受害,病菌还可侵入种子内部,成为下一年的初次侵染来源。一般排水不良、地势低洼以及上质粘重的棉田发病较重。 防治方法:  1.农业措施(1)合理轮作:与禾本科作物:轮作2~3年以上。(2)合理施肥:精细整地,增施腐熟有机肥或5406菌肥。(3)提高播种质量:春棉以5厘米深士温达14℃

3、时为适宜播期,一般播种4~5厘米深为宜。(4)加强苗期管理:适当早间苗、勤中耕,降低土壤湿度,提高上温,培育壮苗。2.药剂拌种精选种子,用种子重量0.5~0.8%的50%多菌灵,或种子重量0.6%的50%甲基托布津,或种子重量1%的40%五氯硝基苯,或种子重量0.5%的50%退菌特拌种。也可用种子重量0.5%的五氯硝基苯十福美双(或炭疽福美)拌种。   [图1] 棉立枯病苗期症状   [图2] 棉立枯病病茎(白色部分为病菌的气生菌丝   [图3] 棉花茎基缢缩状   [图4] 棉立枯病病菌1.菌丝体2.担子及担孢子  病害/虫害名称:  棉炭疽病 分布与为害:  全国各棉区均

4、有分布,由普通炭疽菌(CollectotrichumgossypiiSouthw)引起。棉花整个生长期都能发病,又以苗期和铃期受害严重。棉苗受害轻的影响生长,严重的成片死苗,棉铃受害引起烂铃。病原菌有两种,即普通炭疽菌和印度炭疽菌,我国棉花上以普通炭疽菌较常见,只为害棉花一种植物。 症状/形态特征:  棉籽发芽后受侵染,可在土中腐烂。子叶上病斑黄褐色,边缘红褐色,上面有橘红色粘性物质,即病菌分生抱子。幼茎基部发病后产生红褐色梭形条斑,后扩大变褐,略凹陷,病斑上有橘红色粘性物。铃上病斑初为暗红色小点,以后逐渐扩大并凹陷,中部变为灰褐色,上面也有橘红色粘性物质。病铃腐烂可形成僵瓣

5、。 发病规律:  病菌以分生孢子和菌丝体在种子上或病残体上越冬,第二年棉籽发病后侵入幼苗,以后在病株上产生大量分生抱子,病菌随风雨或昆虫等传播,形成再次侵染。温度和湿度是影响发病的重要原因。若苗期低温多雨、铃期高温多雨,炭疽病就容易流行。整地质量差、播种过早或过深、栽培管理粗放、田间通风透光差或连作多年等,都能加重炭疽病的发生。 防治方法:  1.农业措施合理轮作,精细整地,提高播种质量。2.温汤浸种用3份开水加1份凉水,按水量与棉籽重量比为2.5:1的比例放人棉种,水温保持在55~60℃浸泡0.5小时,捞出后晾干即可播种。该法只能杀死种子上的病菌,防治炭疽病、红腐病效果较好

6、,防治立枯病等土传病害还要用药剂拌种,参照立枯病防治。3.药剂防治苗期发病可用20%稻脚青800倍液,或50%多菌灵8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均匀喷雾;若将喷雾器喷头中的旋水片取出,对准根茎部喷浇,效果也很好。蕾铃期发病,用50%多菌灵800倍液,或70%代森锌800倍液均匀喷雾。   [图1] 棉炭疽病苗期症状   [图2] 棉炭疽病病铃   [图3] 棉炭疽病病菌的分生孢子盘和分生孢子   [图4] 棉炭疽病病叶 病害/虫害名称:  棉红腐病 分布与为害:  棉红腐病也叫烂根病,全国各棉区都有发生。黄河流域棉区苗期红腐病发病率一般在20~50%,最高可达8

7、0%以上;北方棉区苗期发病重,南方棉区铃期发病重。该病由镰刀菌属的若干个种引起,以串珠镰刀菌(FusarinummoniliformeSheldon)为主,其次为半裸镰刀菌和禾谷镰刀菌等。除侵染棉花外还侵染小麦、玉米、黄瓜和马钧薯等。 症状/形态特征:  幼芽生病后变成红褐色,可烂在土中。出土的幼苗根部生病后,根尖先由黄变褐色腐烂,以后蔓延到全根,还可发展到幼茎地面部分,重病苗枯死。病斑不凹陷,土面以下受害的嫩茎和幼根变粗是该病的重要特征。子叶发病后,多在边缘生灰红色病斑,病斑常破裂,潮湿时产生红粉,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